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三國以後,再沒有過藤甲兵?除了怕火,還有一致命弱點

古城青衣 2024-04-08 21:38:48

三國時期,諸葛亮在征西南蠻族期間。

遇到了一支勁旅,即藤甲兵。

根據《三國演義》描述,藤甲兵被吹得神乎其神,連諸葛亮也險些折在他的手中。

不知是諸葛亮的大幸,還是藤甲兵的不幸。

諸葛亮善用火攻,從火燒博望坡,到赤壁之戰,諸葛亮都是以火助力。

這藤甲的克星偏偏就是火,自然免不了被諸葛亮一頓火燒。

藤甲兵的消失

奇怪的是自三國以後,就再也沒見過關于藤甲兵的記載。

是這項技術失傳了?

還是其他的原因?

任何事情都要講究證據,制作藤甲技術,如今已經成爲我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由此得知,這項技術一直流傳至今。

熟悉曆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國家一直處于治亂興替的更叠之中,戰爭是常態化的操作。

既然這玩意被說得神乎其神。

爲何後代,鮮有朝代大量制造藤甲兵呢?

答案,就藏在藤甲兵的制作工藝當中。

第一,古人制作工藝落後,制造藤甲兵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且其破解的辦法已經被世人得知。

換一種思路,你會投入大量的資金,去做一件必然會失敗的事情嗎?

顯而易見,這是藤甲兵不再量産的根本原因。

當然,制作工藝是一方面,需求又是另外一方面。

隨著铠甲制作工藝的提升,金屬制品的優越性逐漸顯現。

金屬制品同樣具備刀槍不入功能,且還具備強大的進攻能力。

北宋、金與西夏對峙時期。

金兀術手下就有以鐵甲裝備起來的軍隊,史書上命名其爲“鐵浮屠”。

“鐵浮屠”的殺傷力極強。

騎兵與馬的身上,皆裹上一層厚厚的鐵甲。

任對方如何攻擊,就是無法傷害其分毫。

金兀術憑借這支軍隊,所向披靡。

鐵浮屠的進攻非常簡單,就是利用騎兵巨大的沖擊力,開足馬力沖向敵陣。

面對這樣的進攻,對方毫無招架。

可惜他們遇到了一代戰神嶽飛,嶽飛發現了這支軍隊的不足。

“鐵浮屠”厲害是厲害,卻不機動靈活。

而且爲了讓馬兒奔跑,金人不可能連馬蹄也裹上金屬。

于是,針對“鐵浮屠”的鈎鐮槍,應運而生。

與藤甲兵同理,這種武器裝備造假極高,其相克之物又同時出現,後世也很少再有大規模的批量制造。

有人或許會提出疑問,藤甲與铠甲相比,重量較輕。

適用于沖鋒力比較強勁的騎兵。

不但能提升防禦力,還能增強機動性,完全可以大規模投産使用。

這個想法誕生的前提是:

藤甲兵在這種情況下,完全可以規避火災的侵擾。

平坦的原野,在沒有引子和易燃物的情況下。

幾乎無法用火對藤甲兵造成傷害。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藤甲兵不僅具備了“鐵浮屠”優勢,還有效避免了其不足。

事情,如果真有設想得這麽簡單。

藤甲兵還有另外一個缺陷,即無法抵禦強弩的進攻。

何謂強弩?

一則真實的曆史案例可作爲說明,北宋宋真宗年間,北方遼國大舉進攻,君臣惶惶然而不知所措。

宰相寇准,一語定乾坤—禦駕親征。

宋真宗親赴前線,戰士士氣高漲。

城牆有一勁弩,一士兵見對方有一小撮人來城下試探,遠看數人,如幾粒微塵。

士兵們齊心協力拉動勁弩。

長箭彈出,如鷹隼捕獵。

連士兵們都不曾想到,此箭正中遼國主帥蕭撻凜的面門。

由此,換來了一份曆史上著名的合約—《澶淵之盟》。

藤甲兵固然厲害。

但是金克木,最終必然會被弓箭手,收拾得七零八落。

除卻以上兩個原因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唐宋時期出現了火藥,隨著戰爭的升級,火藥也被投入使用,但遠遠沒有今天這麽大規模和多頻次。

藤甲兵的克星就是火。

面對火藥,根本沒有招架之力,誰還會費盡心思去研究這些落後的工藝呢?

進步的史觀

這就好比今天有人這麽提問:

爲什麽不大規模地生産刀槍劍戟了?

這個問題的提出者,大概率不是正常人。

這已經不是古代社會。

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已經用鮮活的案例,證明了這一點。

這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曆史以特有的步伐在緩慢地前進,或許不是呈指數式遞增,卻是以波浪線的形式在上升。

因此,懂得曆史的人,不會在殘酷的曆史前問出奇怪的問題。

他們深知,這些問題曆史演化的本身,已經給出答案。

當然,身在局中的人,往往看不出事情演化的方向。

清朝末年,戊戌變法的有志之士,他們看不到真正的曆史潮流。

因爲看不清,所以只能寄希望于腐朽的滿清政府,試圖憑借其力量挽救中華民族。

也有不少人根本看不到希望,便寄希望于西方。

龔自珍的兒子—龔橙。

即那個寫出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龔自珍。

投降給了外國人,時任軍機大臣的榮祿對著他破口罵道:

“漢奸!”

龔橙不慌不忙地回應道:

“你罵我是漢奸,我卻說你是國賊。你看看多少人的上進之路,被你們這幫人堵死,國家淪落至此,全是你們的責任。”

身在曆史的迷局中,試問有幾個人能看清呢?

後人又該評價這些人呢?

還是孔子他老人家聰明,對于著書立說,他向來講究“述而不作”。

以傳承以往的優秀思想爲主。

同時,他也不對自己做出任何評價。

只是做了一本名爲《春秋》的史書,而後留下一句話:

知我罪者,其惟《春秋》。

因此,要想破除曆史的迷障,不在枝葉上做牽絆。

就必須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曆史,且不能只關注曆史故事。

故事是曆史的血肉,卻非骨架。

曆史觀才是骨架,沒有骨架的曆史故事不成曆史,容易引導人走向歧途。

只有正確曆史觀下的故事,才能開拓人的視野,引導後人以過去爲依據,面向未來。

只有這樣,在現實生活中。

面對類似的情景時,才能多出幾分睿智,幾分冷靜。

0 阅读:57
评论列表
  • 2024-04-11 15:48

    其實藤甲後世並未消亡,只是變成了藤甲盾牌,它同樣能防刀劈槍刺,而且輕,如果用火攻直接抛棄不會像藤甲那樣燒到自己。

  • 2024-04-09 18:13

    一個人每天披著一身藤,不僅丟形象還特別不舒服,軍威就不說了,打起仗來也不靈活。最關鍵的是縫隙太多,不怕劈爛,怕穿透,碰到弓箭長槍都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