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水戰役敗于敵人74師,陳毅大怒:我要撤你的職,粟裕開口保了他

曆史門前小個子 2024-04-04 09:09:46

1958年批判粟裕,作爲長期在粟裕麾下作戰的將領,王必成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面對上級首長的強烈要求,王必成不得不在會場上發言,“聲討”粟裕。

王必成說:“我,王必成,奉命揭發大陰謀家粟裕。粟裕的大陰謀,有兩點我體會深刻,那就是“大”和“謀”,當年濟南戰役還沒有結束的時候,粟裕就向毛主席和中央軍委提出了淮海大戰,中央也采納了這個建議,最終取得了淮海戰役的勝利,粟裕的這個功勞是非常‘大’的,“至于粟裕的“謀”有多大,我是個小人物,不敢評論,也沒資格評論,但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最清楚......”

王必成話音剛落,會場便亂了起來,明眼人卻是看了出來,王必成其實是在“報恩”

王必成是湖北麻城人,17歲參加紅軍,自此走上了革命道路,雖然參軍的年齡不算大,但是打起仗來,他卻是一點也不含糊,每逢作戰,必定勇敢沖鋒在前,不懼犧牲。

也正是由于王必成的威猛,因此他榮獲了“王老虎”的綽號。

1940年,王必成來到粟裕麾下任職,自此他開始了跟隨粟裕近十年的南征北戰,王必成的職務也從團幹部,升任爲了軍長,這一切,有王必成自身的優秀因素,也有粟裕對他的青睐,

鮮爲人知的是,在1946年時,王必成曾因一場敗仗差點前途被毀,也是粟裕在關鍵時刻保了他,這場戰役,就是漣水之戰。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派重兵向我黨領導的解放區發動了進攻,爲了保衛來之不易的革命果實,我黨在黨中央,毛主席的正確領導下奮起反抗。

蘇中一帶距離南京,浙江較近,對蔣介石威脅很大,1946年7月,蔣介石派出重兵,准備“圍剿”我軍在蘇中的根據地,時任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的粟裕當即率部反擊,在一個月的時間裏,連續指揮了七場戰役,皆獲勝,史稱蘇中“七戰七捷”

王必成當時就在粟裕的麾下任六縱司令員,七戰七捷中,王必成率部殲敵1.6萬余人,爲革命立下卓著功勞。

此時我軍在蘇中打的好,臨近的淮南解放區卻是形勢急劇惡化。

在國民黨主力整編74師的強力打擊下,我軍在淮南的根據地不得不放棄,而敵人趁此機會則長驅直入,直指淮陰。

淮陰是我黨蘇皖解放區的首府,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面對如此危局,粟裕連忙調兵遣將,准備隨時與敵人激戰。

敵師長張靈甫確實有一定的軍事指揮能力,在淮陰保衛戰中,他派出小部隊夜襲我軍守城部隊,使得戰士們措手不及,淮陰最終失守。

此戰過後,戰士們心情低落,甚至有人患上了“恐七十四師症”,這讓王必成非常的惱怒,他暗暗道:“一定要和這個張靈甫碰一碰”,很快這個機會來了。

淮陰失守,敵人整編74師將目光放在了漣水城,此時駐守漣水的是成鈞的第五旅,這支部隊在淮陰時曾和74師打過,此時面對這個“仇人”,戰士們都憋了一股氣,他們發誓死戰不退。

當張靈甫驚訝于我軍強大的防守時,他也比較傲,繼續派主力進攻漣水,眼看第五旅要守不住,關鍵時刻王必成帶著部隊趕來,在王必成不怕犧牲的英勇指揮下,戰士們開始了強而有力的反擊。

激戰一段時間後,粟裕也帶著主力趕到,張靈甫眼看情況不妙,當即返回淮陰,伺機卷土重來,一個月後,第二次漣水戰役拉開了帷幕。

此時駐守漣水的部隊換成了王必成的第六師,此時粟裕,陳毅正在宿北指揮戰役,華中野戰軍政委譚震林便指揮王必成打了這一仗。

由于戰士們士氣很高,譚震林也有些激動,就讓王必成帶著第六師出城迎戰,准備與敵人硬碰硬。

1946年12月3日,第二次漣水戰役打響,敵人在城南向我軍發起了猛攻,王必成帶著部隊絲毫不懼,奮力反擊,兩軍激戰九天九夜後,讓王必成與譚震林都沒想到的是,張靈甫此時卻親自率主力部隊從西面撲向漣水。

當王必成醒悟時,已經晚了,張靈甫率大軍攻破了漣水。

第二次戰役,王必成打了敗仗,陳毅得知後,非常惱怒,他甚至將王必成找來,明確的告訴他:“不殺你的頭,要撤你的職。”

打了敗仗,王必成自然是沒話可說,那個時候,王必成心裏已然將第二次漣水戰役視爲了自己的“滑鐵盧之戰”

關鍵時刻,粟裕了解王必成,也知道王必成盡力了,所以,他保了王必成,沒讓陳毅真的將王必成給撤職,事實上,如果王必成真被撤職了,恐怕他以後的革命生涯就“到底爲止”了。

好在粟裕保了王必成,因而對于粟裕這位老首長,王必成尊敬的同時,也更加充滿了感激。

後來孟良崮戰役,粟裕沒有忘了王必成要“一雪前恥”,在戰爭的最後關頭,王必成派出特務團攻上孟良崮山頭,將張靈甫給擊斃,得到這一消息,王必成懸著的一顆心終于落了地。

在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王必成爲革命立下了赫赫功勞,同樣,他與粟裕這位老首長之間,也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

1958年批判粟裕,王必成不顧身份,爲粟裕“仗義執言”,賀龍元帥聽後大贊:“王必成可信,可交,可深信,可深交。”

後來粟裕去世,關于粟裕“冤案”一事還未解決,王必成便想向中央反映,但是被粟裕的妻子楚青給攔住了。

此後,王必成繼續多方奔走,不遺余力地爲老首長呼籲,遺憾的是,還未等到給粟裕平反,王必成就于1989年離開了人世。

5年後,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劉華清共同署名,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追憶粟裕同志》的文章,明確爲粟裕平反,而這時,楚青得知消息,立刻打電話通知給了王必成的妻子。

王必成的妻子隨即將這份報紙放在了王必成的遺像前,對他告慰。

粟裕後半生坎坷不平,但有王必成這位下屬和摯友,也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了。

1 阅读: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