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譯文,給孩子背誦記憶!

來學寶典醫學考試 2024-05-09 17:06:38

古詩+譯文

村居

【清】高鼎

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

注釋:

1、村居:在鄉村裏居住時見到的景象。

2、楊柳拂堤:像楊柳一樣撫摸堤岸。

3、醉:迷醉,陶醉。

4、春煙:春天水澤、草木間蒸發形成的煙霧般的水汽。

5、散學:放學。

6、紙鸢:泛指風筝,它是一種紙做的形狀像老鷹的風筝。鸢:老鷹。

譯文:

農曆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莺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村裏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筝放上藍天。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

1、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裏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2、妝:裝飾,打扮。

3、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縧:用絲編成的繩帶。這裏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裏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注釋:

1.賦得:借古人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爲“賦得體”。

2.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3.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譯文: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麽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注釋:

1、曉出:太陽剛剛升起。

2、淨慈寺:全名“淨慈報恩光孝禅寺”,與靈隱寺爲杭州西湖南北山兩大著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閣秘書。

4、畢竟:到底。

5、六月中:六月中旬。

6、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這裏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

7、同:相同。

8、接天:像與天空相接。無窮:無邊無際。

9、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10、映日:日紅。

11、別樣:宋代俗語,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譯文:

六月裏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豔嬌紅。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注釋:

1、西嶺:西嶺雪山。

2、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3、泊:停泊。

4、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江蘇省一帶。

5、萬裏船:不遠萬裏開來的船只。

譯文:

兩只黃鹂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鹭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裏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憫農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注釋:

1、憫:憐憫。這裏有同情的意思。

2、粟:泛指谷類。

3、秋收:一作“秋成”。

4、子:指糧食顆粒。

5、四海:指全國。

6、閑田:沒有耕種的田。

7、猶:仍然。

譯文: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獲很多的糧食。

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舟夜書所見

【清】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注釋:

1、孤光:孤零零的燈光。

2、簇:擁起。

譯文:

漆黑之夜不見月亮,只見那漁船上的燈光,孤獨的燈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螢火蟲一樣發出一點微亮。

微風陣陣,河水泛起層層波浪,漁燈微光在水面上散開,河面好像撤落無數的星星。

0 阅读:2

來學寶典醫學考試

簡介:做一個有溫度的醫學類考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