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上將大鬧司令部,聶榮臻郁悶至極,最終被徐帥反超錯失總長?

新新史界 2024-05-14 13:54:40

1949年10月,新中國剛成立不久,中央就下達一份委任狀:由徐向前同志出任總參謀長,聶榮臻出任副總參。

然而,這項看似簡單的任命令,卻在後世民間引起不小的爭論。

當時的徐帥因身體原因,一直在山東養病,無法到任。

因此,早在中央有意要他擔任總參後,徐帥第一時間就向毛主席請示,自己狀態不佳,無法盡職,可能會辜負中央期望,請求中央委任他人。

而毛主席的態度很直接:子敬同志安心靜養,任命不變。

除此之外,在解放戰爭時期,聶帥長期主政華北,徐帥則擔任華北軍區副司令員,職務一直低于聶帥半級,有人就此斷定:徐帥是聶帥的“副手”。

有了這個看法,爭論點也就出來了,一些傳言認爲:是因爲解放時期聶帥表現不佳,才被“副手”徐帥反超,錯失總長一職。

事實果真如此嗎?

一,晉察冀鬧家務

此話還要從我軍在華北的一場失利講起。

1946年7月,我軍華北部隊在大同、集甯一帶,發動了一場攻城打援戰,對手是國軍悍將傅作義。

此戰,由于我軍指揮不當、估敵不足等原因,最終以失利告終,甚至把重地張家口也拱手讓敵。

軍隊能打勝仗,再大的矛盾也不是問題。若是打了敗仗,一點小差錯也會成爲大沖突。

大同集甯戰役後,晉察冀司令部就失利原因召開檢討大會,誰也沒有料到,這場大會最終演變成帥將互爭的鬧劇。

會議剛開始的時候,一切倒還正常,然而聶帥話還沒講兩句,時任軍區第二縱隊司令兼政委的郭天民將軍,就當衆拍桌子,指責聶帥應該爲戰敗負責。

此事的細節,筆者在前幾日的文章中,已有詳細介紹,所以不再過多贅述。

本文要講的是,聶帥在此次大會上和另外一位開國上將的爭端。

這位將軍就是有“大將之姿”的張宗遜,他在戰時的職務是前線指揮部司令員。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而優秀的一線指揮官更是難得。這類指揮官不僅要有極高的領悟力、理解上級戰略構想;還得有強大的戰術布置能力,指揮士兵打好每一個戰術。

在聶榮臻看來,大同集甯戰役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張宗遜臨場應敵不利,關鍵時刻調頭錯過敵人主力。

張上將脾氣雖然不及郭天民將軍火爆,但也是個直性子,當場就起身反駁了聶帥。

在《張宗遜回憶錄》中,張將軍解釋道:“毛主席指示要求晉察冀部隊先出平漢線,消滅弱小的敵人。但有些同志輕敵,不以毛主席指示爲然,堅持先打大同”,而這裏的“有些同志”指的正是聶榮臻。

郭天民拍桌子當衆硬剛,張宗遜擰著脖子心有不服,晉察冀兩大猛將帶頭鬧家務,中央察覺到聶帥工作的困境後,決意讓朱德、劉少奇到晉察冀軍區協調各方。

二,聶帥轉型

毫不誇張的說,全軍都是朱老總的兵,以朱老總的威望,也就毛主席一人可勝而已。

所以朱老總剛到晉察冀司令部,鬧意見的消停了、有怨言的的也不吭聲了,幾位“倔驢”將軍見了朱老總,心甘情願的低頭認錯。

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朱老總不會一直留在晉察冀,而軍區帥將間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再三考慮後,朱老總決定對晉察冀的人員進行大變動,把郭天民、張宗遜等人調離軍區,另有重用。

除此之外,朱老總還和中央商量,整改華北領導體系,分別設立晉察冀軍區和晉察冀野戰軍,實施有限度的軍政分離,由聶帥主管軍區建設工作,野戰軍則由楊得志出任司令員,負責軍事行動。

注意,中央此舉並非是削弱聶帥的指揮權力,而是結合實際情況,讓聶帥最大程度上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聶帥的優勢在哪呢?

五字可以概括:極善于建設。

請注意“極”字,十大元帥能優于練兵養兵、建設根據地者,當屬聶帥和羅帥兩人。

當然,徐帥、賀老總也是建設的好手,只不過他們更偏向于綜合、全能,所以在發展根據地上,亮眼程度略遜聶、羅。

抗日時期,華北根據地孤懸敵後,經常遭到敵人襲擊、破壞,根據地缺衣少糧,士兵們吃完上頓沒下頓。

就在這樣的惡劣條件下,聶帥一聲不吭、埋頭苦幹,把晉察冀發展成模範根據地,是我軍在抗日時期根據地的標杆、旗幟,各位可以細品其中艱難程度。

因此,在對晉察冀進行整改後,中央決意讓聶帥不再過多負責軍事指揮任務,而是全身心經營根據地,擴大我軍在華北的基盤。

聶帥就此徹底轉型,逐漸退出一線指揮。

三,徐帥的定位

實事求是的說,這次轉型對聶帥造成了一定影響,但這是是他錯失總參的原因嗎?

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弄清楚徐帥的定位。

明面上看,徐帥確實長期任職軍區副司令,如果按照慣例,說徐帥是聶帥“副手”沒什麽大問題。

但是,華北的特殊情況,讓聶、徐職務關系出現了微妙變化。

當時的華北地區,主要有傅作義和閻錫山兩大勁敵。爲保萬無一失,毛主席親自布局,命令華北軍區司令部駐守冀北,提防傅作義;另派一支主力坐鎮冀南,震懾閻錫山,而冀南這支部隊正是由徐帥掌管。

也就是說,徐帥雖然名爲副司令,實則和聶帥有同樣的戰略任務,兩人沒有直接的上下級統屬關系,自然也就不存在“反超”一說。

徐帥作爲我軍最能打的將領之一,大到戰略規劃、小至戰術布局,他都能面面俱到。民間經常把徐帥和彭、林、劉、粟等人並列,合稱爲我軍五大虎將,由他坐鎮總參自然更加合適。

徐、聶兩帥,各有所長,攜手爲新中國的成立以及發展立下不朽功勳。

向兩位名帥,致以崇高的敬意!

65 阅读:17107
评论列表
  • 2024-05-15 09:26

    軍事上,徐帥肯定勝過聶帥

  • 2024-05-15 14:02

    徐帥軍事才能是真的出類拔萃 若不是因爲身體原因 淮海戰役還輪不到粟裕出彩

  • 2024-05-15 20:03

    全軍總參謀長是做戰略戰術供軍委決策的,必須是真正的軍事指揮家,徐向前比聶榮臻適合。

  • 2024-05-15 03:09

    徐向前元帥軍事能力是林彪和粟裕綜合體

  • 2024-05-14 23:12

    打大仗,就服林彪元帥。打惡仗,險仗,獨服粟裕大將!

    maris 回覆:
    打大仗應該服的是粟大將
    靈性智慧Nick 回覆:
    打硬仗惡仗,打立國之戰,非彭大將軍莫屬!國之棟梁!
  • 2024-05-15 10:54

    徐帥軍事能力唯有林帥彭帥劉帥粟裕大將可比。白手起家之軍隊建設能力更是卓越

    有故事的人 回覆:
    徐帥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
  • 2024-05-23 19:51

    從四方面軍走出來的開國將軍衆多,都曾經是徐帥部下,總參職務實權不大,但是徐帥擔任確實實至名歸……

  • 2024-05-16 18:29

    量才而用…聶帥在高科技領域的領導才就有目共睹!

  • 2024-05-29 21:05

    徐帥資格威望高于聶帥,特別是四方面軍出來將沒有一個敢不服。

  • 2024-05-16 05:01

    彭德懷元帥戰力與戰功是世界第一!世界級……寫入美國教科書的

  • 2024-05-15 01:03

    什麽後來居上,小編你看的是職務!徐帥和聶帥都是中央委員,軍委委員,他們級別是一樣的

  • 2024-05-31 11:56

    共和國成立初期,總參謀長的第一人選難道不是劉帥伯承嗎?

  • 123 4
    2024-05-27 21:19

    徐帥是最強的,沒有之一。

  • 2024-05-16 02:20

    不寫根據以說明,什麽意思?

  • 2024-05-16 08:00

    楊得志是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那是大軍區司令員,大將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