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憶中的八十年代是什麽樣子的

三峰山 2023-11-07 15:37:35

本人80後,童年和少年時期生活在農村老家。10歲之前在外婆家生活,後來蓋了房子,就全都搬回老家住了。上初中之前還經常回外婆家找小夥伴玩兒,再後來一直上學,就很少回去了。

八十年代屬于我的童年時光,最大的印象就是快樂。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那是個物質匮乏的年代,能吃飽飯就很不錯了。我們是幸運的一代,雖然在農村,我們這一代開始已經不挨餓了。吃一次雞蛋,吃一次肉,我們就很開心了,快樂來源于簡單。

上學

我們這個村子沒有小學,隔壁的王莊有個小學,從幼兒園(育紅班)到三年級,一直在那裏學習。我有三個同齡人,一塊背著書包上學,路程大概500多米,都是步行往返。從三年級開始,有了早自習,由于學校不通電,我們都自帶蠟燭去學校,幾個小夥伴互相喊著,不能遲到,否則會被處罰的。

好像是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老師教會了我們唱國歌。學習成績一般,沒能成爲少先隊員,很是遺憾。由于生病,小學三年級複讀了一年,在寒假的時候,搬家轉校了。

小夥伴

生活的村子很小,方圓不過三百米。村子都是以姓氏聚集,整個村子就我一個異姓,由于從小生活在一起,並沒有受到排擠,相處很融洽。在學校也一樣,從小一塊上學,和同學相處也很好。自從上了初中,就很少聯系了,那個年代是沒有電話和微信的。20多年後,在我工作的地方偶遇小夥伴,算是重新建立聯系。可還有兩個小夥伴,30年來,還是沒見過。

娛樂

記得和一個北京籍的同事聊天,他問我,你小時候有什麽娛樂,我開玩笑的說,騎豬。聽到這個,詫異之後快笑瘋了。這個事確實幹過。現在回想,娛樂內容很多的,和小夥伴在村子裏瘋跑,捉迷藏,放爆仗等等就是我們的娛樂。村子旁邊有條小河,還有幾個池塘,夥伴們經常去掏螃蟹、遊泳。我家裏管得嚴,不讓我去,去了就挨打。

記憶

我自認爲有生以來對這個世界的第一印象是:夕陽西下,我坐在院子裏,轉頭望去,看到一個老奶奶在不遠處做縫補。多少年以後,我向父母求證這個印象。父母很確信的告訴我,你記錯了,肯定沒有,好吧。

除了這個,最初的印象,父母帶我去縣城,我看到一把小手槍,執意要買,那時候的幾塊錢都很珍貴,父母不願意,我開始哭鬧。爸爸把我抱到一面鏡子面前,說到你看看自己哭鬧的樣子。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樣子,後來發生什麽就忘了,但小手槍還是買了,裝上火石,扣動扳機,能發出聲光,一度引領小夥伴,後來搬家丟失了,還記得是綠色的。

食品

那個年代,主食爲主,副食很少,吃的都是純天然、綠色的食品。有兩個記憶點,至今還和朋友聊。一是家人帶我去隔壁村磨豆腐,自帶黃豆,用石磨去磨豆子,沒有任何添加。那個時候我還很小,就靜靜的站在旁邊看,最後豆液凝固,最終形成一個直徑一米的大豆腐,夠春節食用了。二是做手工粉條,一個冬天的夜晚,父母拉著車,我在車上醒了,我問幹什麽去,告訴我做粉條。村子裏很多人在排隊,中間一個直徑2米的大鍋,就是做粉條的主要工具。粉條要晾曬,冬天會結冰,我們就用棍子把冰打掉,多次重複,粉條完全脫水,能長時間保存。直到現在,我家鄉的粉條還能知名。

老物件

家裏有幾樣老物件,幾乎和我同齡。揚子電風扇,落地式的,那個時候還是稀罕物件,夏天能吹風,舒服。夏天,我把電風扇組裝起來;冬天,我把電風扇拆解裝起來;前段時間我回到老家,還看到電風扇在吱吱呀呀的運轉,佩服這個質量。自行車,又叫二八大杠,我家是村裏比較早買自行車的,鄰居們還經常借車用,質量也是杠杠的,小時候經常見爸爸保養車,給鏈條上油,擦拭,換鋼珠。架子車,又叫板車。拉貨用的,特別是農忙的時候,收小麥,收玉米,全靠這個架子車,人力拉動。現在還有個框架在院子裏放著,被電動三輪車取代了。

小夢想

我很想把記憶中的小村莊畫出來,可沒這個技能,一直沒能實現。多年後和小夥伴回到那個記憶中的小村莊,讓我驚掉下巴,完全認不出來了。房子都重新蓋過了,我問小夥伴,你家在哪裏?我家在哪裏?(我外婆就我媽媽一個女兒,搬家後就跟我們一起走了,宅基地也重新劃分了),他告訴我大概的方位,小時候玩耍的地方,也幾乎找不到當時的痕迹了。

對那個時代還有很多記憶,不能一一列舉,很懷念那個時候。簡單的快樂,也不知道未來是什麽樣子,也沒有期許。

也許,人人都懷念最純真的年代。

15 阅读:174
评论列表
  • 2023-12-13 07:57

    可愛又可憐的80後

  • 2023-11-07 21:24

    靜音閱讀,才有感受

  • 2024-01-09 23:11

    80後的人能記住80年代的生活?

    一劍客 回覆: 三峰山
    也對,很多人都上學了
    三峰山 回覆:
    能記得一些片段

三峰山

簡介:自駕遊,跑步,足球,曆史,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