上海腫瘤發病率576/10萬,社區癌症篩查擴展到7種

上海黃浦 2024-04-16 14:20:31

4月15日起到21日是第三十五屆上海市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綜合施策,科學防癌 ”。根據上海市衛健委發布消息稱: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上海新發癌症病例8.5萬例,發病率爲576/10萬,發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腸癌和甲狀腺癌;2020年全市有3.86萬人因癌症而死亡,死亡率爲262/10萬,癌症仍是本市居民的第二位死因。

“老張,現在體檢報告出來了,有個指標異常,要麽你找我,找一下其他指標,複查一下。”

在打浦橋社區,從3月底開始今年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之後,陸續一些體檢報告出來了。如果出現體檢指標異常,家庭醫生都會提前通知自己患者,再做進一步檢查。

據打浦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科副科長、主治醫師李夢依介紹,去年,該社區老年人65歲以上的體檢人數在3500人左右,體檢了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等常規項目,還進行了骨密度等篩查,並還在完善一些腫瘤指標篩查。

由于該中心不斷引進新型檢驗、CT等設備,不僅可以提供常規檢查,而且還可以進行不少腫瘤防治篩查,啓動多種常見癌症綜合風險評估和篩查管理,社區癌症篩查擴展到肺癌、大腸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和宮頸癌等7種,目前,全市常見惡性腫瘤診斷時早期比例提升至40%,癌症五年生存率達到58%,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提前預防腫瘤,早發現早治療,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一位在做CT檢查的老人說道:“體檢好處,能夠提前知道,我不知道的病情,醫生告訴我,有什麽病,我可以對症下藥。”

2013年,上海市啓動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至今已累計篩查589萬人次,發現癌前期病變患者9萬余人,大腸癌患者約2.5萬人,診斷時早期比例達46%,高出未參加篩查患者30個百分點。通過社區篩查檢出的大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達到了85%,較同年全市50歲以上大腸癌患者生存率高出21個百分點,大幅延長了大腸癌患者生存期。

以打浦橋社區爲例,李夢依說:“去年,我們大腸癌篩查,差不多1700人,其中69人陽性。我們建議轉診、複查,在這當中有一名患者,確診爲大腸癌,其他患者是息肉或者腺瘤。”今年,本市計劃繼續向50萬居民提供免費的大腸癌篩查服務,推動早日實現“50歲以上人人參加一次大腸癌篩查”的目標。

醫生提醒,癌症風險評估可以識別常見癌症個體風險,對高風險人群進行規範的篩查,是癌症防治的重要策略。癌症風險評估也有利于減少被動吸煙、幽門螺杆菌感染、乙肝病毒感染,以及不良飲食習慣等具有家庭聚集性的危險因素,提高運動健身、定期體檢、接種疫苗等保健行爲的參與度,提升整個家庭的健康水平。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