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38歲,南京林大副教授宋凱輕生,碩士同學發聲,學校回應

育學筆談 2024-05-13 15:05:43

人才是一所大學的核心競爭力,只有聚集一流的科研和教學人才,學科建設才能實現突破,學校綜合實力才能快速提升,而這些都是一所大學發展的硬指標。

高校爲了吸引人才,往往都會推出一系列的人才引進政策,只要符合條件,都能享受各種待遇,包括工資、住房、科研津貼、科研啓動經費等,尤其是高層次人才,很多高校的待遇更是誘人。

可身在其中的人都清楚,高校的待遇並不好拿,待遇的背後往往都是巨大的工作壓力,人才引進有嚴格的條件制約,在規定的期限內如果沒有拿到項目、産出成果、實現晉升,就意味著要被降級或被淘汰。

雖然說這些規定也符合契約精神,但在現實中還是有很多年輕的學者無法適應,進而失去了對事業和人生的希望,結果讓人痛心。

5月13日,知名大V、國際問題學者黃日涵教授發文,悼念南京林業大學宋凱老師,稱高校“非升即走”的規定給年輕人帶來了太大的壓力,但是如果缺少相關規定,躺平的人又會很多,對高校來說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據南京林業大學官方網絡消息,宋凱生前是生態與環境學院環境工程系副教授,本科畢業于天津工業大學,碩士畢業于北京大學,博士畢業于加拿大UBC,而且年齡只有38歲。

如此年輕的一位青年學者,原本有著美好的前途,怎麽會突然選擇輕生呢?黃日涵教授說的“非升即走”又是怎麽回事?很多人對宋凱老師輕生的原因表示不解!

一則聊天記錄引發了網友關注!

宋凱老師的碩士同學在聊天群裏公開發聲,放出了宋凱老師的履曆,並指出宋老師是2019年通過人才引進政策進入南京林大,首聘期是4年,但考核被學校認定不合格,需要降薪降級,並退還部分安家費和購房補貼。

在這種情況下,宋凱選擇了輕生,年僅38歲!

值得關注的是,在聊天中,在中科院城環所工作的這位同學還怒斥南京林大,認爲該學院給年輕教師的壓力太大。

而網絡上一份詳細的事件陳述,也印證了該同學的說法,只是看到這些內容讓人痛心,以青年才俊的身份通過高層次人才政策進入高校,最終因爲考核不合格就選擇了輕生,背後的原因真的那麽簡單嗎?

從這份陳述來看,宋凱老師是因爲缺少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所以沒有通過首聘期考核,待遇也從副教授降爲講師。

與此同時,該陳述還強調,學校提供的科研平台以及資源支持都非常有限,也沒有好的團隊和氛圍,一切都要靠自己,所以在聘期內取得的科研進展不大。

但宋凱老師在工作中表現良好,事發前還在正常上課並指導研究生,值得關注的是,宋老師的妻子也是南京林大的老師,他們還有一個2歲的兒子。

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妻子也是學校的副教授,還有一個2歲的兒子,即便是自己的事業不順利,降薪降級,還要退還一些費用,但何至于選擇輕生呢?

5月13日,南京林業大學對外回應稱,宋老師確實已經去世,但網傳消息與事實嚴重不符。這也就意味著將宋老師的離世和“非升即走”進行關聯不合適,此事肯定還有其他原因。

高校的青年教師壓力確實很大,但在人才引進之初,大家其實都有預期,相關協議寫得清清楚楚,在考核期內沒有産出相應成果,自然就要失去一些東西,但這並不意味著人生沒有了希望,因爲這類情況在高校很常見,並非只有宋老師一個人遇到了。

人還是要認清自己,沒有足夠的科研能力,其實沒必要來這種壓力很大的雙一流院校,南京林業大學雖然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擁有林業工程和林學兩大A+學科,排名位居全國林業院校第三位,僅次于北京林業大學和東北林業大學。

所以,宋凱老師輕生這件事,完全將責任推給學校也是不公平的,也要考慮到自身的一些原因,比如個人的性格、心理、家庭關系等問題,任何悲劇的出現,背後往往都有複雜的因素存在,而不是全推給某一個因素。

4 阅读:4395
评论列表
  • 2024-05-14 01:54

    南林大不是只有一個老師,也不會爲了一個人轉。地球也是如此。自己愛惜自己,也要愛別人。很多小年輕都以爲地球圍繞著自己轉,生活是給自己量身打造的。認知偏差

    林哥 回覆:
    真是笑話
  • 2024-05-14 07:23

    高校人才待遇吸引,工作壓力不容小觑!政策需平衡,保障人才權益

  • 2024-05-14 08:00

    他買的房價至少跌了40%,400萬的房子接近腰斬,而且還看不到盡頭,而副教授變講師收入下降相對房價下跌可以說忽略不計,死讀書讀死書的後果,再努力不如少上一兩次當少受一兩次騙。

  • 2024-05-14 03:46

    宋凱的回應似乎並未能平息球迷們的質疑,他的言行舉止還需要更多的溝通和理解

  • 2024-05-13 23:36

    宋凱的言論引發了球迷們的熱議,他的偏向性是否會影響到工作的公正性

  • bobo 1
    2024-05-14 16:29

    年輕生命,吃人學校[笑著哭]

  • si
    2024-05-14 01:36

    好的大學都是這樣的。

  • 2024-05-14 04:48

    宋博士走好,來生不要當老師。

  • 2024-05-14 05:45

    南林大不是只有一個老師,也不會爲了一個人轉。地球也是如此。自己愛惜自己,也要愛別人。很多小年輕都以爲地球圍繞著自己轉,生活是給自己量身打造的。認知偏差

  • 2024-05-14 05:50

    現在博士生活太難了,搜下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讀博協議就知道多惡心了

  • 2024-05-14 19:19

    人才待遇誘人,工作壓力驚人,不適應就被淘汰,太殘酷了

育學筆談

簡介:分享校園熱點、評述教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