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漲,只是時間問題!

遠望金牛 2024-03-11 14:29:52

上周五的A股沒啥好說的,一句話總結就夠了——從哪跌倒,就從哪爬起來。

前兩天京東發財報了,枯燥的數據咱們少講點,重點結合美股給大家分析分析當下中國資産的價格。

(1)增速

很多朋友總關心增速,我倒是覺得沒那麽重要。

原因很簡單,增速只要能匹配得上估值,那就足夠了。

京東也就10倍出頭PE,這樣的估值還要什麽增速呢。這個估值一般是給幾乎0增長的公司。

像京東這回財報出來,收入增速不到4%,結果都是超預期?爲啥,因爲市場給京東的預期更低,只有1%

增速超預期,再結合其他因素,京東反而暴漲15%。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很多時候股價下跌並不是因爲增速下降,而是增速低于估值或低于預期。

很多朋友應該聽過一句話,A股牛市才虧錢。這句話的邏輯就在于,牛市時基本面好,預期更好,市場給了公司很高的估值,股價飙升,A股瘋漲。

結果增速出來,也許還行,但因爲遠遠沒達到預期,估值迅速下滑,股價反而暴跌,牛市結束。

所以咱們怕的不是增速低,而是市場給的預期過高。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現在中國很多互聯網公司(京東和阿裏都是如此)確實進入了一個增速很慢的階段,個位數增長,甚至0增長。

但大家也不要沮喪,你去看美股,也就那麽一回事兒。比如說蘋果,蘋果的收入增速是這樣的:

根據蘋果最新的四季度財報,如果和2020年4季度比,折合年化增速只有2%,如果跟2021年4季度比,甚至是負增長。

利潤的增速比收入稍微好一些,但折年化也就6%。主要是靠擠壓供應商,極致壓降成本換來的。

即使這個成長,還是靠降價換來的,跟特斯拉一個路子。而且你別覺得僅僅是中國這邊降價,影響不大;實際上,蘋果在全球的單價(下圖)都在下降。

說白了,跳出財報看,從産品的角度來說,蘋果的産品力也是下降的,只能以價換量。

這裏也保一下命吧,我是華爲和蘋果都有的,一主一副,也用十幾年了。不存在傾向于誰。

但就這麽個情況,市場依然給了蘋果30倍的PE

我不知道未來如何,也不認爲蘋果會沉淪下去,我相信蘋果依然有很強大的供應鏈組織和創新能力。

我想說的重點在于,大家不要因爲美股過去漲,就感覺能一直漲;也不要認爲美股的估值高是因爲利潤增速真的快。

確實也有快的,像英偉達這種一次次超預期,咱不得不佩服。可很多公司的增速也就那麽一回事。

(2)股息和回購

美股有一點特別好,就是人家確實給股東的回報很好。比如蘋果,幾乎就是賺多少就回報多少。

這裏的回報可以是股息分紅,也可以是回購。

那麽京東之前的回報怎麽樣呢?說實話,一般。很多中國公司都是如此。

但是這兩年,京東等中概股(包括A股很多公司)對股東的回報都有大幅度的增長。如果看股息率(包括回購,下同),有些已經超過美股公司了。

京東這回財報放了個大衛星,宣布了一個截止2027年,共3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

這是什麽概念呢,如果按照這個回購計劃,再加上股息分紅,京東每年的分紅+回購將達到22億美元。

按照大漲前的市值計算,股息率已經達到了6.5%,大漲15%後的股息率也有5.6%。

有朋友就說了,回購是它的一個計劃呀,實際上能不能做到呢?

從京東的現金流上來說,完全能做到,而且綽綽有余。更重要的是,去年4季度起,京東的回購已經大幅提速,實際回購速度就已經達到計劃的80%了。

即使按照京東的實際回購速度以及大漲後的股價來計算,京東的股息率也超過了5%。很多中概股目前都能做到這個水平甚至更高。

這是什麽概念?現在A股最火的紅利指數,其實也就這個股息率。

而且紅利的高股息很大程度上還是靠高杠杆的銀行撐起來的,整體的企業經營質量和穩定性大概率不如手上持有大量淨現金且輕資産的中概股。

受限于篇幅,還有些點以後慢慢給大家展開。但我已經把中概股的價格大致給大家講清楚了。

我承認,中概股(包括恒生科技等)從股價上來講確實很垃圾。哪怕這波反彈也就10%多一些。但我覺得有兩點,還是很清晰的:

第一,它不漲歸不漲,但真的很難說股價高估;

第二,隨著股東回報這種真金白銀的大幅提升,股價的上漲只會是時間問題。

當然,以上,不影響大家繼續罵

大家還有啥問題,歡迎留言。原創幹貨不易,希望點大家多點贊、在看和轉發支持~

0 阅读:37

遠望金牛

簡介:華寶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徐鵬 S089012206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