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別生氣,咄咄逼人的樣子不像你了|韓韓觀察

藍媒彙 2024-04-09 14:48:49

文 | 韓韓(作者系藍媒彙創始人)

智己發布會貼身對標小米,並在標注小米SU7參數上犯錯一事上,小米表現得非常硬氣,甚至可以說很生氣,智己不公開道歉後果很嚴重。

業內也不少人感慨,汽車圈果然跟數碼圈不一樣,第一次見到小米這麽強硬。

雖說這件事是小米占理,但我仍然認爲,處理方式上,小米不要生氣,甚至發怒,且還給智己上綱上線,上升到上汽、國內新能源産業團結發展等層面上。

這不應該是小米的風格。

雷軍一直在說,最近輿論環境很不友好,大家拿著放大鏡看小米SU7。

那麽作爲其中的一份子,對于小米來說,是做出表率,還是選擇加入其中,我期待,小米選擇前者。

1

發布會上,産品的貼身對標,一直都是小米最拿手的營銷方式。

無論是雷軍主導的小米手機,還是盧偉冰主導的Redmi手機,貼身對標友商競品,在某些維度上全方位吊打,一貫如此。

至今業內都有調侃,稱之爲雷軍式對比。

到了汽車領域,同樣如此,小米汽車SU7全程對標特斯拉Model 3和保時捷Taycan,在一些維度上,以顯示自己的高配低價。

既如此,那麽別人當然也就能全程貼身小米SU7,蹭你小米SU7的流量,同時凸顯自身的産品力,甚至也同樣能陰陽怪氣,嘲諷小米SU7的一些生態等。

換句話說,小米時常“碰瓷”友商,自然也得接受友商“碰瓷”小米,只要不是惡意的,抹黑的。

2

智己當然是犯了個錯誤,但針對這個錯誤,小米選擇將其放大的處理方式,是值得商榷的。

深夜發文三連擊,敦促、不接受個人輕描淡寫的非正式道歉,甚至還上綱上線等等,不給智己留一絲顔面。

一句話,就是逮著友商的一處錯誤,然後窮追猛打,得理不饒人。

雖說新能源市場競爭很激烈,但我還是建議,小米應該表現大度點。

相比較智己,小米本身就具備天大的流量,再加上此次事件占理,那更是天然就占據強勢地位,而智己就弱不少。

這未必不是一種打壓。

同時也不排除是小米有意在創造話題,維持自身産品熱度的營銷手段。

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爲小米希望通過此次敲打智己,釋放強勢形象,警告市場上一些抹黑造謠等行爲。

但如果不那麽咄咄逼人的話,效果會不會更好,一方面,別人對標小米SU7,從營銷角度上,小米SU7就是友商眼中的標杆産品,另一方面,也能爲自身品牌度加強非常多的好感,以及口碑,都能大做文章。

你看特斯拉,保時捷,蘋果,這些被國産品牌無時不刻不在對標、吊打的科技公司,一直非常寬容,沒說什麽。

再說了,很多時候一件小事,一旦放大,就不可控了。小米能放大,別人同樣能放大,“放大鏡”下,誰都有可能被抓小辮子。

3

小米進入車圈,是以團結者的姿勢。

SU7發布會上,蔚小理,以及長城北汽等負責人的到場,車圈從未見過的場面,在小米上發生了。

還有此前微博、海報、戶外活動上,小米對比亞迪等一衆車企的致敬,要攜手同行。

都是一時佳話。

把智己、極氪等車企也一視同仁,不更好嗎。一同做大蛋糕,而不是彼此內耗。

0 阅读:7
评论列表
  • xyz 2
    2024-04-09 17:05

    只能顯示保時米的內心虛弱,沒有上汽保時米怕連零件都湊不起。

藍媒彙

簡介:藍媒彙由多位資深媒體人打造,專注互聯網産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