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如果中國教育再這麽搞下去,科技恐怕要倒退二十年!

李老師講最真教育 2024-04-26 20:41:12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然我們一直倡導素質教育,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學校搞的就是應試教育,而且應試教育是愈演愈烈,學生負擔也是越來越重。應試教育究竟好不好?其實大家都清楚,但是應試教育的惡果我們卻從來不願去面對。

近日,數學大師丘成桐明確指出了當下應試教育的危害,他說:中國的教育如果再這麽搞下去,科技恐怕要倒退二十年。爲什麽這麽講呢?他說出了當今教育的幾大怪象。

第一:我們的大學教授,一人就帶30多名研究生,嚴重影響科研進度。

我們都知道,學生真正的科研能力都是在大學培養出來的。但是我們的大學,高校教授一個人就帶30多名研究生,很多研究生一年也見不了導師幾次,甚至都沒見過導師,這樣的教育是培養學生嗎?不是把學生完全當工具嗎?這樣的研究生培養的再多,又有什麽科研能力呢?

在美國,就算是哈佛大學這樣的名校,一個教授最多也就帶五六名研究生,完全是手把手在教學生怎麽做研究的。所以帶出來的研究生都很優秀,基本都能獨當一面,科研能力也是相當的強。

大學生研究生不是看數量的多少,而是要講究質量的,而我們的大學一味的追求數量,完全忽視了對學生的培養,這種培養模式絕對會影響我國的科研進度。

第二:我們的中小學基本是填鴨式的教育,培養了一批解題高手,卻忽視了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丘成桐教授說:我們的中小學教育,完全是填鴨式的。老師把例題、公式一講,就讓孩子做題了,而且是數不盡的練習。學生是熟練了做題技巧,准確率也提高了,但完全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也不想思考爲什麽要這麽做?反正這麽做是對的就行了。

爲了提高幾分,我們的孩子可以刷幾十套試卷。所有的孩子都最後都是做題高手,但實踐能力基本都不行。物理化學基本不做實驗,而是背實驗背定理,最後看似考了高分,但真正的能力是沒有的,一切僅停留在理論上。

不得不承認,這一切都是事實,我們的教育一直在比拼分數,但分數真的不等于能力,更不等于創新能力。

第三:應試教育導致學生對科學毫無興趣,這才是最可怕的。

現在的孩子對什麽有興趣?基本沒有。很多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不寫作業不上課,只要不寫作業不上課,讓他們幹啥都行。這其實就是應試教育種下的惡果。

我們的孩子太痛恨學習了,很多小學生就是如此。因爲從幼兒園起,很多孩子就開始了學習,到了小學,天天就是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課。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每天也是上七八節課,晚上回去還有好多作業,可想而知孩子們有多累。也正因爲如此,我們的學生厭學的非常多,他們早早就厭惡了學習,怎麽可能對科學對科研感興趣呢?

正是因爲孩子們早早厭惡了學習,才導致到了大學他們開始放飛自我,所以我們的科研人才怎麽培養?沒有科研人才,還談什麽科技興國?

教育再不改變,科技恐怕要倒退20年,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教育關系著國家的未來,唯有教育可以興國。但看看現在的教育,我們怎麽培養創新型人才呢?

中小學教育現在已經完全病態,孩子們除了做題啥也不會,他們每天都被圈在教室裏,一遍又一遍的刷題。我們的大學生呢?學著落後世界科技幾十年的教材,整年連教授的面也沒見過幾次,他們靠什麽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呢?難道自學成才?

我們培養不出自己的科研人才,必定科技會落後,看看現在,國外的人工智能已經發展成什麽樣了,而我們的孩子還在辛辛苦苦的背誦著那麽多古詩詞,他們靠什麽戰勝別人?

寫在最後:

教育必須要改革,不但要改革教材,更要改革考試模式,考核機制。我們絕對不能再用單一的分數來評價我們的學生,更不能用一張試卷來決定孩子的一生,這樣的教育必定會出大問題的!

大家對此怎麽看?也分享一下吧!

0 阅读:10

李老師講最真教育

簡介:一線老師,關注教育,最真教育,我來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