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協作,庫迪的“最後一搏”?

師天浩 2024-01-10 16:35:11

庫迪開始“急”了。

去年十月,在成立一周年之際,庫迪董事長兼CEO錢治亞提出,到2025年底門店數量20000家、門店規模進入全球前三的戰略目標。

彼時庫迪咖啡才成立一年,全球門店數量就已經達到了6061家,兩萬家店的KPI看起來還是比較合理的。

然而,好景不長,“餐裏眼大數據”顯示,自去年九月開始,庫迪門店速度開始大幅放緩,從7、8月份的每月超1500家新增降至9月500家左右的新增數量。

至11、12月,更是下滑到只有296家和173家,幾乎與品牌初創時期持平,按照這樣的趨勢,庫迪或許難以如期達成兩萬家店的KPI。

于是,背負著巨大的KPI壓力的庫迪,在2024年伊始就迫不及待地祭出了兩大殺招。

1月3日,庫迪先是宣布了人機協作戰略,並表示將在全球範圍的門店規模化推行商業機器人應用,想要借此給自己打上“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商業機器人在餐飲行業規模化應用的案例”的標簽,兩日後,又公布簽約了王一博作爲品牌代言人。

庫迪這套“組合拳”打下來,能否令其重回增長,亦或者只是庫迪的“最後一搏”?

“1+1<2”的人機協作

在連鎖咖啡行業裏,引入咖啡機器人的做法並不新鮮,庫迪也絕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北京大悅春風裏,就曾引入過手沖咖啡機器人,用來吸引消費者注冊該商場會員;上海街頭一度興起過機器人咖啡館“ CYBER COFFEE”;深圳的精品咖啡店Something For,在其壹方城店開業時也曾引進過一款“手沖機器人”......

理想狀態下,通過門店員工和機器人的協作,確實可以使得配料更精准,出品更加標准穩定,並且人機協作門店夠延長營業時間,提供24小時服務。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結合目前的情況來看,庫迪想要給自己打上“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商業機器人在餐飲行業規模化應用的案例”標簽,或許還爲時尚早。

第一,從技術上看,咖啡機器人雖然相較于工程機器人、手術機器人來說,複雜程度更低,但由于涉及配料、制作和送餐等多個環節,所以其研發難度也並不小。

沒有足夠技術背景的庫迪,想要通過“卷科技”來另辟蹊徑,彎道超車,或許還需要在關鍵技術上有所突破。

第二,從體驗上看,站在員工的角度,在和機器人的協作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溝通和協調問題,需要足夠的時間去磨合、培養默契。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前期的人機協作會帶來一些數字化體驗的新鮮感和愉悅感,但當獵奇心理過去後,相對于真人制作、真人配送,冷冰冰的機器人難以准確的解讀消費者的需求,所謂的降本增效也只是以客戶體驗爲代價來削減成本

第三,從成本上看,機器人的成本並不低,有聯營商稱,其在內部會議上公布的價格是15萬一台,並表示10個月左右能回本。

但一方面,數字化設備後期的維護保養等成本反而更高,而且庫迪人機協作戰略還未經過市場驗證,不確定性較強。

另一方面,在號召加盟時,庫迪此前就曾宣稱“最快1個多月回本”,庫迪加盟熱線中也表示回報周期是15個月,可事實是,不少門店仍難看到盈利的“曙光”。

據金角財經估算,假設門店成本每個月3.8萬,每杯售價9.9元,成本6.2元,每天銷售400杯,在加盟商按固定模式交服務費下,每個月的利潤只有1240元。以這個利潤來計算,投資最低的店中店,回本都要9年多,投資最高的品牌店,回本期更是長達37年。

有例在先,所以對于庫迪“10個月左右能回本”的承諾,從內部群裏的交流可以看出,多數聯營商目前還是抱持著觀望和質疑的態度。

另據網友爆料的內部會議內容,即便現有托管門店決定不升級人機協作模式,也只有一個月的過渡期,後期結束托管後會被“強制”接受新模式,更是引起了不少聯營商的反感,願意再一次“流血陪跑”的“韭菜”已經不多了。

王一博難成庫迪“保命符”

人機協作前景未明,庫迪又寄希望于品牌代言人王一博,試圖借其影響力在粉絲及年輕客群中博得關注。

可即便是王一博這樣商業價值和品牌號召力相對較高的流量明星,也難成庫迪的“保命符”。

首先,流量明星背後的粉絲雖然有著超強的購買力,但流量並不完全等同于銷量,連鎖咖啡還是需要靠産品說話。

然而産品力不足一直都是庫迪的致命傷,不僅新品和聯名頻頻“啞火”,至今沒有一款真正出圈的“爆品”,而且不少消費者對庫迪的印象已經繞不開“難喝”二字。

在知名抖音測評博主“棒棒雞絲Vibe”去年12月的新品咖啡品鑒中,針對庫迪推出的“桂圓紅棗阿膠米乳拿鐵”及“金橙子米乳拿鐵”,表示“非常難喝”“中藥奶茶都沒這麽難喝”“一股洗潔精味”,更是直言“這是我今年喝過最難喝的咖啡”。

還有不少沖著王一博代言的新品去消費的人在社交媒體平台上表示,“非常甜”“不加糖差點甜死我”“除了齁甜還是齁甜”“加了點波波就說是新品”。

其次,大多王一博的粉絲選擇庫迪,除了支持自家哥哥外,更多是沖著周邊、物料去的,然而,王一博的聯名活動尚未開啓,就有聯營商在內部群開始“憂心”訂不到相關産品,可見聯名周邊缺貨已是常態。

還有王一博的粉絲在社交平台上吐槽稱,袋子印刷差勁、小卡也做得很薄。

而物料跟不上、周邊總缺貨等問題,都是庫迪供應鏈拉胯造成的,原本應該在2023下半年就要正式投入運營的供應鏈基地,都2024年了還未公布最新進展,還有內部人士稱基地目前還只有廠房沒有生産線。

供應鏈問題一天不解決,再火的代言人和IP,都難以挽救庫迪的口碑。

除此之外,簽約流量明星作爲品牌代言人,高額的代言費也將進一步加大庫迪的現金流壓力。

從外部環境來看,基于庫迪核心團“財務造假”前科,加上後疫情時代資本市場對消費項目考察日益趨嚴,庫迪獲得外部融資可能性不大。

從內部發展來看,淡季出現的杯量下滑已經讓不少聯營商決定退場,再加上新增門店數減少,庫迪當前的現金流狀況更是不容客觀。

據抖音商業博主“強哥聊聊新餐飲”爆料,從6月開始,庫迪已經開始通過銀行承兌彙票給供應商做結算,庫迪給供應商的結賬周期爲45天。

就在1月8日,天眼查App還顯示陸正耀新增了一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781.78萬元,目前,陸正耀共關聯3則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10.9億元。

內外交困的大環境下,從SKG披露的招股書數據可以得知,2020年和2021年SKG品牌代言人王一博的代言費用分別爲1237.18萬元、2201.57萬元,以此爲參考,這筆高額的代言費在此時很有可能成爲壓倒庫迪的“最後一根稻草”。

新的一年裏,庫迪還在打著人機協作和王一博的旗號,描述著美麗的“咖啡夢”,但聯營商已經變得更加的理性和謹慎,如果庫迪還不拿出一些“真本事”,只會將已經失望多次的聯營商們越推越遠。

0 阅读:3

師天浩

簡介:專欄作者,曾獲得人人都是産品經理2021年度人氣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