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4種調料會“偷走”孩子的身高,父母做飯時要少放

小叮當育兒 2024-05-09 01:50:12

衆所周知,孩子身高不僅受父母遺傳影響,還跟後天因素有關,尤其是飲食營養。

隔壁桐桐比我家娃大了半歲,身高卻矮了一大截。

五一假期,桐桐家裏人領他去醫院檢查,結果顯示桐桐不僅個子偏矮,血壓、血糖也高了不少。

原因竟然是“吃得太好”。

桐桐家裏是開飯店的,每天放學都在店裏吃,今天糖醋排骨,明天水煮肉片,幾乎每天都是高鹽高糖高脂肪飲食,隔三差五還要喝杯飲料。

兒科醫生說:孩子不僅要吃好喝好,獲得充足均衡的營養,還得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最好不要添加太多調味品。

尤其是下面這4種,多吃可能會“偷走”孩子的身高,父母做飯時一定要少加。

01.食鹽

食鹽攝入太多,不僅會導致身體保留水分,增加心髒負擔,影響腎髒功能,還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生,影響血管的健康,進而影響骨骼的生長。

還有研究數據顯示:人體鈉元素過高,會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

所以說,不管是爲了長個還是健康,都不要給孩子吃太多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2-3歲幼兒攝入量不超過2克;4-6歲幼兒不超過3克;7-10歲兒童不超過4克。

Ps:父母還要注意一些含鈉的加工食品,如果含鈉食物吃太多,就要減少食鹽的攝入量。

爲了避免孩子攝入太多食鹽,父母可以通過4個方法來控制:

1.做飯時減少食鹽添加量,盡量給孩子吃淡一點的食物。

2.避免給孩子吃加工食品和快餐,這些食品通常含有較高的鈉。

3.閱讀食品標簽,了解食品中的鈉含量,控制孩子食用這些食品的頻率和數量。

4.給孩子准備一些富含鉀的食物,比如新鮮水果和蔬菜,鉀可以幫助身體排除多余的鈉。

02.糖

過多的糖分攝入會增加齲齒、肥胖、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等問題的發生,不僅會影響孩子的顔值和健康,還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進而影響孩子的身高增長。

一般來說,孩子2歲前不建議吃糖。對他們來說,更應該品嘗食物的原汁原味。對于大孩子和成年人,也有具體的建議數字。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要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建議居民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以避免肥胖和齲齒等疾病的發生。

日常生活裏,父母需要注意糖的攝入,不僅要讓孩子少吃糖,還要注意“隱形糖”。比如沙拉醬、番茄醬,含糖量都很高,父母做飯時不僅要少加糖,還要少加沙拉醬、番茄醬等高糖調味品。

03.油脂

特別是一些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過多的油脂攝入會讓孩子體重增加,增加心髒病和肥胖的風險。

肥胖還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並且導致生長板提前關閉,影響孩子的最終身高。

對于孩子來說,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更有助于他們的健康發育,比如橄榄油、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等。

同食鹽、糖分一樣,不同年齡孩子對油的需求也不一樣。

1-3歲的幼兒,每日需要5-15毫升的油(注意這是三餐一共的,千萬別一頓吃了);

3-6歲的孩子,每日需要20毫升左右的油;

6歲以上的孩子,每日需要25-50毫升的油,具體可以根據孩子的飲食習慣和活動量稍微調整。

切記,千萬不要把油當作孩子的零食,經常給孩子吃一些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同時還得注意油的新鮮度,避免食用變質油。

04.可樂

不得不說,我國的飲食博大精深,就連可樂都能用來做飯。我家孩子有一段時間就特別喜歡可樂雞翅,隔三差五就讓奶奶做。

雖然可樂雞翅很好吃,但是絕對不能經常吃。

不僅增加肥胖和齲齒的發生,其中的磷酸還會跟人體內的鈣發生反應,導致鈣質大量流失,影響孩子的身高和健康。

除了可樂,還有一些富含色素、防腐劑、人工香料等添加劑的調味品,做飯時也要少放,否則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整體健康和新陳代謝。

最後:爲了確保孩子健康成長,父母應該鼓勵孩子遵循均衡健康的飲食方式。減少上述調料品的過多攝入,同時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包括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

0 阅读:0

小叮當育兒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