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通過皮膚進入人體,防不勝防的微塑料

陳根談科技 2024-04-27 09:40:02

文/陳根

微塑料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微塑料就是那些直徑小于五毫米的塑料顆粒,這些微塑料可以說制造過程中形成的,也可以是更大塑料物品在環境中分解後形成的。微塑料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各個角落,從家用電器到服裝,再到我們使用的各種包裝材料中。

這些微小的顆粒可以通過食物、水源,甚至是我們呼吸的空氣進入我們的體內。不僅如此,最近的一項研究,又發現了一種新的微塑料進入人體的方法,那就是通過皮膚進入人體。

這項研究由伯明翰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研究人員特別關注的是一類叫做多溴聯苯醚(PBDEs)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常被用作阻燃劑,添加在各種塑料和電子産品中以防火災。與此同時,它們對肝髒和神經系統的損害、致癌性以及對生殖健康的威脅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雖然許多這樣的化學物質因爲對人體有潛在害處而被禁用,但它們仍然廣泛存在于環境中,尤其是在舊的電子産品和建築材料中。

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創新的3D人體皮膚模型來研究多溴聯苯醚等化學物質是否能通過皮膚進入人體。這種3D人體皮膚模型可以模擬真實人體皮膚的結構和功能,而不需要使用活體動物或人體組織樣本。

研究中,這些3D皮膚模型被暴露于含有多溴聯苯醚的微塑料顆粒中。結果令人震驚——在短短24小時內,皮膚模型就吸收了高達8%的化學物質。更值得注意的是,模擬“出汗”狀態的皮膚模型吸收的化學物質量更多。這提供了直接證據,首次明確顯示了微塑料可以通過皮膚傳遞有毒化學物質到人體內部,進入我們的血液系統。

這項發現並不只是科學上的突破,它還向我們發出了警示:微塑料可能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健康風險源。研究人員認爲,這項發現向政策制定者發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表明需要制定更加嚴格的法規來控制微塑料的排放,保護公衆健康。

顯然,我們需要思考的不僅僅是如何防止這些化學物質進一步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更是如何減少我們對塑料的依賴,從而從源頭減少微塑料的産生。正如研究人員所強調的,雖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見解,但我們需要更全面的研究來探索減少微塑料風險的有效策略。

可以說,在今天,微塑料問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它們的存在不僅僅是環境問題,更是一個緊迫的公共健康問題。

0 阅读:0

陳根談科技

簡介:知名科技作家爲你解讀科技與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