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的東方不凍港之夢:從沙俄到蘇聯再到現代,有可能實現嗎?

壯哥話天下 2024-02-11 21:05:56

#優質作者榜#俄國原本地處北方內陸,這就注定了他們不會有很多天然的優良不凍港。爲此,從沙俄到蘇聯再到現代俄國,其實一直都想在各個方向擁有不錯的不凍港。

沙俄時代,從瘦小的莫斯科公國到龐大的俄羅斯帝國,他們用了300年時間,將地盤擴張了近10倍。其目的主要就是尋找到合適的出海口,最好有天然的優良不凍港。

向西,沙俄擊敗瑞典王國,打下了波羅的海沿岸,因此有了聖彼得堡這座優良港口。向南,沙俄擊敗奧斯曼土耳其,打下了克裏米亞和高加索地區,因此擁有了索契、新羅西斯克等天然良港。向北,沙俄的摩爾曼斯克,也是典型的深入北極圈的一個天然不凍港。這裏雖然地處高緯度,但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因此終年不凍。唯獨向東,其實俄國並不太滿意。因爲目前俄國在東方的所有港口,基本都有冰封期。比如說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港,每年冰封期在4個月左右。

此外,我們最熟悉的海參崴,俄國稱之爲符拉迪沃斯托克,雖然馳名中外,但依舊也有4個月左右的冰封期。這已經是俄國在東方地理位置最好的港口了。

沙俄一直希望將旅大設爲俄國在東方的不凍港

從17世紀開始,沙俄就意識到了黑龍江流域的價值。因此無論是彼得一世、亞曆山大二世,還是尼古拉二世,對黑龍江流域都是志在必得。

彼得一世時代,與清朝康熙帝在1689年簽署了《尼布楚條約》,將雙方在東部的邊界劃定在了外興安嶺一帶。

這麽一來,沙俄便失去了擁有黑龍江流域的可能性。如果沙俄信守條約,那麽他們將永遠無法染指黑龍江流域。

不過他們從來不是一個信守條約的國家,在1858年和1860年,他們便通過《瑷珲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從清朝奪走了黑龍江以北、烏蘇裏江以東的1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黑龍江一半都被劃給了沙俄,他們將其命名爲阿穆爾河。

可以說,亞曆山大二世時代,俄國人終于實現了染指黑龍江流域的夢想。黑龍江以北包括興凱湖以南地區,有很多肥沃的土地,十分適合耕種,糧食産量也非常高,至今依舊是俄國遠東的主要糧食供應地。至于海參崴,則成了沙俄的海軍基地。

但是黑龍江流域畢竟只有一半在俄國人手裏,他們心裏肯定很不爽。所以從1896年開始,尼古拉二世便打算奪取黑龍江以南的大片土地,實現俄國人的百年夢想。

1896年沙俄開始在東北修鐵路,1897年沙俄強占旅大,1900年沙俄參與八國聯軍侵華的同時,還出兵17萬奪取了東北8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這個時候沙俄打算將旅大打造成他們在遠東的天然不凍港。其中旅順口作爲海軍港口,大連則被打造成了國際港口,用于商貿。

不過由于沙俄心太黑了,打算一口吃成胖子,順手吞掉高麗半島。結果觸及到了日本的合理利益。日本在得到英國的支持後,與沙俄打了一仗,史稱日俄戰爭。沙俄被擊敗後,東北這才再次回到了清朝手裏。

蘇聯也曾經計劃染指我國東南沿海

1917年沙俄覆滅,蘇俄曾經通過《加拉罕宣言》承諾,將沙俄侵占中國的外東北全部歸還,結果他們再次食言了。

由此可見,他們只是推翻了一個朝代,建立了另一個朝代而已,食言這方面,他們一脈相承,難以改變。所以說,跟這樣的集團打交道是真心累,因爲你永遠不能確定,他們哪句話是真的。

蘇聯在二戰勝利前夕,提出了對日宣戰的條件,其中針對中國的就有這麽幾條:

第一,外蒙需要維持原樣,也就是繼續充當蘇聯的殖民地。第二,庫頁島南部歸屬蘇聯。第三,旅順口轉交給蘇聯當海軍港口,大連依舊是國際港。第四,中東鐵路及其南延線,由中蘇合營,但前30年歸蘇聯控制。

其實這些條件,無形中就暴露了他們對東北的野心。俄國自古以來就想要占領東北,得到這裏的不凍港,蘇聯作爲俄國的一個朝代,自然也想完成祖先們沒能完成的事業,對他們來說,這是有曆史使命的。

不過1949年中蘇關系進入蜜月期以後,很多事情就比較好辦了。比如說中東鐵路在1952年12月31日,便歸還給了中國。旅順口也在1955年歸還給了中國。

但是蘇聯對中國沿海一系列天然優良港口,依舊垂涎三尺。所以在1958年,蘇聯提出了在中國建立聯合艦隊,以及長波電台的想法,並且承諾一切都由蘇聯出錢、出技術。

看似好心,實際上蘇聯這是在試探中國的底線,其目的很簡單,就是進一步控制我們。這事兒遭到了咱們的嚴詞拒絕,很明顯蘇聯沒安好心。

聯合艦隊一旦建成,那我國沿海所有的天然良港,都將成爲蘇聯海軍的基地。長波電台搞起來,那咱們可就都在蘇聯的控制之下了。

拒絕蘇聯以後,中蘇關系便開始惡化了,從一開始蘇聯撤走大量專家,停止援助各種項目,到1962年公開支持印度對付我們,再到1969年將百萬大軍和上萬輛坦克安排到了邊境,甚至要用蘑菇給我們做一個全方位的外科手術。

現代俄國目前只是有心無力,但東方不凍港是他們的百年大計

可以說,中蘇交惡以後,我們度過了一段很艱難的歲月,畢竟同時和美蘇兩國交惡,一般國家肯定扛不住。

不過到了1972年以後,中美開始接觸,1979年中美建交,這才打破了同時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爲敵的僵局。可以說,是蘇聯一手,將自己的隊友推向了美國。

1991年,扛不住的蘇聯還是轟然倒塌了,現代俄國繼承了蘇聯70%以上的遺産,包括1709萬平方公裏的疆土,因此俄國依舊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這偌大的領土裏,依舊包含了本屬于中國的100多萬平方公裏的外東北地區。

現代俄國的實力遠不如蘇聯,野心也跟沙俄時代不能相提並論。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也是俄國的一個朝代,那麽他們便有屬于他們的曆史使命,那就是在遠東找到一個天然不凍港。

當年彼得大帝沒辦成的事情,斯大林辦了一半又放棄的事情,如果有人辦成了,那這個人肯定會成爲俄國曆史上的,很明顯,每個俄國領袖,都希望成爲這樣的。

現如今俄國的實力不濟,而且正處于戰亂時期,自然沒能力在遠東繼續開疆拓土。但古人雲過很多類似的道理:居安思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如果忘記過去,如果無法從曆史中找到規律,找到對手的特點,那麽就很難在未來避免災禍。很明顯,在遠東擁有一個天然不凍港,那就是俄國數百年來的曆史使命,他們是肯定要完成的,除非他們失去整個遠東。所以說,這能不防著點麽?

邊境條約限制不住的對手,是最可怕的

任何一個朝代,都有興衰這一說,這是曆史規律。強悍如漢唐,照樣有衰敗的一天。清朝巅峰時期也很強,擁有13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那時候的沙俄就不敢與清朝正面爲敵,與之簽訂邊境條約。

但是等到清朝衰弱以後,沙俄便撕毀了之前的條約,大肆侵占清朝的領土。所以我說,無法用邊境條約限制的對手,就好像是一個情緒非常不穩定的鄰居,隨時有可能占了你家的院子。

誰也不敢說自己能永遠強大下去,因此邊境條約就顯得很重要了。可如果對手把邊境條約當成了廢紙,那事情就複雜多了。

現如今人家對你嬉皮笑臉,那是因爲有求于你。一旦哪天你遭了難,這樣的人是絕對不可能拉你一把的。他們甚至會幫著別人踩你好幾腳,畢竟曆史已經給出了若幹次證明。要我說,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個不信守條約的對手,削弱到永遠無法和你平起平坐的地步才行。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