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盤中國近代史——中國茶葉如何引爆北美獨立戰爭

舊時堂前 2024-05-11 12:21:47

複盤中國近代史,國內研究很少注意到中英在18世紀中後期的茶葉大戰竟然會引爆北美獨立戰爭,那麽小小的中國茶葉是如何改變北美的地緣政治格局的,清朝的戰略短視又是如何讓橫掃歐美的中國茶葉最終被英國茶徹底擊敗的呢?

1662年英國國王查理二世迎娶了葡萄牙公主,跟隨葡萄牙公主進入英國的還有中國茶葉,從此英國上流社會開始流行喝茶,並將下午茶的習慣由上而下傳播到英國的中下層平民,形成了全民飲茶的傳統。中國茶葉逐漸取代亞洲香料成爲英國進口量、貿易獲利量最大的商品。

英國上流社會飲中國茶

到18世紀中期,全英中産階層花費在喝茶的開支竟然超過了家庭主食的開支,英國不得不每年花費巨額白銀從中國進口茶葉。每年巨大貿易逆差之下英國政府開始啓動貿易保護,對中國茶葉征收高額關稅,但巨大的茶葉需求滋生出巨大的非法牟利空間,英國走私茶葉橫行,英國政府無力阻止無孔不入的茶葉走私。

這下可苦了英國合法的茶葉貿易集團東印度公司,面對低價的走私茶葉,他們的茶葉完全沒有競爭力,于是東印度公司高層決定動用他們在英國政府的關系給自己的庫存茶解困。

于是英國政府在1773年頒布《救濟東印度條例》,條例特許東印度免交進口關稅,讓東印度公司以低價在北美十三個殖民地傾銷茶葉,企圖讓北美殖民地人民爲英國解困。

這下徹底引爆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怒火。1773年12月16號,茶葉走私商聯系北美殖民地中反英人士,鼓動一批波士頓青年化妝成印第安人沖入波士頓港,向大海裏傾倒光三艘東印度公司船上的茶葉,價值18000英鎊。這就是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震驚世界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這下激怒了英國政府高層,促使英國政府采取更加嚴厲的對北美殖民地政策,激化了與北美殖民地之間的關系,引發了八年的北美獨立戰爭,美國建國獨立,西半球的地緣政治格局就此改變,導火索竟然是中國茶葉。

痛定思痛之下,英國人不得不取消對中國茶葉的高額進口關稅,先用經濟戰徹底杜絕走私茶葉的問題,但對華巨額貿易逆差卻有增無減。

英國高層對此的解決方案主要分爲兩種。

一是效仿當年英國對印度棉織品的打壓方式,既利用武力打開中國國門,強迫中國接受英國棉布的傾銷,反對者認爲打垮中國只會讓沙俄南下得利,英國很有可能最後是爲沙俄打仗,得不償失。

二是既然印度殖民地的棉織品被打垮導致印度人普遍赤貧,沒有購買英國商品的能力,索性讓印度人種植罂粟,再由英國人賣給中國人換取白銀,這樣既可以搞垮中國,就可以重新構建與印度殖民地的經濟聯系。

英國高層選擇先采取第二種方式對付中國茶葉。

北美獨立戰爭

于是印度人種植毒品從中國換取大量白銀和茶葉,英國人坐收漁利,換來中國人抽食鴉片淪爲東亞病夫,好陰險的毒計。

雖然英國在隨後的鴉片戰爭中擊敗中國,但英國人始終想研究茶葉技術,取代中國茶葉,最終英國人經過不懈努力在今天斯裏蘭卡研發成功了錫蘭紅茶。但當時中國茶葉的味道得到歐美各國消費者的一致認可,並不買錫蘭紅茶的賬,英國商人想一招陰毒的計策,將中國茶葉與印度茶葉混合在一起售賣,逐年降低中國茶葉的比例,終于不動聲色地逆轉了大衆的口味。

印度鴉片生産作坊

以至于今天世界上提起紅茶就提錫蘭紅茶,說起綠茶就提日本,中國茶葉被徹底冷落。由于清朝政府沒人認識到中國茶葉的力量,也沒有主動培養中國茶葉品牌,最終導致中國茶葉徹底被英、日打敗,退出了世界舞台。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