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爲何國軍和日軍都打不了大規模殲滅戰?該說出真相了!

曆史小松 2024-04-27 22:30:49

抗戰時期,有一個特別的戰爭現象,那就是不管是武器落後的中國軍隊,還是裝備先進的日本軍隊,在中國戰場都沒打過大規模的殲滅戰。

在抗日戰場,大多數情況都是包圍戰和擊潰戰爲主,殲滅戰就算有,也是屈指可數的小型戰役,根本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正面戰場殲滅戰。

首先,來說說抗戰時期的日本軍隊。日軍之所以打不了大規模殲滅戰,便在于兵力問題。

我們直接來看看,抗戰時期的三場正面對戰投入兵力和傷亡數據。

淞滬會戰:中國軍隊投入60萬,日軍投入20萬,中國軍隊傷亡30余萬,日軍傷亡4萬。

徐州會戰:中國軍隊投入60萬,日軍投入24萬,中國軍隊傷亡10萬,日軍傷亡近3萬。

武漢會戰:中國軍隊投入110萬,日軍投入30萬,中國軍隊傷亡40萬,日軍傷亡近4萬。

從這些數據可以明顯看出,每一次戰鬥,中國軍隊的數量都是明顯多于日軍的,日軍在參戰人數上便處于劣勢,自然是無法打殲滅戰,最多只能擊潰,想要打殲滅戰其實很難。

反觀中國軍隊,是盡可能想要打殲滅戰,因爲只有打殲滅戰,才能繳獲戰利品,而日軍軍備充足不考慮繳獲。所以,在日軍的指揮體系內,對于殲滅戰並不是特別重視。

咱們再來細說,想要打大規模殲滅戰,需要具備什麽優勢才行。

其實,想要打贏一場殲滅戰,對于組織能力和後勤保障能力的要求很高,天時地利人和,更是缺一不可。

首先,所屬部隊是否有足夠支撐大規模的圍殲,追殲,乃至進行深入式追擊的穩定後勤補給,這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武器彈藥、錢糧和人口來進行完成。

然後,你還需要保障能夠協調好各軍種、兵種、部隊之間的攻防轉換和支援阻擊。簡單來說,就是對于麾下軍隊要有高效的控制和組織能力。

很明顯,那個時代的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都並不具備。

首先來說說,爲何抗戰時期的中國軍隊爲何沒有大型殲滅戰的能力,並不是缺兵少將,這反而是最其次的。

其實,光一點就足夠了,國民黨軍隊內部派系林立,組織度很低,無法形成一個堅硬有效的指揮體系。

比如蔣氏的嫡系部隊,那軍備物資和軍饷都是最高標准,而其他地方軍,比如川軍之類的,連像樣的軍裝都沒有,一副草鞋征戰大半個中國。

同樣都是中國軍隊,就是因爲搞派系鬥爭,導致軍隊內部雖然是形式上的統一建制,但是內心都是各懷鬼胎,而且蔣氏還經常給中國軍隊制造麻煩,將士兵當做提升自己政治影響力的工具。

以淞滬會戰爲例,會戰損失30余萬中國軍隊,其中包括最精銳的德械師。但是,淞滬會戰從一開始就不是爲普通的老百姓打得,而是給英美列強打得。

當時,國府想要通過淞滬會戰(其中有名的就是四行倉庫保衛戰),故意留下幾百名士兵來送死,給英美等列強傳遞求援信號,希望國聯可以以此調停中日戰爭,也就是想要博得國際同情。南京國府甚至一直都是消極抗戰,對積極抗戰的國軍將領進行無情打壓。

就比如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在抗戰後期直接被蔣氏架空權力。在湖南指揮長沙保衛戰的薛嶽,被蔣氏直接調離,導致戰局大亂。

然後,在中條山戰役中,衛立煌將軍率領的中國軍隊,因爲積極和我軍合作,所以其群衆關系也是比較好的,而後蔣氏心中擔憂便用何應欽換掉了衛立煌,主持中條山戰局。

中條山戰役的結局也是顯而易見,不熟悉戰場實況的何應欽,最終使得中國軍隊在中條山慘敗,傷亡近10萬,而日軍傷亡只有數千人。

可想而知,如此混亂組織的中國軍隊,再加上後勤補給基礎設施實在是太差了,又怎麽可能打得贏大規模殲滅戰,擊潰和阻擊戰能勝利都實屬不錯了。

然後,就是抗戰時期的日本軍隊,單兵戰鬥力強,武器先進、後勤補給穩定、還有空中支援。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中國軍隊而言,似乎已經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不過,我們在前文提到了一個重要的軍事概念,那就是兵力,兵力是日軍在中國戰場無法進行大規模殲滅戰的桎梏。

日本曆經明治維新以後,封建殘余並沒有被完全踢出,維護團隊內個體既得利益很重,這一點在軍隊系統內部尤其得到體現。

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日本陸軍和海軍的世紀矛盾,不配合作戰就算了,有的還直接暗地裏給對方制造麻煩,這一點和國民黨軍內部派系爭鬥十分類似。

同時,日本陸軍內部的師團和旅團的獨立性很強,一般情況下,日軍的作戰優勢,往往就是集中主力師團去打仗,進而發揮局部的人力優勢和補給優勢。

但是,我軍在抗戰時期,一般都是化整爲零作戰,這就給作戰的日軍帶來極大的圍殲麻煩。

所以,他們爲了能夠快速消滅我軍,便被我軍牽著走,從師團分化到旅團,再到聯隊、大隊、中隊、小隊這樣,進而失去了原本的主力集群作戰優勢,而且中國軍隊抵抗能力還是不錯的,這也挫敗了日軍的進攻銳氣。

此時,日軍不僅是兵力出現捉襟見肘,而且還分布在比較寬闊的戰爭縱深裏面,疲于作戰,方便了我軍機動作戰消滅日軍,這也就是所說的“論持久戰”!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日本因爲處于地域狹小的島國,其曆史上國內大規模戰爭場面太小(日本所謂的戰國時代,不過是村子間的互毆罷了),日本將領更缺少大兵團作戰經驗,自然也沒有大規模殲滅戰的指揮能力。

總體而言,一個組織協調能力比日軍還差的軍隊,再加上“運輸大隊長”拙劣的指揮能力,又怎麽可能打得贏大規模的殲滅戰,我軍倒是偶爾會有幾場小規模的殲滅戰,大規模是真的辦不了。

9 阅读:6791
评论列表
  • 2024-05-14 16:50

    蔣介石就是一個草頭將軍,會打個屁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