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甯大學:看了甯波大學,才知道時代變了,現在只看雙一流

博學的小扒菜 2024-04-25 23:57:22

2017年,甯波大學憑借力學c成功入選雙一流,讓人意料不及。

省內擁有a-學科的浙工大無緣雙一流,錄取分數比肩中流211的杭電,也沒有入選,學科實力這麽一般的甯波大學,卻入選了。

甯波市是計劃單列市,地位要比普通地級市高很多,且穩居省內top2城市。

有了雙一流的名號,甯波大學便有了底氣與位于杭州的浙工大、杭電競爭。

遼甯大學,是位于東北地區的211高校,由于學科實力一般、雙一流建設被警告,因此被大衆評爲末流211。

甯波雖然比不上杭州,但比起遼甯大學所在的沈陽,對考生的吸引力可大多了。

那麽,放棄甯波大學,選擇遼甯大學的那些人,後悔了嗎?

一種觀點認爲“

學術方面,遼甯大學的退步極其明顯,老底也極其拉胯。

遼甯大學就是貨真價實的末流211,在大量雙非進入雙一流名單的背景下,遼甯大學的雙一流竟然還能被警告,空頂著一個211的名頭。

學科評估拉胯,遼大的門面經管專業的評估甚至都要比同省雙非東北財經大學低一頭。

更加離譜的是,遼甯大學的理工類專業就跟沒有一樣,第四輪評估整個理工科專業只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四個基礎學科進入了c類,其余所有理工科學科連c都不是!這跟沒有有何區別?

畢業去向來看,各個方面都很拉胯。

就業方面,如果你是經管類專業,你的院校檔次不夠,進銀行也只能當櫃員,即使努力去了很好的院校讀研,也根本洗不掉末流211的本科身份!

如果你是文科專業,除了考公務員也很難找到其他更好去向;

如果你是理工類專業,這裏缺乏好企業,出了山海關也不認你遼甯大學,並且大部分學科的建設極其拉胯!

同時遼甯大學地處東北,除了體制內和國企,缺乏相關産業,在這種經濟背景下,畢業去向遠不如南方地區的同等院校。

在山海關外的求職過程當中,和本地的二本比起來都不一定有優勢,這是因爲大部分關外的人都不知道遼甯大學是個211,而且在沈陽想去經濟發達地區實習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保研方面,遼甯大學因自身取消四六級造成的保研烏龍事件,讓獲得了985offer的學生無法獲得遼甯大學的推薦,徹底影響了學生的時間安排,大量學生被迫三個月極限考研;

保研去向也極其一般,據我了解,經管類的去向屬于中下211的水平,理工類的去向甚至比不過東農東林,遠不如安徽大學。

硬件設施方面,可以用糟糕來形容。

老校區是宿舍六人間,無獨立衛浴,勸退南方人。

宿舍水泥地,夏天沒有空調,冬天暖氣熱度不足,室內溫度只有十多度。

圖書館很小,根本不夠學生使用,很多學生只能去惠星樓自習。

然而,惠星樓的年代過于久遠,很多設施一直從80年代一直延續到2023年,破舊不堪。

新校區稍微好一點,但宿舍除了是4人間其他的跟老校區也沒有區別,圖書館還是不夠用。

高考,請不要填報遼甯大學!

如果你運氣不好來到了遼甯大學,請你爭取考研保研,離開這所學校!

另外一種觀點認爲“

畢業後我管老校區叫崇山路職校,個人感覺,老校區理工科的實力可能真的與211 /一流學科大學的實力不匹配。

我家在西南某省,當時的理想是HIT,但是奈何實力不允許。

後來想著我喜歡東北,反正高低都要去個211 !

陰差陽錯的以本省裸分第二進了,我報完志願都不知道遼大以文科見長。

好像我有點虧,遼大,終究像是實際上的文科學校,培養了我太多人文情懷,攝影、旅行、學小語種、和老鐵們喝老雪吹牛皮。

先說旅行吧,從我家到沈陽的鐵路大概有3000公裏,具體點就是在沒有開通高鐵的時代,最快需要大概一天半。

我家到北京27小時,北京倒騰一趟K54夕發朝至10小時。

這沿路的省我基本都去了,學生票不用白不用。

實現了我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這個小夢想。

北至哈爾濱,南達粵港澳,東到長白山,西越昆大麗。

讀大學的日子沒什麽錢,可是時間總歸有吧。

一年好幾次旅行的日子現在不會再有了。

即使後來有了高鐵,有了動臥,我還是最喜歡以前外殼藍白相間的特快。

學小語種,目的是爲了留學。

從過去到現在這個目的都沒有改變,但是也不全是爲了目的。

湊合學著呗,萬一哪天又用上了呢?

畢竟有些國家的學術論文真的不愛用英語...

而且還是劍走偏鋒,對我很有啓發的那種。

大學你可以做學渣,但不要荒廢,好歹總要有那麽一兩件事。

至少在我看來,朋友是大學期間我所獲的一份寶貴財富。

我們寢室是混寢,三個本專業,三個其他專業,這也導致了我跟隔壁別的專業的老哥也很熟,客觀來講比我跟本專業其他寢室的同學關系近多了...

雖然畢業之後從來沒有聚齊過,到今天爲止,有些人除了在視頻上,我已經兩年沒見了,但今天我們的那個群還經常鬧騰。

你們覺得呢

0 阅读:185
评论列表

博學的小扒菜

簡介:帶你了解高校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