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頂級港式商業片,或是香港電影唯一的“生路”

唐淚 2024-05-05 07:46:48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香港電影如何才能重振?

撇開意氣之爭,這確實可堪稱爲一個話題。

有人說,根本不就該有香港電影,就像從來就沒有什麽上海電影、北京電影和東北電影一樣,憑什麽香港這麽特殊?

以國別概念而論,這當然正確。

國産電影的定義與範疇,向來就包括香港電影在內,這毋庸置疑,但香港電影,確實有其與衆不同的特殊性,關于此節,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爲轉移。

然近年來,日見頹勢。

大略表現爲大導、名導或隱退,或北上,年出産量逐日萎縮、投資規模不斷壓縮,甚至很多人無工可開。

而“生路”何在?

最近出現了這麽一個現象。

有人大肆誇贊《年少日記》和《白日之下》,說這兩部小衆、現實題材港片,代表了香港電影的未來。

誠然,在近些年,隨著大批港式商業電影的垮塌,大衆對港片的觀感,似乎已跌至冰點。

諸如《神探大戰》、《明日戰記》、《風再起時》、《掃毒3:人在天涯》、《潛行》和《金手指》等商業電影,要麽滿身漏洞、要麽俗套無趣、要麽眼高手低,又或者敘事混亂、邏輯崩塌,以及老舊、平庸等等,不一而足。

在商業表現來講,“不經打”就成了唯一標簽。

撇開片荒期的《神探大戰》不談,投資4.5億的科幻電影《明日戰記》,票房只有同期上映的內地喜劇科幻電影《獨行月球》的大概五分之一。

傳記大片《風再起時》,被《滿江紅》和《流浪地球2》碾壓成泥。

三巨頭陣容的《掃毒3:人在天涯》,則被《消失的她》、《八角籠中》和《長安三萬裏》輕松絞殺。

前後腳上映的《潛行》和《金手指》,被內地喜劇《年會不能停》單手“打爆”。

低排片、弱口碑和斷崖式垮塌,幾乎成了港片標配。

該何去何從?

一次失利,或是偶然。

而當下起幾千萬、高至數億投資規模的香港電影,盡皆在商業票房的角逐中敗北,就很難讓人不心生疑慮了。

尤其是大投資的港式商業電影,還能拍嗎?

比如正在上映的《九龍城寨之圍城》。

說句略誇張的形容,它或可當得起“《無雙》之後最佳港片”之譽。

這當然是一部標准的港式動作大片,投資逾兩億,複現了一座早已被拆除的“九龍城寨”,召集了香港影壇“老中青”三代演員,敘事流暢、質感極佳、風格淩厲,其品質得到了市場和觀衆的驗證,可堪謂同檔第一。

但一則排片極弱,二則即便口碑碾壓同檔影片,然排片增幅仍相當可憐,僅在一個百分點上下徘徊,而這個假期,已行將結束。

能不能及十億票房的門檻?

希望當然有。

當下其預測票房,已上探至八億。

隨著口碑的繼續發酵和排片的進一步增加,逆襲登頂日冠,絕不會成問題,而即便後期有大體量電影上映,保持排片層級和票房增量,也並不困難。

但反過來看,這是同檔第一口碑情形下的港片表現,如果口碑稍微差一點,上述大堆電影,就是反面案例。

故而這部《九龍城寨之圍城》,既爲港片爭了口氣,也其實是一種提醒。

商業片當然要拍。

大投資固然好,但若無堅實的品質做基礎,又如何能夠,在層層困阻間,殺出一條血路?

所以香港電影的未來,需要頂級港式商業片來支撐。

這就需要編劇、導演和演員陣容的“精英盡出”,一如港影曆史上的《英雄本色》、《風雲雄霸天下》、《無間道》、《功夫》、《投名狀》、《十月圍城》、《寒戰》、《無雙》等片。

並不拘泥于風格和題材,卻又盡皆品質超卓。

不容忽視。

香港電影的魅力。

一直都在。

只要選對題材,找對路,香港電影當然可以走下去。

這當然也不是說,一部《九龍城寨之圍城》逆襲了,後面的港片就能乘風破浪,部部都賺得盆滿缽滿。

因爲在大趨勢來看,港片仍然舉步維艱,行與不行,始終都得品質說話,其標准,就在前述片目中,也很容易掂量。

而當頂級港式商業片不斷湧現的時候。

就“生機”自現。

0 阅读:92
评论列表
  • 2024-05-05 13:07

    九龍城寨最多5.6億。和金手指,差不多[呲牙笑]

    唐淚 回覆:
    夠不夠吊打潛行?
    唐淚 回覆:
    你這點智商,就等著看誰敢投資吧
    唐淚 回覆:
    挽尊無效

唐淚

簡介:電影,人物,思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