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粟裕不聽招呼,毛主席准備訓斥,周恩來:主席,你先不要著急

興衰五千年 2024-04-08 16:00:30

前言

1948年4月,就在毛主席准備按照中央的既定方案,部署解放戰爭的時候,突然收到了粟裕從華東發來的一封電報。

在這封電報裏,粟裕分析了中原形勢,大膽直呈了自己的想法。然而,這樣一封電報,其內容就是否定了黨中央和毛主席關于組建解放軍第一野戰兵團渡江南進的命令,打亂了毛主席和中央精心作出的部署!

周恩來:主席,你先不要著急

在看完這封電報後,毛主席感到不可思議,並准備對粟裕訓斥一番,還對周恩來說:“他不願過江!恩來,林彪不南下,粟裕不過江,我們這台大戲難唱咯!”

然而,想到粟裕是負責華東前線的大將,毛主席還是決定先召集中央領導人和在城南莊的陳毅、聶榮臻開會,在一起商討一下對策。

在陳毅來到毛主席房間的時候,毛主席正在大口大口地抽著煙,顯然心情很不高興。

由于陳毅一直在華東,和粟裕非常熟悉,關系也很密切。所以,在看見陳毅時,毛主席看了他一眼,說:“陳老總,你是怎樣看這個問題呀?”

聽了毛主席的話,性格直率的陳毅沒有多想,便說:“粟裕將軍的戰役指揮,一貫保持其常勝記錄,計謀愈出愈奇,仗愈打愈妙!照我看,華東軍事指揮主要靠他,我們黨能有這樣的人才,百把個就差不多了……”

就在陳毅再誇獎粟裕的時候,毛主席打斷了他的話,生氣地說:“我是說他的這封電報!”

想到電報上的內容,陳毅也沒有再說話。因爲,這封電報,陳毅也感覺到很難理解。因爲這封電報的內容很長,大約3000多字,雖然說得有些道理,但陳毅也吃不准。

在這封電報裏,粟裕說:“職對目前戰局,雖經月余之考慮,但不成熟,恐有不周,致未敢輕率呈述。”

在這3000多字中,粟裕將其分爲8個部分,表述了這樣一個意思:

“我大兵團遠離後方作戰,得不到群衆較好配合,行動不易保密,傷病員難以安置,補給困難。重裝備不能發揮其作戰能力,變成了拖累。大兵團在新區運動,最嚴重的事爲糧食問題。

回憶四五年我軍在天目山時不足兩萬人,控制縱橫五百裏地區,僅三個月之久,已弄得民窮財盡……至今在該地人民中尚留下極深刻之不良影響。桂頑之七師、四十八師,蔣不致放虎歸山,仍可能留于大別山;五軍及十一師則因系美械重裝備,亦可能留于中原。如我軍南進仍未能調動這四個整編師,中原局勢將成較長期的僵持局面。

根據上述理由,建議劉鄧、陳謝和陳粟三軍主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幾個較大的殲滅戰;對敵人近後方(淮河以南至長江邊)派出數路強有力的遊擊兵團配合正面主力作戰;對敵人深遠後方(長江以南)派出多路遊擊隊在廣大範圍輾轉遊擊。如中央認爲上述意見可行,則建議集中華野之大部佯攻(或真攻)濟南,以吸引五軍北援而殲滅之。然後除以一部相機攻占濟南外,主力則可進逼徐州,與劉鄧會師,尋求第二個殲滅戰。”

在電報最後,粟裕說:“以上是我個人不成熟的意見,加以對政局方面的情況了解太少,鬥膽直呈,是否正確尚待指示。我們對南渡准備仍積極進行,決不松懈。”

面對粟裕的這樣一封電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雖然也很震驚,但對粟裕還是包容的。

看到陳毅沒有說話,毛主席環視了一下在座的人,又揮著手,生氣地說,“三個月前,中央決定將華東野戰軍的一、四、六三個縱隊調去黃河以北的濮陽地區休整,編成一個兵團,由粟裕擔任司令員兼政委,渡江南進,開辟東南各省,繼續發展戰略進攻,吸引國民黨軍隊回師江南,以便減輕劉鄧大軍在中原的壓力,可粟裕他來電不去江南,要留在中原,你們都怎麽認識呀?”

周恩來雖然對粟裕的來電也深感震動,但看到毛主席這樣,還是勸說道:“主席,你先不要著急。我的意見是請粟裕立刻來河北,向主席當面彙報,講清他的想法爲好。”

這時,朱德也附和著說:“可以叫他來一趟嘛!”

朱德說完後,毛主席又逐一看了一下在座的人,詢問他們的意見,見大家都點頭同意,毛主席說:“那好!立刻發電報,今日是4月28日,請粟裕務必于5月5日以前趕到這裏,向中央軍委當面彙報他的設想!”

事實上,毛主席之所以這麽生氣,除了連續收到林彪和粟裕的“抗命”電報外,最主要的是這段時間他真的是太累了。要不是毛主席是一個樂觀的革命主義者,一般的人還真得扛不下來。

1948年1月,毛主席和黨中央在陝北米脂縣楊家溝,已經待了一段時間了。

期間,毛主席十分關注全國的戰場,尤其是陝北戰場和山東戰場。這是因爲,此時的東北的形勢蔣介石還沒有那麽重視,他將進攻的對象放在了陝北和山東。

自從1947年3月,轉戰陝北以來,在彭德懷的指揮下,陝北戰場上取得了連續的勝利,在8月的沙家店戰役後,西北野戰軍便粉碎了蔣介石對陝甘甯解放區的重點進攻,轉入了新的時期。

10月,毛主席親自起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

12月,毛主席在陝北米脂縣楊家溝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會議。會上,毛主席向會議提交了《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書面報告,提出了十大軍事原則和新民主主義的三大經濟綱領。

在楊家溝,想到全國的形勢,毛主席對周恩來等人說:“蔣介石的企圖,一是要在中原與我決戰;二是防止我們打過長江。我們要讓他雞飛蛋打。”

緊接著,毛主席又說:“我考慮,以粟裕率三個縱隊郭長江,植入閩浙贛諸省,在蔣介石的大後方狠狠地捅他幾刀,迫使他把中原地區的兵力撤回去一部分,以利劉鄧在中原作戰。”

聽了毛主席的話,周恩來說:“主席的這個想法,是早就有了的嘛。早在解放戰爭初期,主席就有一個適當時機實施戰略進攻的構想,將以兩個躍進而推動軍事形勢的發展,第一個躍進就是派劉伯承、鄧小平挺進大別山;而第二個躍進,則是剛才主席所說的派粟裕帶領華野三個縱隊南渡長江,直搗浙贛。”

很快,毛主席的提議便得到了大家的贊同。于是,毛主席拍板說:“好吧,馬上給粟裕發電報,征求一下他的意見。”

很快,粟裕便接到了中央軍委的電報。在這封電報裏,粟裕看到了這樣的內容:

“爲了迫使敵人改變戰略戰術,吸引敵人二十至三十個旅回防江南,確定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第一、四、六縱隊(這三個縱隊組成一個兵團),由粟裕指揮,率隊渡長江南下,在南方數省執行寬大激動作戰任務。計劃在湖北的宜昌至監利之間的幾個地段進入湘西,或從洪湖、沔陽地區渡江進入鄂南,現在湖南和江西兩聲周旋半年至一年,沿途兜圈子,分幾個階段到達閩浙贛邊,使敵人防不勝防,完全處于被動應付地位。渡江時間可在2月、5月、或秋季。”

可以看出,毛主席和黨中央對前線的將領是充分信任的,也是非常尊重的,這也是他軍事民主的重要思想之一。

那時候,在看完這封電報後,粟裕對愛將葉飛說:“怎麽這麽早要我們渡江,練騎馬的准備都沒有,這樣匆忙的渡江對整個戰局不利。”

隨後,在葉飛的建議下,粟裕決定向毛主席請示,先過黃河讓部隊進行休整,再隨機應變。

很快,粟裕便得到了毛主席已經同意他的請求的複電。

3月,粟裕按照中央的指示,率領第一、四、六縱隊向北渡過黃河,在濮陽地區進行了休整,爲渡江南下開始做准備。

期間,爲了執行中央的南下的命令,粟裕派出秘密小分隊南下偵查,並嚴令這支小分隊要注意保密。

與此同時,粟裕在房間裏對目前的情況進行了多次分析,最終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了兩個問題上,即:“分兵渡江作戰有利?還是集中兵力作戰有利?”

對于無後方的作戰,粟裕是有過經曆的,早在1944年底,他曾經率新四軍第一師渡江南下作戰,一直到1945年10月才返回蘇北,其中的困難,粟裕有著很深的體會。這些,粟裕不得不重點進行考慮。

此時,毛主席已經決定東都黃河,前往華北解放區,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

4月13日,毛主席和周恩來、任弼時一行人來到河北阜平縣的城南莊,在聶榮臻的安排下,住了下來。

4月16日,經過反複權衡利弊後,粟裕在陳毅的鼓勵下,向劉伯承、鄧小平發電,提出了華野三個縱隊暫不渡江南進,集中兵力在中原打殲滅戰的建議。

在接到粟裕的電報後,劉伯承和鄧小平給中央軍委和陳毅、粟裕發來電報,陳述了他們的意思,說:

“從中原形勢而論,粟部過江迫使敵人抽走幾個師,將發生很有利的變化,于全國戰局的發展亦極有利。這個問題,決定于自身的准備、過江條件……如果粟部遲出,加入中原作戰,爭取在半後方作戰情況下多殲滅些敵人,而後再出,亦屬穩妥,亦可打開中原戰局。”

4月18日,在接到劉伯承和鄧小平電報的當天,粟裕便給黨中央發來了那份讓毛主席和中央領導都感到很震驚的、3000多字的大膽電報。這便發生了開頭提到的事情。

在和大家開會決定將粟裕召來西柏坡後,毛主席一連幾天都沒有睡好覺。

期間,毛主席反複考慮了粟裕的電報內容,並給挺進大別山開創根據地的劉伯承、鄧小平擬寫了一份長長的電報稿。

毛主席: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4月25日,粟裕按照中央的電令,離開濮陽,于4月30日來到城南莊的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大院。這時,陳毅已經到了。

見到陳毅時,粟裕有些擔憂地說:“軍長,這次向中央彙報華野一兵團暫不渡長江的方案,我認爲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但我又有些顧慮,怕個人意見幹擾主席和軍委的全局部署。那樣一來,造成的損失就大了!”

對于粟裕,陳毅還是了解的,便鼓勵他說:“這你不必擔心,正因爲事關戰略全局,毛主席才叫我們一起來參加討論的。”

在陳毅的鼓勵下,粟裕堅定了信心,和陳毅一起向毛主席那裏走去。

得知粟裕來到城南莊,毛主席放下手頭的工作,來到院子裏,握著粟裕的手,說:“粟裕,我們在等你!”粟裕則說:“主席,我向您負荊請罪來了。不知我的電報是否幹擾到了中央的決心?”

聽了粟裕的話,毛主席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何罪之有?你提意見,又不是罵人,我算不上大度羅漢,但容你粟裕的三五條意見,還是沒得問題的。走,進去細談。”

很快,周恩來等人也來到毛主席這裏,大家一起走進屋內。

大家坐下後,毛主席接著粟裕的話題,說:“中央的決心若是正確的,你粟裕就是有三頭六臂也幹擾不了。我們之所以重視你的建議,就是認爲它有一定的道理。你詳細地談談你的理由,說服了我們,晚上我請客,家鄉風味,湖南的辣子雞。你的理由要是站不住腳,那可就要小心了……”

見毛主席不再往下說,粟裕連忙說:“理由不充分,願意接受處分,大敵當前,以謬誤幹擾中央的決心,不僅有過,而且有罪。”

聽到粟裕這樣說,毛主席大笑了起來,說:“豈有此理!既無過,也無罪,何談處分?你就是說出一堆謬誤,去哦還是要請你,照樣湖南辣子雞。”

聽了毛主席的話,粟裕心裏十分溫暖,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當天晚上,粟裕不僅吃了毛主席請的辣子雞,還看了文藝演出。

第二天,毛主席便當著陳毅等人的面,對粟裕說:“粟裕同志,陳毅不回華野了,今後,華野就由你來搞!”

毛主席的話說完後,粟裕感到十分突然,便說:“主席,華野沒有陳老總不行,我們一直在他的領導下工作,您還是讓陳老總回華野吧!”

隨後,粟裕又看著陳毅,說:“軍長,您還是回華野吧!”然而,陳毅卻說:“我把一切交給黨了,黨叫幹啥就幹啥!”

最終,在粟裕的再三請求下,毛主席決定將陳毅調往中原局工作,但依然保留他在華野的職務,並讓粟裕擔任了華野的代司令員兼代政委。

關于這次見面,粟裕在後來回憶說:“黨中央領導同志這種處處從實際情況出發,十分重視前線指揮員意見的領導作風,使我深受教育和感動。”

粟裕離開後,周恩來等人也離開了城南莊。隨後,毛主席便按照粟裕的建議,開始調整原來的部署。此外,毛主席還起草了召開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的通知,可謂是日理萬機了。

5月2日,在做完這些工作後,毛主席看到窗外已經露出了魚肚白,便來到院子裏散了一會兒步,然而走回屋內,將寫好的電報和文稿整理好,說:“銀橋,我休息吧。”

不久後,城南莊北面的山頂上,突然響起了防空警報。想到毛主席剛剛吃完安眠藥,李銀橋的心裏十分著急,趕緊來到院子裏觀察天空的情況。

很快,飛機的轟鳴聲便傳進了李銀橋所在的院子裏。緊接著,一架敵機便出現在了城南莊的上空,偵查了一會兒便離開了。

不多時,兩架敵機便飛到天空。這時,李銀橋的心裏也沒有了主意,想進去叫醒毛主席,讓他進防空洞,但考慮到毛主席日夜勞累,難得休息,好不容易吃了安眠藥才睡著了,剛睡著就去叫醒,又于心不忍。

就在李銀橋猶豫的時候,閻長林也跑了過來,問:“怎麽辦?怎麽辦?叫不叫醒老頭子?”

看到李銀橋也沒有主意,想到彭德懷“關鍵時刻,在危急的情況下,不管主席同意不同意,你們把他架起來就跑,到了安全的地方再講道理,主席是會原諒你們的”的叮囑,閻長林大聲說:“照彭老總說的辦!”

于是,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李銀橋和閻長林立即來到毛主席的床前,把毛主席喚醒,告訴了他敵機來轟炸的事情,請求他趕緊到防空洞裏去。

然而,毛主席卻顯得滿不在乎,還要李銀橋給他拿煙來,並不慌不忙地問:“怎麽,丟炸彈了嗎?”

聽了毛主席的話,閻長林回答說:“剛才是偵察機,沒有投炸彈;這次來的是轟炸機,一來就會投彈,炸彈一下來就跑不及了!”

然而,毛主席卻還是想要抽煙,更是幽默地說:“不要緊,沒什麽了不起!無非是丟下幾塊鐵砣砣,正好打幾 把鋤頭開荒麽!”

由于事態緊急,在沒有取得毛主席的同意下,大家架起毛主席便離開了房間,聶榮臻也跟在後面說:“快!敵機要投炸彈了!”

就在這時,一枚炸彈落到了毛主席的不遠處。看到這一幕,站在防空洞口的江青大驚失色,喊了一聲:“天呀!”

然而,不知道是這枚炸彈的質量不行,還是什麽原因,卻意外地沒有爆炸。

5月3日,得知毛主席這邊的情況後,周恩來和朱德、任弼時都及時趕了過來,劉少奇也從平山縣驅車趕來城南莊看望。看到毛主席毫發無傷,大家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5月5日,在給劉伯承、鄧小平並華東局的電報中,毛主席指出:“目前,粟裕兵團的任務,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開辟渡江的道路,即在少則四個月多則八個月內,該兵團,加上其他三個縱隊,在汴徐線南北地區,以殲滅五軍等部五六個至十一二個正規旅爲目標,完成准備渡江之任務。”

此時,粟裕的意見在程序上得到了中央的批准,正式開始執行。

在後來的戰爭中,粟裕沒有辜負毛主席對他的信任,先後取得了開封戰役、睢杞戰役、兖州戰役的勝利,殲滅了國民黨部隊15萬余人,爲華東野戰軍進一步開展中原和華東戰局,創造了有利條件,得到了毛主席和黨中央的表揚。

此後,粟裕在華東戰場上大顯神威,在淮海戰役中殲滅了國民黨軍44萬余人。對此,毛主席稱贊說:“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