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陽瀉藥”廣告,戳破“天價酸奶”最大的騙局

品牌觀察員 2024-05-09 08:18:54

來源/品牌官作者/品牌官

引言:營銷的盡頭是壯陽???

本以爲只有在電視這種傳統媒體上才能看到“壯陽藥”廣告,沒想到在現代大都市的高端商城中也能看到,而且還特意標注了“18禁”的符號。

更讓人感到無語的是,打出這個廣告的竟然是一個以女性用戶爲主要消費群體的酸奶品牌。

01、“壯陽瀉藥”廣告,涉嫌擦邊

近日,在一線城市備受追捧的現制酸奶品牌Blueglass,上新了兩款酸奶新品,“薄荷黑巧蜜瓜”和“薄荷蜜瓜”,其中添加了不少中藥材,如瑪咖、肉苁蓉、黃精、人參、鹿鞭等,售價均爲49元。

廣告中配上一張網球運動員的形象照片,宣稱“男友力扳回一局”,並羅列出購買建議“18周歲以下,我不賣;惡搞男友,我不賣;建議一天喝一杯,多了我不賣;60周歲以上,我不敢賣”,此外,還附上一句內涵十足的“哈哈哈哈哈,別說你不懂”。

▲ 圖源:小紅書

要不是放上酸奶的産品圖,不知道還以爲賣的是什麽大全大補藥呢。

更有人表示,乍一看還以爲是“xing藥”。

該款新品一上市便引發了網友們的質疑,一方面是于酸奶中加入中藥材是否安全與合規,一方面是品牌方的海報廣告使用大量具有引導性的描述,是否涉嫌擦邊違規。

據南都灣財社記者采訪,醫生分析道,Blueglass新品中聲稱特別使用的瑪咖、肉苁蓉等成分多是補腎的中藥,主要功效是補腎壯陽、補精血、補充營養成分,不建議消費者將中藥和酸奶混在一起食用。

此前Blueglass就被消費者調侃爲“瀉藥”,這次新品推出,網友直接稱其爲“壯陽瀉藥”。之前喝了會腹瀉,現在加上補藥,不知道會産生什麽“神奇”功效。

一杯酸奶飲品主打中藥的效果,有人仿佛看見了希望的曙光,表示“有需要”。

也有人感覺Blueglass新品廣告成功騷擾了所有人,從小孩到女人,從女人到男人,無一幸免。

在愛恨交織中撕出一條裂縫,魔幻的消費市場就在那兒生根發芽,最終這個世界癫成了我們無法想象的樣子。

02、喝的不是酸奶,是概念

“Blueglass的成分表比打工人的命還長。”

看這張密密麻麻滿滿當當不留一絲空地的元素周期表,它寫的是營養成分嗎?

不,它寫的是打工人無處安放的精神寄托。

▲ 圖源:小紅書

到底健不健康、有多健康,選擇買單的年輕人不會刨根問底,畢竟大家都知道,營銷最重要的是形神兼具,“療效”都在配料表裏了,管不管用一切聽天由命吧。

先別笑。

他們還真是,一個敢賣,一個就敢買。

因爲光是這幾張營養成分標簽,就已經讓人覺得這杯東西不簡單,還能給你一種物超所值的信任感。

嘗過的都被它征服了,紛紛慨歎“這東西有魔力”。

▲ 圖源:小紅書

即使很多消費者甚至是店員親測的“竄稀套餐”,也阻攔不了年輕人激情下單,以身試“瀉藥”。

這不是傳說,是一個個消費者花費數十元測試出來的“有效配方”。

就在今年3月,#網紅酸奶Blueglass成新型瀉藥#還喜提微博熱搜。以爲會勸退消費者,沒曾想是打了一波反向廣告,直接打到年輕人心坎裏。

追求“一瀉千裏”快感的消費者,更是把具有“通便功效”的Blueglass奉爲“減肥瘦身”的第一大飲品,slogan都替它想好了“真的會瀉”、“瀉瀉更健康”……

Blueglass老早就沒把消費者當外人,大大一個溫馨提示:“暢”,貼在背身中。人家也沒想要裝,直截了當將槽點變爲賣點。

▲ 圖源:小紅書

如今,45元一杯的“新型瀉藥”依舊火熱暢銷。

有不少要一探究竟的新聞工作者,喝了Blueglass後無一例外都駐紮在廁所了。

真不是開玩笑,這是經過官方認證的。

該酸奶的商品介紹頁明確提醒:腸胃消化功能弱者建議不食用本品。

Blueglass官方客服表示,每杯酸奶都至少有1000億的活性益生菌,同時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益生菌和膳食纖維會改善胃腸道菌群,活躍腸道,因此會有“暢”的反應。另外,“buff暢系列酸奶”有5000億活性益生菌,“暢”的反應會更加猛烈。

主打叛逆的年輕人,就好這一口。

關鍵是它貴,而且還“難喝”,巧妙地將“貴有貴的道理”、“良藥苦口”這兩點融會貫通于一杯酸奶中,幫助年輕人抵禦他們對身體的虧欠與焦慮。

這錢花得,值了。

03、劍走偏鋒的“天價酸奶”

在極度內卷的飲品消費市場,高端奶茶品牌早已低下了高昂的頭顱,把“3字頭”的價格降到了“2字頭”甚至是個位數。

恰恰是這個時間點,給了現制酸奶品類大展拳腳的機會,湧現出了Blueglass、茉酸奶、一只酸奶牛、蘭熊鮮奶等代表性玩家。

其中最爲紅火的莫過于頻登熱搜的茉酸奶和號稱“酸奶屆愛馬仕”的Blueglass。

不知好歹的茉酸奶曾發出過一則關于新品心理價位的問卷調查,讓消費者從68元、88元、108元中做出選擇。

▲ 圖源:茉酸奶

這麽有恃無恐地討罵還真是不多見。

由于原材料的供應和保存條件較爲嚴苛,疊加消費場景的限制,現制酸奶難以撼動茶飲咖啡的地位,所以品牌們都集中在市場定位上突圍,追求更精細、更高端。

以Blueglass爲例,把酸奶當作保健品來賣,呈現出一種讓人倍感健康的錯覺。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Blueglass因爲違規宣傳“增強免疫力”、“美容養顔”、“延緩衰老”等功效,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罰款6萬元。

殺不死你的,都會使你更強大。

這不,Blueglass帶著它的“壯陽功效”卷土重來了。

“18歲以下我不賣,60歲以上不敢賣。”

針對年齡限制這一說法詢問Blueglass店員,其表示目前公司還沒有制定確認顧客年齡的規則,只要點單就會售賣。

▲ 圖源:Blueglass小程序

當被問及是否具有壯陽功效,店員表示,“這些成分肯定是安全的,新品中加入的含量不是特別多,(全部成分加起來)也就幾克。”“這些成分含量不高,應該會有點效果,但並不多。”

對于女性是否能飲用,各門店都給出了獨特見解。

有說男女都能喝的,有說不建議女性喝,表示可能會補充雄性激素,出現長胡子等問題。

有醫師否認了後者的說法,“女性病人補腎的過程,也經常會服用這些藥物,也沒有聽說女性病人喝了會長胡子”。

咱就是說,作爲一家在全國擁有上百家門店的知名現制酸奶品牌,而且經營方式還是直營,在推出一款新品時,是否要先對門店店員進行普及和熟悉産品,以便爲消費者提供更貼心的服務,除非品牌方要的正是這種“黑紅”博眼球的宣傳效果。

它確實做到了。

需要壯陽的不一定會買它,愛喝酸奶的不一定會買它,但就是在充斥著“智商稅”的罵聲中,有人以身試水,想要一嘗究竟。

探索品牌秘密,讀懂國內外消費市場,熱點人物辣評,商界奇趣,互聯網資訊,更多優質有趣內容,歡迎關注

0 阅读:0

品牌觀察員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