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沙俄簽訂2份不平等條約,割讓了100多萬土地,奕山之罪有多大

壯哥話天下 2024-03-05 17:46:20

#優質作者榜#提到李鴻章,大家都能說上兩句,比如洋務運動的先驅,北洋水師的總舵手,近代工業的奠基者,不平等條約簽到手軟的中堂大人。

但是提起奕山,估計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其實奕山在近代史上的名氣也很響,只不過負面情況比正面情況多得多。李鴻章好歹落了一個褒貶不一的結果,但奕山這家夥基本沒啥正面情況。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與英軍簽訂《廣州和約》

奕山是康熙帝的第十四子胤禵的玄孫,這個胤禵就是電視劇裏,擔任大將軍王,代替康熙平定藏區的那個皇子。

胤禵的確神勇過人,可萬萬沒想到他的後代裏會出現奕山這類人。

由于是皇族出身,且又對皇位沒有威脅,所以奕山自然得到了重用。清朝的君主,都比較喜歡任用自己人。早在1838年,啥正式功勞都沒有的奕山,就擔任了伊犁將軍。

1841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以後,道光帝慌不擇路,撤了林則徐和琦善,將伊犁將軍奕山調到廣州來主持大局。

奕山收拾自己人還算湊合,對付外敵,簡直一塌糊塗。甭說戰力如何,就他那個畏敵不前的心態,就已經輸了一大半了。

他到任以後,英軍就已經攻破了虎門,看到兵臨城下的英軍後,奕山之前的雄心壯志瞬間就沒了。廣東當地人想要起兵抗擊英軍,結果卻被奕山誣陷爲亂賊。

按照奕山的思路,緊接著就要投降談判了,這個時候手下師爺提示他:不打一仗的話,軍饷沒法報銷不說,將來向上報誰立功誰有過,也沒有由頭啊。

奕山恍然大悟,當晚就派人偷襲了一次英軍,結果大敗。只打了這一次,戰敗以後的奕山立刻就在城頭上豎起了小白旗,宣布向英軍投降。

幾天以後,在英國的逼迫下,奕山與義律簽訂了《廣州和約》,滿口答應英軍賠款、退兵的各種無理要求。

可以說,沒有奕山簽訂的這份《廣州和約》,就未必會有之後的《南京條約》。奕山到任後只顧著防備當地人起兵抗擊英軍,卻從未真正考慮怎麽去對付外敵。

鎮守伊犁時,奕山與沙俄簽訂《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

論簽訂不平等條約影響之大,數量之多,李鴻章當仁不讓。但若論在近代,誰打開了與沙俄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潘多拉魔盒,那還得是奕山。

自從1728年,沙俄和清朝簽訂了《恰克圖條約》以後,其實此後的100多年時間裏,除了土爾扈特部東歸時,發生了一點摩擦外,雙方一直平安無事。

那時候清朝國力強盛,沙俄不敢東窺,反倒是和清朝做起了生意。沒辦法,清朝的瓷器、茶葉和絲綢等商品,在歐洲實在是太暢銷。他們利用恰克圖這個貿易點,掙了不少外快。

等到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沙俄忽然回過味兒來,嘿,原來清朝衰敗了啊。英國是西方列強,沙俄不也是嗎?清朝能跟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難道就不能跟沙俄也簽兩個?

腦子轉過彎來的沙俄,再次把侵略的目標看向了東方,爲入侵清朝做好了充足的准備。大家最熟悉的還得是1858年的《瑷珲條約》。實際上在此之前,沙俄就已經和清朝簽訂過一份不平等條約了,這就是《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

1847年,沙俄派了個代表到清朝,要求清朝對他們開放塔城、伊犁和喀什這3個地方作爲通商口岸。

那時候清廷還是有點脾氣的,過去100多年,沙俄獨占恰克圖貿易的好處,這已經很過分了,沙俄憑什麽要求這麽多?因此直接給否了。

3年以後,1850年沙俄再次提起了這件事,而且口氣比過去要大得多。恰好當時擔任伊犁將軍的就是奕山。

別問奕山爲啥又複出了,問就是裙帶關系很重要,畢竟是康熙的後代。雖說當年被判了斬監候,但僅僅過了3年,人家就官複原職,再次擔任了伊犁將軍。

奕山上折子表示,根本沒辦法拒絕沙俄的所有要求,咱們還是酌情答應一些爲好。當時清朝正處于內外交困之際,壓力非常大。如果這個時候得罪了沙俄,估計無法應對。

因此,這事兒交給了奕山全權處置。除了喀什沒有開放以外,奕山答應了沙俄的所有要求,並且與之在1851年簽訂了《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將伊犁和塔城作爲貿易點對沙俄開放。

這份條約,是清朝在近代,與沙俄簽訂的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因爲條約內容,基本都是按照沙俄提出的要求來寫的,清朝方面根本沒有自主權。可以說,奕山在這事兒上負有主要責任,如果不是他“談洋人色變”,一味地對沙俄退讓,事情根本不會發展成這樣。

擔任黑龍江將軍時,奕山與沙俄簽訂《瑷珲條約》

1855年,奕山調任黑龍江將軍,沒錯,這家夥又來禍害東北地區了。當時沙俄已經從奕山那兒嘗到了甜頭,大致了解了這位對手的尿性。

爲此在奕山到任以後,沙俄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便不斷開始入侵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地區。他們甚至公然沿著黑龍江順江而下,沿途屯兵設立哨所,興建堡壘。

奕山得知這個消息以後,消極避戰,根本不敢和沙俄掰手腕,純當看不見。這可把穆拉維約夫高興壞了,原本人家只是想試探一下清朝,沒想到清朝的這位將軍這麽慫。

1858年4月,穆拉維約夫要求奕山談判,把國土邊界重新分割一下。穆拉維約夫的要求是以黑龍江、烏蘇裏江爲新界限。但奕山表明,此前《尼布楚條約》中已經規定了,以外興安嶺爲界,怎麽能毀約呢?

在沙俄的拳頭面前,條約無異于是一張廢紙。穆拉維約夫呵呵一笑,當天晚上就在瑷珲城對岸放了一晚上炮。第二天奕山起了個大早,立馬跑去乖乖與穆拉維約夫簽訂了《瑷珲條約》。正是這份條約,將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割給了沙俄,同時烏蘇裏江以東的40多萬土地,也成了共管區,其實就是案板上的肉,坐等沙俄吃到肚子裏去了。

穆拉維約夫非常高興,簽完約以後,將奕山稱之爲“我的摯友”。正如多年後,沙俄代表稱呼李鴻章一般。

《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後,奕山一度翻身

由于奕山成了穆拉維約夫的摯友,所以就連清朝當局也不敢動他。當時清廷只是將奕山革職了事,等到1860年,沙俄慫恿英法聯軍攻入京城後,又逼著清廷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奕山的事情才有了新說法。

最初清廷否定了奕山簽訂的《瑷珲條約》,並且對奕山棄之不用。可《中俄北京條約》不僅承認了《瑷珲條約》的合法性,而且還把烏蘇裏江以東共管的40多萬平方公裏也割給了沙俄。

這麽一來,奕山就不用背鍋了啊,清廷都認賬了,那奕山還能有什麽罪?爲此奕山不僅成了禦前大臣,而且還被封爲一等鎮國公。有這樣的大臣在清廷核心部位上班,請問清廷怎麽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呢?

2 阅读: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