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親子關系的鏡子,探尋自我成長的課題

心智家園教育 2024-03-21 19:03:13

分享人:呂文婷

生命智慧成長之旅:

“生命智慧”一階第91期、二階第47期、三階第24期

“心轉病移”一階第21期、二階第16期

“永續發展“第四期

大家好,我是來自東莞的呂文婷。我在人生的華彩篇章中,恰巧踏入了這一深邃而富有智慧的領域——心智教育的“爲人父母”課程,在七年的沉寂之後,它又重新煥發生機。

在這堂課中,包豐源老師並未拘泥于傳統的“親子教育”範疇,而是引領我們爲人父母者,透過親子關系的鏡子,去探尋自我成長的課題,去填補內心的空缺。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如何激發孩子內在的生命動力,讓他們的生命之花絢爛綻放。

思想塑造行爲,我深刻認識到,教育一個孩子,其核心並非單純的知識灌輸,而是塑造他們優秀的精神內核。這些品質,如善良、擔當和富足感,才是孩子們未來人生的堅實基石。那麽,我們該如何培育他們,使他們擁有這些寶貴的品質呢?

我想,答案或許就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每一次耐心地傾聽,每一次溫暖地擁抱,每一次堅定地鼓勵,都是對孩子品質的熏陶與培養。而當我們自身也展現出這些優秀品質時,孩子們也自然會在模仿與學習中,將這些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因此,爲人父母,我們不僅是孩子的引路人,更是他們精神世界的塑造者。讓我們攜手同行,用愛與智慧,共同培育出擁有優秀品質的新一代。

此次學習之旅,讓我深刻領悟了如何以多重身份去诠釋人生——作爲一個母親、一個女兒、一個妻子。其中,“我們要做好孩子的媽媽,首先要做好父母的女兒”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如同明燈般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看到了自己可以做好的方向。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時常對父母的情緒産生波動,誤以爲他們在否認我。然而,當我反觀自己的成果時,才明白了,我需要修煉的是內心的接納。上行下效,唯有對父母、公婆盡孝,我的孩子才能耳濡目染。所以,我會努力成爲他的榜樣。

我也認識到,我還不夠善良。因此,我決定今後多做善事,從幫助家人和東莞的夥伴開始,將心智家園的理念傳播出去,讓世界因我們的努力而變得更加美好。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讓人舒服的重要性。這份鏈接感是我需要不斷修行的功課,而心中裝著別人,也正是包豐源老師一直教導我的。通過欣賞他人的活動,我感受到了欣賞他人的力量,原來能量是會因我們的欣賞而流動起來。當我們打開了心,對方也會打開,溝通也會變得更加順暢。

此外,我也認識到,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重要。這些能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如與孩子一起做家務、做飯等。當我做的事情足夠多時,也會帶著孩子一起做公益,讓他體驗到幫助他人的喜悅。

本次課程讓我收獲頗豐,衷心感謝包豐源老師的智慧引領,讓我在心智教育的道路上逐漸看清自己,並不斷提升。未來,我將繼續努力,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能過上更加充實和美好的生活。

1 阅读:5

心智家園教育

簡介: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人生智慧,讓生命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