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師都沒圍住日軍一個甲種師錯失戰機後無奈選擇“決開黃河”

文叔逗號 2024-05-15 23:58:43

前言

「黃河花園口決堤事件」被稱爲「抗戰三大慘案」之一,與長沙大火和重慶隧道窒息慘案並列。今天要談論的是與武漢保衛戰有關的「花園口決堤事件」。這一事件在當時的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意義,因爲「以水代兵」的結果不僅影響了抗日戰爭,還對解放戰爭産生了深遠影響,對現代中國産生了重大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黃河花園口決堤事件」。

曆史上的黃河治理和以水代兵

在談及1938年6月在河南鄭州附近發生的花園口決堤事件之前,我們先提及一位台灣作者名叫毛忠武,他在個人回憶錄《滾滾黃河》中記錄了這段曆史。他回憶了1942年河南大饑荒的情景,描述了冬天逃難時馬路兩旁餓死的人滿目皆是,屍體在寒冷的天氣中沒有腐爛,也沒有人處理屍體的情景。這些描述著實令人心酸,反映了當時的慘狀。

毛忠武于1930年離開家鄉,雖然當時情況已經很糟糕,但尚未達到如此悲慘的程度。然而,花園口決堤事件導致了河南遭受了「水旱蝗湯」的四大災害,這說明災難的多發主要與黃河有著密切關聯。除了戰爭帶來的災害之外,黃河的泛濫也給當地帶來了極大的破壞。

黃河的特性是如此獨特,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其出海口每年似乎都在不斷向外推進約1.5公裏,形成了新的海埔和新生地。這主要是由于黃河的含沙量異常之高所致。這一現象主要出現在近幾十年來,尤其是黃河中上遊進行整治之後,才取得了這樣的成果。

考慮到黃河含沙量之高,其淤積是十分正常的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河床不斷上升,甚至高于周圍地面,形成了懸河的局面。古代曆史上發生過多次大規模改道事件,這是因爲黃河屬于地上河,其河床高度造成了無法向周圍水系彙入的困境。

地圖顯示,整個黃河以南的水系都往南流,這是由于黃河的河床高度限制,導致周圍河流無法彙入黃河,而轉而流入淮河、賈魯河等水系。

過去對治理黃河的觀點大多主張疏浚。然而,到了明朝時期,出現了一位水利學家潘季馴,他通過實地研究提出了治理黃河的全新理念——"束水攻沙"。這裏的"束水"意味著約束河流,加快流速,以便將沙子順利帶至大海,避免沉積。

明朝治河名臣潘季馴

傳統的治水方法通常主張疏浚,但潘季馴認爲,黃河中下遊河道頻繁改道的主要原因在于河道的泥沙量過大,流速緩慢導致沙子沉積,加速了河床的淤積速度。因此,他提出了築堤束水的方案。

潘季馴的方案包括設計"縷堤"和"遙堤"。"縷堤"是指修建在主河道附近的小堤,將水約束在河槽內;而"遙堤"則是修建在兩三裏之外的平行堤,作爲備用防護。此外,他還設計了"格堤"作爲緩沖。

整個設計有些類似于雙殼體潛艇,其中"格堤"就相當于防水艙。這一方案顛覆了傳統治水方式,同時證明了古代大禹治水的有效性。

潘季馴設計的"縷堤"和"遙堤"

黃河是一條難以治理的大河,其含沙量高、懸河形態、居高臨下的地理特性使其治理更加複雜。因此,過去的策略有時是采取讓黃河自然決堤,利用泛濫來阻止敵軍的戰略,這在三國時期的水淹七軍中有所體現。

「花園口決堤」前的戰鬥 中國軍隊已經盡力了

「花園口決堤」事件主要考慮了軍事因素。在抗戰初期,國軍在1938年3月10日至4月8日間在台兒莊取得了相對成功的勝利,蔣介石希望擴大這一戰果,調集了60多萬大軍集結在徐州地區,准備進行一場重要的大決戰。

然而,到了1938年5月19日,徐州卻失守了,而蘭封戰役的失敗使得鄭州面臨被攻陷的危險。日軍即將沿著隴海鐵路向西推進,面對這一局勢,蔣介石下令打開黃河花園口大堤,讓黃河水阻擋日軍的進攻,以拖延時間。

因此,徐州會戰和蘭封戰役的失利導致了花園口決堤事件的發生。雖然蘭封在當時並不爲人熟知,但1938年的這場戰役是爲了配合徐州會戰而進行的,涉及日軍第14師團在山東荷澤董口渡黃河,進入豫東地區,試圖切斷中國軍隊的退路並阻止第一戰區增援徐州。

這一系列事件展現了以水退兵的戰略,有時候雖然取得了一時的效果,卻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相當于傷敵八百自損三千的七傷拳打法。

黃河在中國地理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隴海鐵路與平漢鐵路在鄭州這一交彙點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日軍土肥原賢二的第14師團旨在切斷隴海鐵路,蔣介石認爲這是扳回局勢的良機。因此,他親自前往鄭州指揮豫東戰役,希望將土肥原的部隊孤立消滅。爲此,第一戰區的薛嶽組織了豫東兵團,調集了六個軍、十二個師,以合圍土肥原的第14師團。

在戰役中,土肥原的部隊很快被圍困在蘭封至商丘地區,即歸德地區。商丘是豫東的門戶,由黃埔軍校出身的黃傑率領第八軍駐守。而在蘭封,也同樣由黃埔軍校出身的桂永清率領第27軍防守,該軍配備了中國軍隊中非常罕見的戰車營,由邱清泉指揮。然而,桂永清決定撤出蘭封,僅留下第88師防守,導致日軍于5月22日順利占領蘭封。

此外,在商丘,奉命要守一周的黃傑的第八軍卻在短短一天內丟失了歸德,雖然有說法稱只守了三天。這種不戰而退的情形使得戰局出現了巨大變化。蔣介石曾怒斥此爲“千古笑柄”,他命令動員12個師奪回蘭封,但最終還是土肥原撤軍才使宋希濂得以“收複”蘭封。但不久之後,日軍又卷土重來,蘭封再次淪陷。這一場景讓人不禁聯想到蔣介石在會議上的怒罵,因爲原本可以順利進行的戰役卻在關鍵時刻失利。

根據黃傑的說法,當時臨時配屬在他指揮下的第64軍168師師長何林生,未遵守命令擅自撤退,導致日軍乘機突入,其他各師也受到了壓迫,只得一起撤退。

文叔過去曾多次提及,國軍部隊在防守方面表現得很強,但沒想到在這次戰役中也出現了問題。圍攻一個日本甲種師團的情況下,12個師未能實現圍殲,這確實表現得不理想。有很多解釋,比如新兵數量過多、訓練不足、武器彈藥不足等等。然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抗戰主旋律的籠罩下,很少有人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見。大家認爲要想打贏戰爭機會很渺茫,因此在上場之前都采取觀望態度,保存實力。沒想到這種消極的想法竟然如此嚴重!

在丟失徐州、蘭封和歸德後下達花園口決堤命令,情況已經十分危急。實際上的情況何等嚴峻呢?第71軍第88師師長龍慕韓被槍斃,成爲抗戰期間首位被處決的將領。老蔣當時以殺人立威示衆,曾多次表示只要守不住就會殺頭。這也是陳明仁堅決守城的原因之一,他知道後果不堪設想。

至于黃傑和桂永清等將領,他們的命運也受到了影響。黃傑的第八軍番號被撤銷,他被調到陸軍官校任教;桂永清也被撤職查辦,並被外放到德國、英國,後來轉爲海軍。因此,這場戰役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軌迹。

蘭封失守後,鄭州面臨緊急情況,因爲日軍即將繼續向南進攻,沿著平漢鐵路直逼武漢。國民政府被迫采取了以水代兵的策略,在黃泛區形成人工泛濫,以阻止日軍的前進。國府還宣傳說黃河潰堤是日軍炸開的。

中國曆史上以水代兵的戰術並不罕見。1935年8月,德國軍事顧問團總顧問法肯豪森將軍提出了《中國抗日戰備建議書》,建議將黃河作爲最後防線,並實施人工泛濫以增強防禦能力。雖然蔣介石最初對此不以爲然,但後來在失守的情況下,采納了德國顧問團的建議。

《鄭州文史》第二集專門講述了花園口決堤事件,收錄了許多當事人的回憶錄和文章。其中,晏勳甫是一位重要人物,他當時在武漢行營擔任第一戰區的參謀長。根據他的回憶,他在1935年就曾提出利用黃河水來阻止敵人的建議。他認爲,在中日交戰時,要想保住鄭州並將敵人完全隔離在豫東(即河南東部),最好的策略就是炸毀黃河河堤,甚至必要時可以犧牲鄭州,實施焦土戰。這種手法在當時國內外都頗有支持。

1938年6月1日,蘭封會戰結束,日軍占領了蘭封和開封,鄭州陷入了緊急情況。如果繼續南進並占領武漢,日軍只需7到12天就能完成。因此,陳果夫、姚宗馬、何成璞、劉仲元、羅仁卿、陳誠、黃新吾等黨政要員建議采取掘堤來阻敵的方案,並報告給駐武漢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蔣介石對此表示同意,並于6月2日召開最高軍事會議,決定豫東守軍向豫西山地轉移,並秘密決定掘開黃河大堤,以阻止日軍南下。這一決定顯示了形勢已經十分嚴峻,必須采取果斷行動。

日軍占領徐州

最初,決堤的地點並非在鄭州的花園口,而是在中牟縣的趙口,位于花園口下遊。命令由第39軍軍長劉和鼎執行,限期是在6月4日午夜12點前完成。然而,劉和鼎動用了一個團的兵力,由于堤壩土質含有較多沙子,掘開後黃河水流未能有效沖刷泥沙,導致堤口堵塞,出水量有限。因此,後來決定將決堤地點移到花園口上遊,因爲趙口的出水量一開始較少,但後來也發生了潰堤,進一步擴大了黃泛區的範圍。

總之,由于日軍逼近中牟白沙鎮,于是在6月4日下令在趙口上遊的花園口決堤。這裏的堤防有20米的厚度,因此命令由新八師師長蔣再珍來執行。根據文史資料,蔣再珍將花園口一帶的居民趕到10裏外,並組織了800名士兵分成5個小隊,日夜趕工。晚上,他們甚至將汽車開到大堤上,利用車頭燈照明。在這種日夜趕工的情況下,到了6月9日上午9點,終于扒開了黃河大堤,黃河水開始沿著賈魯河一路南下。雖然花了5天時間才掘開大堤,但一開始破口並不大,因此新八師調來了平射炮,發射了6、70發炮彈。

決堤後的黃河在短短的10幾天內形成了一條長500公裏、寬約300公裏的天然屏障。

日寇的多個師團深陷其中,梅津美治郎計劃沿平漢直下武漢的計劃破産,不得不撤出河南的師團,改道經安徽抵達長江,與畑俊六的華中方面軍彙合,沿長江溯流而上,漸漸陷入全面戰爭的泥沼之中。

花園口決堤,既有弱國的悲哀,也有斷腕的悲壯。

由于黃河汛期水量豐沛,水勢滔滔不絕,主要泛濫地區爲河南,部分安徽和江蘇地區也被淹。總共有5萬4,000平方公裏的土地泡在水裏。

據《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檔案》記載,黃河花園口決堤造成3省44縣市大面積受災,死亡人數89萬,千百萬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而且,由于黃河決堤,直接導致了1942年的河南大饑荒,並導致3000萬人受災,300萬人死于饑餓!

爲了防止日寇從平漢線進攻武漢,國民黨政府掘開黃河延緩了日寇的進攻勢頭,但代價是5000多萬中國百姓的命運!

直到抗戰勝利的1947年3月15日才修複了黃河破口,但僅一年多時間,河南便再次喪失。因此,黃河花園口在抗戰勝利後本應被堵起,這讓人回想起日軍占領河南時爲何未采取行動,或者國民政府爲何未趁冬季結冰或枯水期堵塞黃河。

美國學者穆盛博近年出版了《洪水與饑荒》,主要以河南曆史爲主,他認爲國民政府在抗戰前提出的“河防即國防”口號,以及黃河水利委員會的接受,都與第一戰區軍事長官在決堤過程中未充分告知沿岸民衆有關,導致大量平民傷亡和財産損失。這表明國府早已有准備,只是在作戰最壞的時候才會考慮實施。

湯恩伯手下出版的一本回憶錄《湯恩伯先生紀念集》中有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文章記載了湯恩伯在中原河南時期的一系列大膽舉措,其中包括修築花園口到淮河數百裏的堤防和建立戰時中學,吸納了三萬多名中學生。但爲什麽要修建花園口到淮河數百裏的堤防呢?

黃河改道後,日軍的進攻受到了黃泛區的影響,導致他們的向西推進戰略暫時受阻。中日雙方開始沿著黃泛區各自占據的地盤展開行動,動用社會資源,包括動員老百姓修築堤壩,試圖提高自己一邊的堤防,以便將洪水逼到對方地盤。這種你來我往的競爭導致了整個河南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幾近耗竭。穆盛博這位美國學者認爲,由于中日雙方長期的競爭導致了老百姓的苦不堪言,地方居民開始采取“軟抵抗”。

河南長期以來承受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壓力,給人一種河南貧窮、盜賊橫行的印象,但實際上這些印象在曆史上可能有一些背景因素。人們被迫離開家園,花園口的決堤對此産生了巨大的影響。日本當時也利用這一事件進行宣傳,聲稱他們在救助中國老百姓。

然而,國軍一開始的說法是日軍轟炸導致的後果,而現在我們已經清楚地知道當時的真實背景以及決策的過程,這是抗戰中弱旅對抗強權而不得已采取的手段。既有弱國的悲哀,也有斷腕的悲壯。

0 阅读:97

文叔逗號

簡介:記者、資深媒體人、主流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