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得失心是痛苦的根源,每讀一遍,醍醐灌頂!

周亦見 2024-05-11 23:40:26

王陽明有句話,讀來實在是振聾發聩。

“凡處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頓失次之患者,皆是牽于毀譽得喪,不能實致其良知耳。”

這段話的意思是,過分在意毀譽得失,會影響我們處理事情的效果,使我們無法真正遵從內心的良知。

說的太對了!

你有沒有想過,爲什麽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情境下,處理起來感覺如此不同?

其實,這背後隱藏著一個我們常常忽視的問題—得失心。

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總是期望它能有一個好的結果,而害怕得到壞的結果。

這種對得失的過分看重,就像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我們的心上。

它讓我們在處理問題時變得畏手畏腳,生怕一不小心就犯了錯。

得失之心太重,不僅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和決策,更會蒙蔽我們那顆本來能夠泰然處之、平和應對困難的心。

但是,生活就是這樣,充滿了起伏和變化。

有時候,我們付出了努力,卻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古人曾經告誡我們:

“不可乘喜而輕諾,不可因罪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卷而先終。”

這“四不”原則,說的非常透徹。

輕易許諾、無謂的憤怒、多生事端、過早放棄,這些都是得失心過重所帶來的惡果。

我們常常因爲得失而輕易做出承諾,因爲得失而心生怨恨,因爲得失而滋生事端,更因爲得失而感到疲憊不堪。

這一切,都是因爲我們沒有以平和、穩重的心態來面對生活中的得失。

生活上,煩擾的事情太多了。

那麽,我們該如何保持內心的平和與穩重呢?

也許,我們可以看看曆史。

春秋時期,晉國人出其不意地扣留了鄭伯。

國君被抓,鄭國上下都陷入了慌亂,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時,大臣公孫申站了出來,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他說:“我們不妨出兵,並放出風聲要另立國君。這樣一來,晉國人肯定會感到壓力,很可能就會放回我們的國君。”

大家聽後,都覺得這是一個妙計。

于是,鄭國軍隊浩浩蕩蕩地出兵,而且他們故意表現出並不急于去救鄭伯的樣子。

這一舉動,果然引起了晉國人的注意。

晉大夫憂心忡忡地說:“聽說鄭國人要另立新君了,我們扣留的這個鄭伯豈不是成了個普通人?這樣對我們來說沒什麽好處。不如我們借著討伐鄭國的名義,把鄭伯還給他們,然後和他們議和吧。”

就這樣,在虛假的聲勢中,鄭伯得以安全返回鄭國。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局,人們往往會感到煩亂和不安,這是人之常情。

但如果能在這個時候保持穩重,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公孫申的計策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爲他能在混亂中保持冷靜,想出這樣的妙計。

而那些因爲情緒過于急躁而做出錯誤決策的人,往往會因此惹出更大的禍端。

所以,處變不驚,穩重應對,才是我們在面對複雜局面時該有的態度。

古人有句話,很有哲理:

“山林是勝地,一營戀便成市朝;書畫是雅事,一貪癡便成商賈。蓋心無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戀,樂境成苦海矣。”

本是幽靜的山林,卻因人們的眷戀,紛紛湧入,轉變成了熙熙攘攘的市集。

那些高雅的書畫藝術,一旦人們心生貪念,便如同市井小販般計較得失。

所以,當我們的心無雜念時,即便身處繁華之中,也如同在仙境般自在。而一旦心生執著,再美好的環境,也會變得如同苦海。

書法、繪畫,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代表著高雅。

然而,當這些藝術被過度商業化,被貪婪和癡迷所侵蝕,它們也就失去了那份高雅的本質。

見過太多畫作,本來十分高雅,但卻在市場的炒作下變得面目全非。

這裏面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適度”二字。

任何事情,只要保持適度,就是最好的狀態。

高雅的情趣也好,日常的生活也罷,一旦我們過于執著、貪婪,就很容易迷失自我,陷入無盡的苦海。

佛家常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那麽,這苦海究竟從何而來呢?

其實,苦海往往源自于我們內心的執念和貪婪。

當我們對外界的事物過于執著,就容易受到其影響,從而陷入痛苦之中。

更多幹貨,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周亦見圈子”,送你一本價值500元的《資治通鑒解密》

1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