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時期,奉系將領萬福麟一張罕見留影,一身戎裝,霸氣十足

向日葵愛過去 2024-05-03 02:15:26

請大家在閱讀前,先點擊上面的“關注”,感謝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給大家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並與您分享閱讀的快樂!筆者後續將會爲大家帶來更多的精彩故事!

北洋軍閥時期,奉系將領萬福麟一張罕見留影,鏡頭中,這位奉系將領一身戎裝,蓄著大胡子,身姿挺拔,目光炯炯,霸氣十足。

萬福麟戎裝照

萬福麟是奉系軍閥中的一員老將,他本是奉系軍閥二號人物“吳大舌頭”吳俊升的心腹下屬,在吳俊升手下擔任要職。

1928年6月,吳俊升與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在皇姑屯雙雙遇襲身亡後,他積極擁護少帥張學良繼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主持東北三省大局,因而得到了張學良的信任和器重,被委以重任,接替了吳俊升生前擔任的職務,繼任爲黑龍江軍務督辦,與當時的于學忠、王以哲、缪澄流,何柱國四位東北軍將領並稱爲張學良麾下的“東北軍五虎將”。

萬福鱗出生在吉林省農安縣一個貧苦的家庭,孩童時代的萬福鱗十分懂事,爲了幫助雙親分擔家裏生計的壓力,便給當地的富戶地主家扛活,放牧,掙取錢財。

雖然說,扛活,放牧的活很苦,很累,但卻磨砺了萬福鱗的意志力,讓其從小便養成了獨立,依靠自己的生活態度。

1900年,晚清政府處于內憂外患之際,沙俄軍隊入侵東北,致使匪患叢生,令東北地區的百姓苦不堪言,奉天將軍增祺爲了應對這遍地匪患的危機,便開始招募兵勇,擴充兵力。

當時正在家中務農的萬福麟獲悉這個消息後,覺得自己在家務農終究是沒有出頭之日的,因此便選擇棄農從軍,開啓了自己的戎馬生涯。

萬福麟參加入伍之後,被編入到了“吳大舌頭”吳俊升手下的靖邊軍,萬福麟做事認真,章法有度,因而獲得了屢次升遷的機會,從一個小小的列兵一步步升遷成爲馬四營管帶。

1914年,中華民國三年,萬福麟再次獲得了升遷機會,晉升爲陸軍少校銜,而在林西、經棚的平叛之戰上,萬福麟率部扭轉吳俊升部失利的局面,一舉率部剿滅了叛軍,戰後,這場剿滅叛軍的戰鬥不僅使得萬福麟在東北三省這塊黑土地上聲名大噪,被人熟知,更是讓他憑借此戰,讓他得到了“吳大舌頭”吳俊升的賞識和青睐。

1921年3月,吳俊升被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委任爲黑龍江省督軍兼省長,而出任黑龍江省督軍兼省長的吳俊升則是對他下屬進行了一一封賞,將已經成爲自己左膀右臂的萬福麟升起任爲安泰鎮守使,並晉升他爲少將。

萬福麟親臨戰場,指揮作戰的一幕

萬福麟不僅是一個治軍的能手,爲人還很仗義,喜歡幫助人,爲身邊的人分憂解難,1922年,曾擔任過江西省省長的李廷玉退職歸津,但由于李廷玉爲人光明磊落,手上的積蓄不多,來到天津後,居無定所。

萬福麟在獲悉這個情況後,便主動聯系李廷玉,將自己在天津的房子借給李廷玉一家居住,而這一借就是十多年之久,在這十多年裏,萬福麟沒有收取李廷玉一分錢房租,而這段故事,也在當時傳爲了一段佳話。

1924年9月4日,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萬福麟率部參加到了爭奪山海關的戰鬥中,在這次戰鬥中,萬福麟親臨一線督戰,率部強勢擊潰直系軍隊,爲奉軍奪取熱河戰略要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次直奉戰爭

戰後,萬福麟收到了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表彰和嘉獎,被張作霖升任爲東北陸軍第十七師師長兼騎兵副軍長。

1925年11月,奉系將領郭松齡在灤州起兵反奉,萬福麟則跟隨自己的頂頭上司“吳大舌頭”吳俊升率部前往平叛,在這次平叛中,萬福麟率部沖鋒在前,配合其他奉系軍隊一舉平叛,戰後,以內平叛有功,張作霖再次對他進行了褒獎,將萬福麟晉升爲東北軍第八軍軍長,這次晉升,使得萬福麟跻身爲奉系軍閥戰將的序列。

1928年,張作霖、吳俊升雙雙在皇姑屯遇襲身亡後,“少帥”張學良繼任爲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隨後便委任萬福鱗這位奉系老將擔任黑龍江軍務督辦。

萬福鱗戎裝照

東北易幟後,萬福麟出任東北邊防軍副司令兼黑龍江省政府主席,開始主政一方,在主政黑龍江期間,雖然說軍人出身的萬福麟政績無多,但他卻做了兩件“遺惠後世”的善舉。

一件是給貧民博濟工廠、孤兒院增加經費,修造貧困工人宿舍,一件是監修《黑龍江志稿》,和修建圖書館,爲黑龍江及東北地區的文化保護和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1931年,918事變爆發,日本關東軍突然出兵襲擊沈陽,以武力侵占了整個東北三省,而面對日軍無恥的侵略行徑,作爲奉系老將的萬福麟憤怒不已,在熱河組織東北軍與日寇展開了激戰,但無奈日軍武器裝備精良,以飛機,火炮作爲掩護,萬福麟部傷亡較大,不得不率部撤走。

這場戰鬥的失利,不僅使得東北軍聲譽掃地,還令萬福麟受到了各種抨擊和圍攻,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萬福麟臨危受命,出任第一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五十三軍軍長,率部在大清河一線阻擊日寇,當時,萬福麟一心想要一雪前恥,因此在這場阻擊戰上,萬福麟親自一線督戰,率部多次打退日軍的攻勢,使得日軍攻勢受挫,有利的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但是日寇在攻勢受挫之後,便增派援軍,加大進攻攻勢,萬福麟部傷亡太大,不得不率部退出戰場,轉戰于太行山區。

在往後的歲月裏,萬福麟繼續率部活躍在抗日的戰場上,後續,萬福麟先後率部參加了豫北、豫東的對日作戰以及武漢會戰,在這些抗擊日寇的戰鬥中,萬福麟經常都是親臨一線,率部與日軍厮殺,成爲令日軍膽寒的抗日將領之一。

1945年,日本宣布戰敗後,在抗日戰爭中屢有功績的萬福麟卻沒有得到任何嘉獎,而是被國民政府給予了一個東北行轅副主任的虛職。

1948年11月2日,我東北人民解放軍解放沈陽後,萬福麟轉赴台灣,在台灣度過了自己的晚年時光,1951年7月,萬福麟這位東北軍名將在台中走完了自己的余生,因病離世,時年71歲。

1 阅读: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