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才發現,考研vs高考上211的區別其實很大,未來待遇也不同

勝男爸媽 2024-04-03 16:18:05

進入名校讀書是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之一。在中國,能夠進入985和211高校的學生永遠都是鳳毛麟角。這些學生面對的競爭激烈,高考時就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他們畢業後所展現出的競爭力和含金量也相應強勢突出。

常有一種觀點認爲,本科畢業于名校並繼續攻讀研究生才能被稱爲真正的“名校出身”。而有一些學生假如本科出身不好的話,他們考上了研究生之後,含金量仍然會有折扣。真的會這樣嗎?

畢業後才發現,考研vs高考上211區別其實很大,未來待遇也不同

實際上,進入985或211高校並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在本科四年和研究生三年的學習生涯中,取得長足進步至關重要。畢業後,差距才會顯現出來。

曾經有一位女大學生小麗,她考上了當地一所211名校,但在本科階段,她只是一位普通的二本生,爲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盡管她順利考入了211名校,但畢業後才發現,211名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尤其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上。

首先,兩者之間的難度有所不同。高考是與全國的考生進行競爭,因此考生要面對巨大的壓力。

據統計數據顯示,常年來看,僅有不到6%的學生被錄取進入211高校。相比之下,考研的競爭程度要相對緩和一些。雖然考研也具有一定的難度,但相對于高考來說,參與考研的人數要少得多。

其次,在壓力方面也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對于高考來說,大多數人只有一次機會,因此壓力特別巨大。他們花費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和精力來爲這個目標努力奮鬥,全心全意投入其中。

然而,對于考研來說,雖然也很具有挑戰性,但是一個人如果有意願,實際上是可以多次參加考試的。如果一次考試沒有取得理想成績,還可以再來一次,甚至多次。而且,通過前幾次的考試經驗,考生也會更加豐富,更加從容自在。相對而言,考研的壓力可能會稍微減輕一些。

正因如此,有許多人爲了能夠考入名校,哪怕經曆二戰、三戰也在所不惜。另外一個顯著的區別在于兩者的學習能力。能夠本科階段就考入211高校的同學,通常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

在高中階段,他們往往是屬于中上等水平的學生,已經展現出了較強的學術潛力。而進入211高校後,他們將接受更高質量的本科教育,與一群同樣優秀的學霸共同學習,這有助于他們思維的開闊和能力的提升。

然而,對于在考研階段才進入211高校的學生來說,有些人可能會感到有點跟不上,或者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這是因爲在本科階段可能存在一些培養方面的缺失,導致他們在學術上的基礎相對薄弱。

因此,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就是,實際上在就業市場上,本科階段就讀211高校的學生往往會比考研階段才進入211高校的學生更受青睐。在待遇方面,一些公司可能更注重考察候選人的第一學曆。

雖然第一學曆並不應該成爲評判一個人的標准,但是在實際招聘過程中,仍然有一些HR會將其視爲重要的參考因素。

總結:

現在對于學曆的考察確實越來越嚴格了。隨著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數量不斷增加,企業自然也會更加挑剔,希望從衆多求職者中挑選出最優秀的人才。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格外重視自己的第一學曆,努力在上學的時候就盡可能獲得優質的學曆。這意味著在高考時爭取考上一所211或985高校,盡量不給自己留下遺憾。

你們怎麽看待這件事呢,來說說吧?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 阅读:65

勝男爸媽

簡介:素材源于網絡,旨在爲大家普及教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