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環比下滑20.1%,同比下滑8.5%,特斯拉爲什麽賣不動了?

電動車指北 2024-04-09 00:00:50

2024 年的第一個季度對特斯拉來說相當糟糕。

特斯拉 2024 年一季度的交付量爲 38.68 萬輛,環比下滑 20.1%,同比下滑 8.5%,這是自 2020 年以來首次季度交付量同比下降,也是 2022 年四季度以來最差的交付量。同時機構對特斯拉 24 年一季度的預測平均是 47.7 萬輛,特斯拉比預期少交付了約 9 萬輛。

顯然這一業績無法令人滿意,面對質疑馬斯克還“把鍋甩給了比亞迪”,稱比亞迪的環比銷量也下降了 42%,對于每個人來說,這都是一個艱難的季度。

而實際上馬斯克這個“環比 42%的下跌”指的是比亞迪純電的數據,由于春節的原因,一季度相比上一年四季度下滑很正常。因此看同比更爲合適,2024 年一季度比亞迪純電賣了 30.0 萬輛,相比 2023 年一季度純電(27 萬輛)同比增長了 11.1%,算上插混(62.6 萬輛)比亞迪 2024 年一季度同比增長了 13%。可以說馬斯克甩鍋給比亞迪是沒什麽道理的。

另外從“産銷平衡”的角度來看,目前特斯拉是“産多于銷”,今年一季度,德國柏林工廠因爲紅海的運輸問題停工數日,上海工廠 3 月份早些時候也開始把生産時間從 6.5 天縮短到 5 天,按道理來說産能減少了,庫存應該降低,車應該更好賣才是啊,但特斯拉一季度共生産了 43.3 萬輛車,比交付量多了約 4.7 萬,可以說是賣不動了。

另外從特斯拉美國的“存貨”頁面也可以發現,四驅長續航的 Model Y 現車只要 3.749 萬美元(7500 美元補貼算上後),相比原價優惠了 5000 美元,可以說是“大跳水”了。

那麽特斯拉爲什麽突然就賣不動了呢?

電動車增長放緩,競爭加劇

首先來聊聊外部因素,第一是電動車市場已經開始從“增量市場”走向“存量市場”,幾大主流市場的電動車增長率開始放緩甚至下滑:首先是美國市場,24 年一季度美國新車銷量增長了 5%,而純電動車只增長了 2.7%,略高于 26.8 萬輛,份額爲 7.1%,低于去年同期的 7.6%。

德國則因爲去年底補貼的退坡,電動車滲透率已經從 2023 年的 20%+下跌到 3 月的 11.9%了。

因此特斯拉一季度在美國和德國的銷量也有明顯下滑,據分析師透露特斯拉一季度在美國的銷量預計下滑約 13%;德國根據 KBA 德國交通部的數據,一季度特斯拉在德國賣了 13068 輛新車,同比下滑高達 36.7%。

除了電動車的市場增長放緩,更關鍵的因素是特斯拉的對手們開始發力,競爭明顯加劇,比如在美國一季度現代的電動車銷量超過 1 萬輛,同比增長 75%;特斯拉在美國的主要對手,美國造車新勢力 Rivian,銷量達到 1.36 萬輛,同比增長了 70%。

根據 Cox Automotive 的數據,2018 年至 2020 年間,特斯拉占美國電動汽車銷量的 80%,但這一數字到 2023 年將下降至 55%。今年一季度則跌破了 50%,特斯拉在美國的電動車市場不再具有統治地位。

至于中國市場,相信不用多說有多卷了,近期上市的小米 SU7,短短幾天一年的産能就賣完了,特斯拉在中國只會越來越艱難。

産品嚴重老化,都怪馬斯克三心二意?

2016 年 3 月 31 日,特斯拉發布了劃時代的産品——Model 3。

可以說站在 2016 年的視角來看,特斯拉絕對是“遙遙領先”的,可是 8 年過去了,特斯拉都做了什麽?

Model 3 只有一次不算大的改款,Model Y 成爲全球最暢銷的車型,但面對對手們一個個崛起,Model Y“至今已覺不新鮮”了,且不說要讓特斯拉像國內車企那樣一年一個改款,2 年來個大換代,至少也得“跟上大部隊”吧。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入門款只有 60 度電池的 400V 架構,FSD 無法落地,隔壁的車企已經可以“無圖全國都能開”了。

同時 Model 3 煥新版的升級也有些“反人類”,取消了兩個撥杆,打轉向燈、換擋等功能分別變成了按鍵和集成到屏幕上,很多人因爲這個而放棄了購買新款 Model 3。

當然特斯拉這些年也開發了兩款新車——純電半挂 Semi 和 Cybertruck,前者屬于商用車,後者的市場基本只能在美國,並且還受 4680 電池産能的限制而無法大量交貨。

最最關鍵的一款車型——Model 2 或 Model Q 卻一再推遲,這款約 2.5 萬美元的車才是特斯拉最關鍵的一環,目前來看大規模量産可能要到 2026 年了。

從 2012 年特斯拉 Model S 到 2016 年 Model 3 發布,特斯拉都在電動車行業遙遙領先,但隨後的 8 年,特斯拉似乎“躺平”了,這中間毫無疑問與其靈魂人物,馬斯克息息相關。

這幾年馬斯克的主要精力花在了 Twitter(X 平台)、AI、Space X 等上,尤其是最近一兩年經常在 X 上發表一些政治觀點 ,反而勸退了很多與其意見不合的特斯拉潛在消費者,對于特斯拉來說馬斯克投入的精力有限。

當然我們也無法苛求馬斯克和特斯拉永遠保持創業時的成長速度,永遠帶給人驚喜,但顯然目前特斯拉的表現是無法“與其野心匹配”的,在“Master Plan 3”,馬斯克稱要在 2030 年年銷 2000 萬輛,但卻在 2024 年初遭遇了環比同比的雙下滑。

可以預計未來特斯拉爲了“實現銷量的增長”,其價格可能進一步下滑,因此現在想買特斯拉的不妨再等等。

0 阅读:48

電動車指北

簡介:關注智能電動車和中國汽車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