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斯大林的兒子被捕,毛主席聽說後連問了周總理兩個問題

千年曆史千面遊 2024-05-03 14:42:09

1953年4月的一天,周總理突然來到毛主席的辦公室,向他通報了一個看似無關緊要、事實上卻十分重要的消息:斯大林的兒子被捕了!毛主席聽說後,立刻變得警覺了起來。接下來,他問了周總理兩個問題:是哪個兒子被抓了?原因是什麽?而周總理給出的答案,讓毛主席察覺到了一個十分微小的國際形勢波動。那麽,毛主席爲何會關心到底是斯大林的哪個兒子被抓了呢?他又察覺到了什麽呢?

這一切,還要從毛主席與斯大林的特殊關系說起。

斯大林是個強硬而又有手腕的格魯吉亞人,在蘇聯革命徹底成功之時,他用了些手段,在極度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成爲了列甯的繼任者。在那個紅色潮流方興未艾之時,斯大林和其他人一樣,也熱衷于搞“革命輸出”。而當時受蘇聯革命影響最大的國家,無疑就是中國。在斯大林的主導下,在中國的革命初期,接受了很多來自蘇聯方面的幫助。

但同時,斯大林也有另一副面孔。在他幫扶亞歐地區的革命潮流時,總是會將他們視爲自己的附庸,並且讓其拱衛蘇聯。如果感覺革命潮流失控了,他甚至還會搗亂。中國革命初期的種種錯誤,大部分就和蘇聯方面的幹涉分不開。

但是,盡管斯大林十分強勢,但也不是誰都買他的帳,比如說毛主席。毛主席在革命的各個階段,都一直主張獨立自主,他雖然尊重斯大林的存在,也尊重其曆史地位,但是卻不會以斯大林的意志爲行動准則。這也就造成了兩人之間,産生了一種獨特的交往氛圍:對話時都很客氣,但是實際的行動卻都很強硬。

抗日戰爭期間,斯大林十分擔心日本會從東方發起攻勢,于是就多次發電報,要求毛主席命令八路軍向北進軍,拱衛蘇聯。但是,毛主席以自身的實力爲出發點,多次拒絕了斯大林的要求;當解放戰爭進入後期之時,斯大林又想要“居中調停”,讓國共兩黨“劃江而治”,結果也遭到了毛主席的拒絕。

雙方鬥智鬥勇的高潮,是在中國解放之後。毛主席對國家的主權極爲敏感,不允許有任何國外的軍事力量在本國駐守。但是,中國的旅順等港口,當時卻在蘇聯軍隊的手中。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毛主席在建國後秘密訪蘇,打算以談判的方式讓蘇軍撤走。

但是,斯大林卻不打算輕易放棄到手的利益。在兩人見面之後,斯大林先是蠻橫地表示:“勝利者是不受審判的。”然後就對毛主席的要求閃爍其辭。結果,這次會晤無果而終。在這之後,斯大林幹脆玩兒起了“失蹤”,不再和毛主席見面,意欲將此事拖下去。

毛主席在察覺情況不對後,一方面十分頻繁地去拜訪在蘇聯的華人組織,另一方面則深居簡出,在自己的住處吃飯、睡覺,養精蓄銳。結果,好事的西方媒體據此斷言,毛主席被斯大林“軟禁”了。在輿論的壓力下,斯大林同意繼續和毛主席等人談判,並最終確定,以一部分經濟賠償爲條件,讓蘇聯徹底從中國撤軍。

當然,斯大林和中國也有友好交往的曆史。在解放軍剛剛進入東北之時,斯大林雖然在表面上只承認蔣介石政府,但是在暗地裏卻放松了對日軍武器庫的看管,讓彼時十分困難的解放軍獲得了不少補充;在朝鮮戰爭期間,斯大林也是命令一部分蘇聯空軍,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身份,和中國空軍並肩作戰,打造了讓美國人聞風喪膽的“米格走廊”。同時,斯大林還將大量的重工業工廠挪進中國,幫助中國打開了工業化的大門。當然,伴隨而來的,是經濟、軍事和科研等各個要害部門的“全盤蘇化”。蘇聯對中國的影響,開始慢慢變大。

正因爲這種種糾葛,讓中國和蘇聯,在那時維持了一種十分微妙的關系。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對蘇聯的“一面倒”,全面配合他們在國際上的行動。而斯大林的每一次壽辰,我國也會以國家和幾個主要領導人的名義,發去言辭誠摯的賀電。可以說,我國已經給足了蘇聯老大哥的面子。

但是,在1953年3月5日,我國卻突然得到消息:斯大林去世了。

斯大林的去世,至今看來都是一個未解之謎。雖然當時的他年事已高,但是身體的各項指標仍然非常不錯,看上去就像是個四五十歲的人。有人說,按照他的身體狀況,再執政三十年都是有可能的。然而,在一次和幾位高層人士的聚會後,斯大林卻突然去世了,整個狀況看起來非常詭異。

而後斯大林時代的蘇聯政壇,也呈現出一派波詭雲谲的狀況。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馬林科夫,和掌握秘密警察的貝利亞,成了下一任蘇聯領導人的兩個熱門人選。一時間,蘇聯的中高領導層再次面臨“站隊”的問題,眼看新的一輪“大清洗”又要到來。但是,這些都是蘇聯的內政,毛主席雖然關心,但是也沒有絲毫想要插手的意思。毛主席決定在做好應對新局面的准備之余,靜觀蘇聯政壇的大變局。

很快,新情況就來了。就在一個斯大林去世將近兩個月後,周總理卻突然找到毛主席,告訴了他一個最新消息:斯大林的兒子被捕了!正如我們前面所說,毛主席馬上追問,到底是斯大林的哪一個兒子被捕了?又是因爲什麽被捕的?這兩個問題,都牽扯著蘇聯政局的變化情況。

斯大林有三個親生子女,分別是長子雅科夫、次子瓦西裏和女兒斯維特蘭娜。其中,雅科夫在衛國戰爭之初,就被送上了前線。結果,他被德軍俘獲,並且在被送入集中營後神秘死亡。斯大林仍然在世的兒子,只剩下了次子瓦西裏。但是,毛主席又爲何會問出那句:“是哪個兒子”呢?這是因爲,斯大林除了親兒子之外,還有大量的義子。毛主席此時還不相信,蘇聯人會在斯大林屍骨未寒之時,就對他的親骨肉下手。

但是,周總理的回答,卻否定了毛主席的想法。周總理說,被捕之人,正是瓦西裏!而且,此人被捕的原因還十分搞笑,居然是因爲酗酒!

事實上,這個瓦西裏可是不一般。他的上位和被捕,都有著蘇聯權利高層政治鬥爭的影子。本來,他是很有可能成爲“太子爺”的。如果斯大林能在接班人問題上有較好的安排,他不至于有後來的悲慘結局。

瓦西裏是個可憐的孩子,童年喪母的經曆,讓他再也無心學習,成績非常不好。但是,在父親的安排下,他後來進入了蘇聯空軍服役。他對自己的飛行技術很有自信,所以在衛國戰爭爆發後,他曾經主動請纓,要去前線作戰。但是,雅科夫的死,讓斯大林産生了恐懼,因此他沒有批准次子的請求。但是,在戰爭的壓力下,很多蘇聯高層領導人的子女都被送上了前線,甚至陣亡了。斯大林迫于形勢,最終也只能讓瓦西裏上了前線。

瓦西裏在空戰中的表現很不錯,擊落了不少德國飛機,戰績十分輝煌。而且,他爲人仗義,情商很高,因此很得戰士們的人心。所以在二戰結束後,他就成爲了空軍師長。在25歲的年紀上,瓦西裏更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了莫斯科軍區的空軍司令。如果讓他繼續發展下去,瓦西裏的前途不可限量。甚至可以想象,如果斯大林的壽命足夠長,可能會讓這個兒子來接班。

但是,年輕的瓦西裏很有自知之明。他明白,自己的成就是因爲有一個優秀的父親。他同樣明白,蘇聯的領導層暗流湧動,一旦失去了父親的庇護,他的結局不會太好。有一次,他和斯大林的一個義子喝酒的時候表示,自己以後的歸宿,不是開槍自殺,就是酗酒終老。當時可能誰也沒想到,他居然能“一語成谶”。

斯大林去世後,那些他生前的所謂“忠臣”,幾乎是第一時間開始了內鬥。馬林科夫和貝利亞,各自掌握黨政權利,開始了一番角逐。而在他們身後,則是老謀深算的赫魯曉夫在等待機會,准備隨時加入戰團。但是,不管是誰,都無法容忍那些效忠斯大林的人繼續活躍。那麽自然,瓦西裏作爲斯大林的親生兒子,當然會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在1953年4月28日,瓦西裏被捕了。至于罪名,那自然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說他酗酒,真是手下留情了。

在聽說了瓦西裏的遭遇後,毛主席一度黯然神傷。他對周總理說道:“斯大林屍骨未寒,他們怎麽能這麽做?”周總理則是無奈地搖了搖頭,表示這是蘇聯政治局一致同意的結果。

關于瓦西裏的問題,毛主席與周總理沒有繼續交談下去。但是,他對蘇聯政壇高層人物的看法,卻從此刻起有了改變。他顯然意識到,這些人對權力的渴望,已經超出了他們對信仰的堅持。很有可能,他們會走向稱霸的老路。所以在之後不久,毛主席開始廣泛邀請經濟、軍事方面的專家,討論如何從全盤蘇化的情況下改出來。雖然這種討論,在當時沒有明確的結論,但是這卻爲日後中國的獨立自主掀開了帷幕。

1956年,在權力鬥爭中勝出的赫魯曉夫,開始全面否定斯大林。而毛主席則在此時仗義執言,在國際會議上表示,片面強調斯大林的錯誤是不妥當的,應該全面地看問題,不要抹殺他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以及蘇聯的建設中起到的積極作用。毛主席的提議,並未得到赫魯曉夫的回應。恰恰相反,中蘇兩國從這時候開始,逐漸産生了裂痕。

1959年,毛主席拒絕了赫魯曉夫提出的“長波電台”和“聯合艦隊”兩個提議。這之後,中蘇關系迅速變冷,甚至開始決裂。由于毛主席早就已經做好了應對的准備,中國在大量蘇聯專家被撤走之後,仍然維持住了原子彈、火箭等幾個國家級大項目的進展。雖然在這之後,中國由于基礎太差,付出了十分慘重的經濟代價。但是,我們卻維護住了“獨立自主”這個發展的根本。1991年,蘇聯由于嚴重的信仰崩塌而解體,可中國卻走上了騰飛的康莊大道。

至于那位可憐的瓦西裏,他的遭遇也確實值得同情。在被莫名其妙地關押了六年之後,他被放了出來。此時,他已經是重病纏身,但是仍然酗酒無度。而且,瓦西裏喝醉之後口無遮攔,說了很多不合時宜的話。于是,蘇聯當局決定將他流放到喀山。結果在這裏,瓦西裏因爲酒精中毒,引起了急性的心髒病,就此撒手人寰了。一位國家領袖的兒子,居然會落到了這步田地,也真是讓人遺憾。

6 阅读: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