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大一統王朝那個疆域面積最大

三峰山 2024-01-30 12:30:41

提到我國的領土面積,大家聽得更多的,說的更多的是960萬平方公裏。但這只是陸地面積,還有海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合在一起,我國總面積是1430萬平方公裏。

本篇盤點自秦朝大一統以來,九個大一統王朝疆域,誰的疆域面積最大。

秦朝:340萬平方公裏

秦滅六國後,疆域達到華南地區。秦朝在北方又攻打匈奴,收複河套地區;南方派秦軍平定今天的廣東廣西,疆域面積迅速擴大。全盛時期疆域東起東北、西抵青藏高原、南據嶺南、北達陰山。

基本上是今天的華北、華中、華南地區。

隋朝:467萬平方公裏

隋滅陳國後統一天下,疆域東起東北、北抵內蒙、西至敦煌一帶、南到越南。大業元年(605)又吞並林邑(今越南一部分)。大業五年(609)吞並吐谷渾、伊吾(河西走廊一帶),疆域達到極盛,面積達467萬平方公裏。

西晉:543萬平方公裏

西晉繼承曹魏領土,滅蜀國和吳國後完成統一。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肅、雲南,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

東漢:580萬平方公裏

東漢疆域極盛時是在漢和帝時期,在擊敗北匈奴之後,北方平定。鮮卑、南匈奴臣服于東漢。永元六年(94年)徹底平定西域,西境抵海濱。其版圖南至交州(今越南中部),北括護烏桓校尉府,西含蔥嶺以西烏孫、大宛,東及樂浪郡(今朝鮮半島北部)的遼闊疆域。

西漢:609萬平方公裏

漢武帝時期大規模開疆拓土。元朔二年(前127年),衛青北擊匈奴收複河南地,置朔方郡、五原郡;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隴右擊滅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設置河西四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攻滅南越國並進占海南島,于該地設南海、蒼梧等九郡。元封二年(前109年),吞並滇國置益州郡。將西南邊界推進至雲南哀牢山和高黎貢山;元封三年(前108年),滅亡衛氏朝鮮設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太初三年(前102年),又遣光祿勳徐自爲築外長城之光祿塞和居延塞,將西漢北疆推進到戈壁沙漠一帶,自此奠定了漢地的基本格局;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又在烏壘城(今輪台縣)置西域都護府,正式在西域設官、駐軍、推行政令,開始對西域的控制。西漢極盛疆域東並朝鮮、南據交趾、西逾蔥嶺、北抵大漠。

在秦朝的基礎上,增加了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區。

明朝:997萬平方公裏

在攻滅元朝以後,明朝繼承了一些元朝的領土,但北方草原一直被蒙古族及鞑靼、瓦剌等民族占領,沒有納入明朝版圖,對比元朝,疆域面積減少。在永樂年間,國土面積達到了997萬平方公裏。

唐朝:1251萬平方公裏

極盛時期爲唐高宗龍朔年間。當時唐朝版圖東起朝鮮半島,西達中亞鹹海以及呼羅珊地區,北到包貝加爾湖至葉尼塞河下流一帶,南抵越南順化一帶。安史之亂後數十年間,由于大量河隴邊兵參與平亂導致邊防空虛,吐蕃趁勢進逼,並占領河隴及湟水地區,而河套地區則仍由天德軍與振武軍管轄。晚唐時沙州人張議潮起兵收複河隴地區,趁吐蕃內亂,于鹹通七年(866年)擊潰吐蕃,重新打通絲綢之路。

清朝:1316萬平方公裏(1820年)

1760年,平定准噶爾後的清朝疆域達到極盛,東北、北部與沙俄接壤;西北與哈薩克汗國相鄰;西南與印度莫臥兒帝國、尼泊爾、不丹等國接壤;南房大致上與現今的分界相近;東與日本、朝鮮王朝相鄰;清朝領土還包含台灣、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諸島。

元朝:2300萬平方公裏

元朝疆域最爲遼闊,北達西伯利亞,東到大洋,西到帕米爾高原,南到南海諸島,而元朝滅緬甸蒲甘王朝建立緬中行省,廢高麗王朝置征東行省,總面積大約在2300萬平方公裏左右,也是曆史上領土規模最龐大的國家之一。這也是中國曆史上,疆域最爲遼闊的時代,沒有之一。

曆史上的王朝疆域,最大的時候是元朝,疆域遼闊,是一個巨無霸的存在;其次是清朝,極盛時期有1470萬平方公裏,和今天的總面積相當。

4 阅读:185

三峰山

簡介:自駕遊,跑步,足球,曆史,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