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越是厲害的人,越是向上溝通的高手!

周亦見 2024-04-25 20:01:12

很多人講商鞅變法,只說變法有多麽多麽厲害。

但其實,有一個問題大家都忽略了。

商鞅去秦國時,只是一個老百姓,僅僅跟秦孝公見了一次面,就得到了大力支持。

他是怎麽做到的呢?

這個問題,很有現實意義。

換成現代的場景,就是一個從其他公司跳槽來的底層打工人,跟大領導見了一次面,聊了一會天,就被提拔成了經理。

這背後的故事,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下面,我們一起分析下這件事。

01

《資治通鑒》故事

看到秦孝公的招賢令後,公孫鞅從魏國動身了。

當然,作爲一介平民,直接見到國君也不太現實。

但是商鞅有辦法,向孝公身邊的寵臣景監送禮,有了景監這個介紹人,終于和孝公見了面。

見面之後,商鞅直奔主題。

“秦國要推行改革,其實不必一開始就和大家商量。等把事情辦成了,成果自然就出來了,到時候大家都能分享到好處。”

“那些真正有德行、想幹大事的人,他們不會隨波逐流,也不會隨便找人商量。對于他們來說,只要能讓國家更強大,哪怕打破一些老規矩,也沒什麽大不了。”

兩人聊天的時候,上大夫甘龍也在旁邊。

這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聽到改革,他自然不願意。

“你這想法實在天真。遵循祖宗的法子來治理國家,官員們得心應手,老百姓也安心。”

公孫鞅聽了後,馬上反駁:“普通人喜歡老一套,讀書人呢,又容易沉迷在書本裏。這兩類人,你讓他們守規矩可以,但跟他們談創新很難。聰明的人制定新規則,笨的人只能跟著走。”

秦孝公聽了點頭:“有道理!”

于是,便讓衛鞅擔任左庶長這個要職,掌管秦國的軍政大事。

接著,“商鞅變法”就這麽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原文:

衛鞅欲變法,秦人不悅。衛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衆。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甘龍曰:“不然。緣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之。”衛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學者溺于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衛鞅爲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03

底層打工人,如何獲得領導的賞識?

1、明白領導的需求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區,想要得到領導的關心,就得時刻在領導面前表現。

但其實,很多人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步驟,那就是去研究領導。

這不是說要去窺探領導的隱私,而是要了解領導的需求。

現實情況是,大多數人在工作中都想要得到提拔,但卻很少有人願意花心思去真正了解領導的想法。

道理很簡單,因爲這需要思考,需要費腦筋。

人們往往害怕思考,因爲那太累了。

但是,如果你不願意去思考,那麽你可能會發現,你所做的努力大部分都是徒勞的。

這種情況下,即便是讓你天天跟領導在一起,你倆的關系也不會特別好。

因爲你不懂他。

領導想要的是什麽呢?

一般來說,是想要得到提拔,想要達到更高的職位。

那麽,他們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呢?

通常,他們需要完成一些重要的項目,達到一些關鍵的指標。

所以,如果你想要了解你的領導在想什麽,你就需要去研究你們單位的工作情況。

比如上面的商鞅,他去秦國之前,就知道了秦孝公的需求:秦國太弱了,要改革,富國強兵。

所以他就從這裏著手。

說一個底層的邏輯,領導也是人,任何人都願意聊自己關心的事。

而對于不感冒的事,對方說再多,也沒有興趣。

2、經中間人接觸領導

一般來說,作爲底層打工人,是很難見到大領導的。

這時候,就需要有人引薦。

商鞅找的人,是秦孝公的寵臣景監。

這個人,當時深得孝公信任,他的建議,孝公還是比較重視。

方法是通用的。

領導身邊也有秘書,也有信任的小領導。

這就是最好的人選。

說一個我們單位發生的事,這是活生生的例子。

前一段時間搞專班,專班組長是從小地方調上來的,35歲左右。

上來之後,先請大領導的秘書吃飯,吃飯期間,不斷的誇獎。

臨走了,還送了不少煙。

效果很明顯,當天下午,這位秘書就帶他去見了大領導。

據說,相談甚歡。

一頓飯、幾條煙花不了多少錢,但這次見面,帶來的價值那是相當巨大。

他以後的路,會非常順暢。

3、給出解決辦法

見面只是個契機,關鍵是你能給領導帶來價值。

前期的研究,就是鋪墊。

到了這一步,你就可以侃侃而談了。

直接聊對方願意聽的,他會非常投入。

如果你的建議非常好,真的能幫他解決問題,那對領導來說,那就是瞌睡了送枕頭。

你的名字,會深深的印在他的腦海裏。

原因無他,太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了。

如果你的建議還有瑕疵,也沒關系,最起碼態度是沒問題的。

願意爲領導解憂,並且真的花時間去想了。

在領導看來,也是可以培養的。

在你身上,他看到了一樣東西,忠誠。

這相當重要。

最後一點,第四點。

這是個可選項。

4、駁倒反對意見

你提方法時,周邊可能會有人反駁。

別擔心,這太正常了。

原因一般有2種。

第一種,這個方法觸及到了他的利益,爲了自己,他要反駁,就像是上面的甘龍,變法拿他們這些老貴族開刀,自然要反對。

第二種,就是單純的從做事角度考慮,對你提出方法的漏洞進行反駁。

這類人,一般沒有成見,只是關注事情本身。

不管是那種原因,處理辦法都是一樣的。

將其駁倒即可。

當然了,很多人說這太難了。

現場有人給你難堪,如何解決?

最好的辦法,就是出發前,你就把這些問題想到,並且想好駁倒意見。

然後,當對方提出時,你拿出深思熟慮的意見就可以了。

而且,還有一個優勢。

對方是臨時起意說的,而你是深思熟慮反駁的。

這一對比,更能體現出你的辦事水平。

以上,就是商鞅帶給我們的4步啓示。

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很難,但就成果來說,值得花時間!

請相信我,填上不會掉陷阱,不想付出勞動,又想要收獲,這基本不可能。

當然了,除非你有一個好爸爸。

以上,就是老周對這段材料的解讀。

下一篇,我們接著講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你就會發現,他對人性的認識,實在是可怕!

1 阅读:146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