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官園小學:新課標理念下真實情境的教學實施與探討

中教優創 2024-04-12 17:48:15

花開春意濃,教研正當時。爲紮實踐行新課標,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打造優質、高效課堂,北京市通州區官園小學“陳延軍語文名師工作室”“賈福錄數學名師工作室”,于4月10日上午,在官園小學報告廳和錄課室開展了“新課標理念下真實情境的教學實施與探討”活動。

【語文篇】

課例展示

第一節由鄭朝陽老師執教《花鍾》一課。鄭老師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走進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達興趣。

鄭老師圍繞“學花鍾 做花鍾”設計了三個層層遞進的教學活動,分別是認識花鍾,梳理信息;走進花鍾,品讀語言;探秘花鍾,概括大意。通過這節課,學生品讀了作者生動形象的表達,學習了借助關鍵句概括大意的方法,激發了探索自然的興趣。

第二節由秦元英老師執教《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後》一課。秦老師從探究事例的表達順序及如何選取事例兩個角度,設計了四個學習活動。

在研讀第一個事例中,梳理事例的表達順序,體會波義耳的科學探究精神,從而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起事例與觀點間的印證關系,同時,爲自主學習後面兩個事例作鋪墊。三個事例的學習交流後,發現三個事例的共同點:科學家能從細微的常見的現象中發現別人觀察不到之處,在不斷發問的過程中顯現他們善于思考的品質;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顯現他們追求真理的恒心與毅力。讓學生認識到三個事例雖然內容不同,但事例與觀點是緊密關聯的,從而理解課文爲什麽要列舉這三個事例。並在學習活動四當中,學習運用今天所學方法,選取合適的事例來論證觀點,爲學生下節課的練筆做好准備。

在課堂中,秦老師引導學生重點關注現象的“細微”“司空見慣”,關注實驗探究的過程,引導學生體會科學家“見微知著”“善于發問”“锲而不舍”“不斷探索”的精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啓發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學習了用具體事例印證觀點的寫作方法。

名師指導

陳延軍老師對兩位年輕教師的課堂教學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兩位教師引導比較到位,注重創設真實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

陳老師強調任務群的設計對于學生思維重構和邏輯思維能力提升的重要性。這意味著教師應該注重設計能夠激發學生思考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和思維方式。

陳老師提醒我們要關注新課標的關鍵詞,如“任務群”和“真情境”,並將其融入到單元整體設計中。這要求教師要有全面的教學視野,將各個學科的知識點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連貫的教學體系。

陳老師鼓勵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多元思維能力,讓他們能夠從多個角度觀察世界、思考世界和表達世界。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設計和作業設計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跨學科的思維方式,讓他們具備應對未來社會複雜問題的能力。

【數學篇】

本次數學名師工作室師徒同上一節課,課題是《分數加減法》。趙丹爽老師在課堂上選擇了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爲研究切入點,使學生經曆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策略的路徑,讓學生在畫圖、比較、展示、交流中感悟分數加減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賈福錄老師課前與學生親切交流“你們相信嗎?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中處處有分數。”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要經曆觀察、思考、發現、表達的過程。賈老師從學生身邊的黑板報入手發現分數,提出數學問題。“面對新問題,想一想怎樣研究?”啓發學生尋找解決新問題的辦法,學生通過畫圖、交流逐步明白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道理。最後通過課後研究“整數、小數、分數加減法有哪些相同之處”引發學生深度思考。賈老師的課堂立足運算的一致性,以學生爲主體,以問題爲引領,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形成結構化知識,給老師們打開了新的思路,讓老師們感受到了數學大家課堂教學的風采。

兩節課後,賈老師和全體數學老師們一起進行研討。賈老師鼓勵老師們通過畫圖的方式促進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並再次強調真實情境下提出問題的重要性,以及我們的教學要淡化知識點,指向目標,使關鍵概念得以理解。同時提出,要尊重學生,以學生爲主體,放手讓學生探索,培養學生挑戰未知的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

一場教研活動就是一次專業的研討,就是一次精彩的思維碰撞。研前有准備,研中有碰撞,研後有思考。探索與交流中,智慧的心靈才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讓課堂教學在新課標的指引下變得靈動有趣,彰顯其育人價值。

0 阅读:3

中教優創

簡介:發現優質教育時訊,展現學校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