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辣雞,但要珍惜!

遠望金牛 2024-05-08 22:06:12

這兩天下跌沒啥好說的,前天文章已經說清楚了,可回顧>重要提醒:不要妄想牛市!

雖然我不相信短期內的牛市,但絕不代表我看空市場。相反,我堅信A股和港股的價值。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我主要寫了兩個行業,一個是中概股,另一個是消費(主要是港股消費)。

別的不說,在咱們號裏搜「海底撈」三個字,去年底到現在就有4篇文章了。

那麽,海底撈今年漲了多少呢?29%。

有朋友可能會說,這也許是個例。但問題就是,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初,咱一共寫了10家消費公司。文章鏈接見:

>白酒又跌,還有救嗎?

>哎,這回真割了!

而這10家公司今年全部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超過15%。

這不是巧合,也不是我水平有多高,而是部分消費股確實出現了明確的投資價值,而且被市場發現了。

只可惜,我去年底說消費股投資價值時,可是被各種嘲諷、各種噴

原因無他:大家感覺經濟不好,自己也在降低消費,通縮的新聞滿天飛。消費股更是連跌三年,看不到一點希望。

還是以前面的海底撈爲例,從2021年的77塊跌到今年初的12塊,跌幅高達85%,很多人心態早就跟著股價崩盤了。就這,還看好消費股,豈不是忽悠人嘛。

當然,現在股價漲了,部分朋友可能才會信、才會去看。借此機會,我還想再說幾點:

第一,經濟和消費好嗎?說實話,一般,很一般。

高端消費這塊比較差。根據海關數據,海南島的人均購物金額從2021年的7000~8000元下降到今年的5000~6000元,降幅20%起步。

大衆消費相對好一些,但也是明確下降的。

海底撈2020年時的人均消費110元,而2023年人均消費已降到99元,降幅也有10%。

但這並不是真相的全部。

這兩年海南的離島購物人次其實已超過2021年經濟最好的時候。

而海底撈從2020年到2023年的翻台率分別爲3.5次/天、3.0次/天、2.9次/天和3.8次/天。

海底撈2020年門店數不到1300家,2023年已經超過1300家。

換言之,光顧海底撈的顧客人數其實也沒減少,而是增加的。

總體上,消費公司財報呈現出來的真實情況是,全社會的消費數據著實很一般,但同時,消費韌性又很強。

第二,很多朋友總喜歡把宏觀(經濟)和微觀(企業)混在一起,但很多時候,宏觀和微觀並不完全挂鈎。

在全社會消費數據一般的情況下,消費公司的業績如何呢?

反而可能會變好。原因如下:

消費行業裏的小企業撐不住倒了;本打算進入消費行業的新資金,不敢進來卷了,幹脆存銀行了。這些都會使得行業競爭減少,利好已上市的消費股。

而對于已上市的消費股自身,擴張欲望下降,開始精細化經營,從而提高了經營效率,減少了決策失誤。

同時,擴張減少,錢就剩出來了,現金分紅自然會增加,從而增加股東回報。

這不是馬後炮,我1月份文章就明確分析過了。

而現實就是,一切都按照咱們當初預測的路徑在走。

各種消費股公布出來的利潤、現金流和股東回報都是超預期的,甚至是創曆史新高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估值足夠低。

很多人看空消費的依據是什麽?本質上是看著股票下跌,就覺得會一直跌下去。

這種想法不一定錯,殺跌有時候就是對的,但你不能把下跌當做下跌的理由

理性的思維方式是抛棄過去所有的股價走勢,僅思考當下的投資價值。

事實上,中國消費股的股東回報已經開始超越海外同行,甚至超越了以銀行、能源和公用事業爲主的高股息板塊。這點在港股消費更爲明顯。

比如港股的食品添加劑板塊,在今年集體大漲的前提下,整體10~15倍PE,股息率超過5%。

港股的包裝食品板塊,整體10~15倍PE,股息率也接近5%。

上面這些公司,等我有空會扒給大家看。

反正我持有的幾家全起飛了。原因很簡單,我是在10%左右的股息率買入的。而公司資産負債和業績我都分析過,依然是穩的。

之所以能有這麽高的股息率,單純是因爲市場過于恐慌,硬跌出來的。

就這種情況下悄咪咪積攢籌碼,怎麽輸?你告訴我怎麽輸?

最後,站在當下,我不相信短期會有什麽牛市,所以從9.5成倉降到9成倉。但我真心看好股市,絕不會離場。

就這公司業績,就這估值,就這股東回報,股價沖高也許會回落,但還能怎麽跌嘛?真的很難跌。

也希望大家能珍惜這樣的市場。至于股價,就任由他波動去吧。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報下格指2.57,投資機會S-。幹貨不易,還望大家多點贊

0 阅读:24

遠望金牛

簡介:華寶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徐鵬 S089012206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