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迎來合作新機遇

經濟日報 2024-04-29 07:00:11

4月2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在京共同發布《拉美黃皮書: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發展報告(2022~2023)》。黃皮書指出,2022年以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經濟增速整體放緩、經濟風險不斷積聚,但中拉雙邊關系穩中有進、合作成果顯著,爲拉美國家化解經濟困局提供助力,並在多個領域迎來新的合作機遇。

黃皮書認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經濟複蘇受到全球需求不足、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地緣政治沖突、極端天氣以及美國大幅收緊貨幣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自2022年以來經濟增速整體放緩。多數拉美國家面臨通脹高企、主權債務風險增加、貿易條件惡化等嚴峻挑戰,短期經濟風險積聚,經濟脆弱性增強。

同時,新冠疫情對拉美地區社會發展的影響猶存。在地緣政治危機進一步推高通貨膨脹的影響下,拉美經濟增長難以帶動貧困水平的下降,這使得該地區推進反貧困、反饑餓工作更加困難。當前,拉美各國普遍將抑制通脹作爲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社會政策的重點也由應對疫情轉向幫扶受到通脹沖擊的弱勢群體。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楊建民表示,疫情以來,美聯儲開啓新一輪加息周期,在采取密集激進加息手段抑制本國高通脹的同時,將金融風險轉嫁他國,導致拉美主要經濟體通脹率不斷攀升、本幣大幅貶值,經濟面臨嚴峻挑戰。當前美聯儲降息“遲遲未到”,也給拉美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近年來,拉美經濟發展喜憂參半。”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謝文澤表示,2022年以來,拉美國家的農業、油氣生産、制造業、服務業等産業發展得較爲快速,但與此同時,該地區尚未解決阻礙其經濟發展的長期障礙,包括財政赤字過高、基礎設施差、投資成本高和教育水平低等。當前,增加出口、吸引外資、多元化融資成爲拉美各國抵禦經濟衰退、恢複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

世界銀行最新預測,拉美和加勒比地區2025年和2026年經濟增速分別爲2.7%和2.6%,低于世界其他地區。造成該地區經濟增速放緩的因素包括投資和國內消費水平低、利率上升和財政赤字高、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此外,地緣政治緊張、蘇伊士運河運輸受阻、厄爾尼諾現象等因素也可能進一步抑制該地區經濟增長。

中拉合作爲拉美化解經濟困局注入不竭動力。黃皮書指出,中拉經貿關系對拉美國家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明顯提升。2022年中拉貿易總額達4857.90億美元,連續第二年突破4500億美元,較2021年漲幅超7%。中拉貿易結構加快均衡發展,中國對拉美出口以電機、機械産品和有機化學品爲主,拉美對華出口向多樣化方向發展,生物醫藥、電子産品等高科技産品以及水果、花卉、咖啡等農産品出口不斷擴大。

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在拉美持續推進,目前已有22個拉美地區國家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拉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截至2023年9月,中國已在拉美地區累計實施200余個基建項目,承建了上千公裏道路、鐵路、輕軌,100多所學校、醫院、體育場館,近百座橋梁、隧道,數十個機場、港口,爲當地提供近百萬個就業崗位。在這一合作框架下,中國對拉美投資也日益多元,不斷向清潔能源、數字經濟、高端制造、衛生健康等新興領域拓展。

“當前,拉美國家正在開拓更加多元的經濟合作關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周志偉表示,拉美各國尋求重塑集體身份,有意增強地區團結,並重拾一體化發展戰略,堅持符合本地區現實情況和利益的政策立場,爲中國和拉美之間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周志偉表示,近年來中拉高層往來密切,政治互信不斷加強,包括與委內瑞拉建立全天候戰略夥伴關系,與烏拉圭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與哥倫比亞和尼加拉瓜建立戰略夥伴關系;同時,雙方在經貿合作機制方面也做了很多“加法”,與厄瓜多爾、尼加拉瓜簽署自貿協定,與洪都拉斯、薩爾瓦多、烏拉圭推進簽署自貿協定等,都爲中國拉美開拓新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專家表示,中國和拉美在發展融資、綠色轉型、糧食安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領域迎來新的合作機遇。比如,近年來中國拉美融資合作機制不斷創新,通過設立合作基金、開展本幣互換、多邊金融議題磋商等方式加強金融合作,並聚焦拉美國家戰略性、關鍵性發展領域,如農業現代化、能礦産業、數字化轉型和可再生能源等,助力拉美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和公共産品供應能力,加速引領雙方合作朝著附加值更高、科技含量更足的方向升級。

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實踐方面,中國和拉美國家同屬發展中國家,擁有相近的立場和廣泛的共同利益。在全球發展倡議引領下,中拉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實現優勢互補,加強了綠色産業鏈合作,攜手推動光伏電站、水電站等更多綠色能源具體項目陸續落地。同時,還在技術研發層面上展開合作,將雙方在綠色能源技術上的豐富經驗相互分享,開展聯合研發,共同攻克綠色能源發展基礎難題。 (經濟日報記者 楊嘯林)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