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史上最大規模專業調整!

倫敦金斯頓 2024-04-13 15:07:32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此次增設24種新專業,涉及57所高校,將列入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計劃。

史上最大規模專業調整,什麽信號?

我國高校每年都會新增或撤銷一批專業,但此次專業設置,增設、調整專業點1719個,同時對高校申請撤銷的1670個專業點予以備案,增、撤、調共涉及3389個專業點,數量爲曆年最多。

尤其是增設的24種新專業備受社會關注。從名稱上看,軟物質科學與工程、智能視覺工程、生物育種技術等新專業前沿色彩強烈,中國古典學、交叉工程、生態修複學等新專業跨學科色彩強烈,足球運動、咖啡科學與工程、馬術運動與管理等新專業特色明顯。

但對廣大高考考生和家長來說,最關注的還是這些新專業的就業前景。雖然新專業很大程度上就是根據人才需求強烈才增設的,但未來工作崗位的待遇、發展空間仍有待長期檢驗。

24種本科新專業即將招生,專業設置四大特點

2023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指出,此次專業設置和調整工作主要有以下四大特點:

一是服務國家戰略。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以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爲導向,新增國家安全學、電子信息材料、生物育種技術、生態修複學等新專業,支持高校增設數字經濟、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等一批急需緊缺專業點。

2022年11月,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關于加快新農科建設推進高等農林教育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著力提升農林專業生源質量。將生物育種納入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將生物育種、農林智能裝備相關學科專業納入有關專項計劃支持範圍。

今年,生物育種技術、農林智能裝備均成功增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程郁等人2022年8月曾撰文指出,中國生物育種科技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大量海外留學人才的回歸,特別是生物育種前沿技術的領軍人才絕大多數是從海外引進的。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從事育種相關研究的研究員92.6%均有海外留學、訪學經曆。

該文指出,但2017年以來,美國政府多次宣布限制中國學生進入美國大學STEM類專業學習,在美國國土安全部公布的STEM專業列表中就包括農作物、園藝作物和動物育種。

因此,加強育種複合型人才培養,有利于突破我國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的“卡點”。

二是瞄准區域需求。落實部黨組提出的“高等教育要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優化布局結構上做好先行先試”部署要求,強化省級統籌,引導地方高校增設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汽車工程、智慧農業、智能采礦工程等區域重點産業發展急需專業。

雲南農業大學增設了全國第一個咖啡科學與工程專業。雲南是中國最大的咖啡種植區。雲南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2023年雲南咖啡種植面積、産量均占全國的98%以上。

咖啡産業對于雲南而言,是熱區特色産業、産區支柱産業,更是重要的興邊富民、聯農帶農産業。

2022年度雲南省咖啡産業報告顯示,全省咖啡種植從業戶數達25.23萬戶,平均每戶咖農在咖啡産業上的收入達到13674元。

三是強化交叉融合。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爲引領,推進産教融合、科教融彙,新增交叉工程、健康科學與技術、智能視覺工程、工程軟件等新專業,支持高校增設一批智能建造、網絡與新媒體、虛擬現實技術等專業點。

中國人民大學增設了全國第一個中國古典學專業。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官方微信文章介紹,該院提出建設中國古典學學科體系的設想,專業建設目標爲在交叉學科門類下建立中國古典學一級學科。

這個專業著重培養學生繼承並精通中國古代語言文字和古代經典,掌握中國傳統學術路徑,具備世界人文學術視野。

上海交通大學增設了全國第一個健康科學與技術專業。作爲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首批12所未來技術學院之一,上海交通大學溥淵未來技術學院聚焦可持續能源、健康科學與技術和極端制造的未來方向,計劃在未來10—15年打造一個學科交叉融合和高度國際化的學院。

該院官網信息顯示,在育人模式上,學院將打造模塊化、定制化交叉學科培養理念,設置基礎學科、人文素養、交叉學科和創建實踐板塊,突破專業壁壘,采取更加靈活的專業設置和學位授予方法。

華南理工大學增設了全國第一個軟物質科學與工程專業。前沿軟物質學院是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首批建設的新工科學院之一。

該院官網信息顯示,軟物質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門多學科交叉專業的新工科專業,以物理、化學、材料和生物等基礎科學爲出發點,注重培養學生運用軟物質領域基礎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多學科、交叉領域前沿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的能力。

廣州體育學院增設了全國第一個體育康養專業。某高校體育學院教授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體育康養産業是體醫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缺乏複合型人才,懂體的人不懂醫,懂醫的人不懂體,是目前人才隊伍中面臨的最大困難。

四是突出就業導向。進一步強化就業與專業設置間聯動,推動各省結合本區域産業發展實際,梳理報送就業率相對較低的專業223種,爲高校調整專業結構提供重要參考。壓實高校主體責任,明確要求高校對就業率過低、不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謹慎增設、及時調減。

足球運動專業增設最多

增設新專業,需要提前考慮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新專業的應用性很強。

北京語言大學增設了全國第一個漢學與中國學專業和全國第一個應用中文專業。

從名稱上看,漢學與中國學專業的理論色彩很強。實際上,2023年6月6日揭牌成立的北京語言大學漢學與中國學學院,前身是北京語言大學漢語進修學院,是北京語言大學創新發展國際中文教育的一部分。

北京語言大學應用中文學院成立于2023年4月,教職員工以原漢語速成學院教師團隊爲主體。原漢語速成學院是對來華留學生進行漢語短期、速成、強化教育的專業化學院。

北京語言大學應用中文學院院長蘇英霞介紹,所謂“應用”可以從兩個層面理解,一是教學內容方面,我們的教學突出語言的應用性。二是人才培養方面,我們的學院以培養“中文+”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國際人才爲主要任務。

2023年,我國首次在工學門類下增設了交叉工程專業類,東南大學的未來機器人專業是交叉工程專業類下的首個專業,今年清華大學的交叉工程專業成爲該專業類下的第二個專業。

東南大學教務處處長殷國棟曾介紹,未來機器人專業的學生有三個導師,導論性的導師、學術導師還有一個企業導師。可見其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華東理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增設了全國首批電子信息材料專業。一名材料學科教授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電子信息材料是指在微電子、光電子技術和新型電子元器件領域中所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微電子材料、光電子材料、傳感材料、磁性材料、電子陶瓷材料等。

“把材料與電子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對材料專業學生的就業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這位材料學科教授說,“材料、信息與能源是當今工業的三大支柱産業,當前行業急需新材料及電子信息複合型人才。”

此次增設專業點數量最多的是足球運動專業,涉及體育類、師範類等30所高校。

根據教育部網站發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申報材料公示》,2023年全國高校申報43個教育學新專業,其中有40個與足球相關,足球運動專業是數量最多的,此外還包括體育足球教育專業等。

足球運動專業培養的不一定是足球運動員,以湖南科技大學爲例,該校2024年足球運動專業招生簡章介紹,培養目標是從事運動訓練、教學、競賽組織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創新型應用人才。

目前,國內足球賽事及相關産業處于低潮,就連職業足球運動員都屢屢被傳出欠薪,相關從業需求亦受影響。

但足球行業有長期的確定性,未來專業人才一定有“用武之地”。據統計,目前有近20所高校發布了足球運動專業,招生計劃不足500人,可見新專業初始招生較爲克制。

加大理工科招生比例

根據就業狀況調整高校學科專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體現在新專業,更體現在撤並專業。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介紹,此次專業增設、撤銷、調整共涉及3389個專業點。新增1673個、撤銷1670個,數量基本持平。

工學、教育學、經濟學等學科門類的專業點增加數量位居前三,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的專業點數量相對減少。

從學科門類看,工學所涉專業點數量最多,有1322個,占比39%,這與工學作爲第一大學科門類的基本情況相呼應。總的來說,專業結構和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高校在專業設置上更趨理性。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今年1月曾表示,要優化招生結構,引導高校加大理工科招生比例。

加大理工科招生,有利于學生更好就業。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歐陽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近年來,由于就業市場需求縮小,文科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而更好更多的就業機會通常要求更高的STEM知識和技能水平。

“我國高校每年都會新增或撤銷一批專業,而對于新增或撤並專業,一些人認爲新增的都是熱門專業,撤並的均是冷門專業。其實不然,對于一所高校來說,新增或撤並某一專業,主要要看適不適合本校,本校有無條件把這一專業辦好。”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說。

“在新增專業時,如果盲目追求熱門、時髦專業,就可能導致出現同類專業設置過多,人才培養供給超過社會需求,很快又被撤並的問題。”熊丙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還介紹,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變化,此次對國家控制布點專業進行動態調整,將資源勘查工程、護理學、助産學調整爲國控專業。

一般來說,有兩類專業會被列入國控專業,一類是目前開設此專業的高校很多,市場的需求量已經較爲飽和,另一類是涉及國家安全或生命健康等特殊行業的專業。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晖介紹,目前護理學專業需求趨于平緩,需要對護理學專業招生進行適度控制,避免出現供求差距過大、學生不好就業的問題。

“專業撤銷是高校專業動態調整的常規良性舉措。”儲朝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對于解決“專業現在熱門四年後變冷”的問題,應當根據畢業生的興趣特長、就業意願和實際崗位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繼續教育

0 阅读:6

倫敦金斯頓

簡介:英國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