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終曲,爭議極大!他還在折騰什麽?

我亦是行人 2024-05-08 11:29:05

2019年10月18日,李安導演的新片,中國內地公映...

口碑嚴重分裂...

罵娘的有之,點贊的有之,還有很多觀衆很懵逼...

豆瓣得分還不錯,達到了7.1分,IMDb得分一塌糊塗,只有5.7分,沒及格...

它究竟是爛片?還是傑作?或者是平庸之作?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部:《雙子殺手》

亨利,是DIA(美國國防情報局)特工,槍法了得,能在數千米之外,取人性命...

但是,再厲害的殺手,也鬥不過時間。

51歲的他,准備幹完最後一票,金盆洗手。

最後一項任務,是刺殺一名來自俄羅斯的恐怖分子...

然而,刺殺成功之後,敏感的亨利卻發現,隱隱有些不對勁...

他的搭檔一個個死去,他也開始被人追殺...

而追殺他的那個人,竟然是23歲的自己...

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于2019年10月11日北美公映,短短一周之後,登陸中國內地院線...

口碑嚴重分裂,打低分的網友說:故事毫無新意...

打高分的網友說:這部電影最重要的看點,不在于故事,而在于用什麽技術手段去講故事...

以故事見長的李安,居然沒把故事講好?

這可能嗎?

李安

威爾·史密斯和李安

說實話,這部《雙子殺手》的故事,確實略顯老套...

要知道,這是一個命途多舛的劇本...

早在上世紀90年代,這部《雙子殺手》的劇本就已成型,但因爲當時的技術限制,項目被多次延期...

到了2008年,結果尼古拉斯·凱奇跑出來把制片人拉走了,拉著他去拍了一部平庸的:《魔法師的學徒》

再到2012年,《雙子殺手》這個項目試圖再度啓動,又被約翰尼·德普拒了劇本...

尼古拉斯·凱奇

約翰尼·德普

直到今天,它才在李安接手之後,成功上映...

然而,我們要知道,這是一個上世紀的劇本,當年那些先鋒的設定,今天看來已經非常俗套...

劇本的天然缺陷,即便李安這種級別的導演,也無力回天,也爲它的口碑分裂,埋下了伏筆...

但是,本片最大的爭議點,還不是劇本...

而是:技術。

這些年,李安導演潛心研究的:3D+4K+120幀的技術,才是矛盾的核心...

接下來,且讓我用盡量簡單易懂的方式,講解一下3D/4K/120幀技術...

3D,不解釋了,人人都看過3D電影。

4K,指的是清晰度,此前我們觀看的大部分電影,清晰度都是2K。

也就是說,《雙子殺手》的清晰度是普通電影的幾倍...

比如,電影中有一幕大海的鏡頭。

觀衆能夠清晰看到海面上的水紋波動,以及陽光灑在海面上的跳躍感...

然而,最獨特的地方是:120幀。

什麽是120幀?

下面這張劇照,是《諜影重重》中摩托車駛過的畫面,它的幀數是24幀...

我在《諜影重重》中截取一幀畫面馬特·達蒙和他的摩托車,以及周圍的景物都是模糊的

在《雙子殺手》中,同樣是摩托車駛過的畫面:

人和周圍的景物很清楚

普通電影,在一秒鍾內,連續播放24幀畫面...

基于“視覺暫留”原理,我們的大腦産生了一種錯覺:以爲自己看到的是連續的畫面。

但是,那些高速移動的物體,就會在我們眼中産生模糊和拖影...

視覺暫留現象:人眼在觀察時,光信號傳入大腦神經,需經過一段短暫時間,光的作用結束後,視覺形象並不立即消失,這種殘留的視覺現象被稱爲:視覺暫留。

60幀和24幀的運動畫面對比

每秒播放60幀畫面,幾乎沒有模糊和拖影,它更接近我們真實生活中的視覺感受...

而當每秒播放的是120幀畫面時,就會産生“過度真實”的感覺...

這種“過度真實”感,讓你能夠很清楚的看到人和人打鬥的細節,以及物體運動的軌迹...

然而,這種感覺,與我們長期形成的審美習慣,並不一致...

要知道,電影已經誕生100多年了...

每秒24幀的電影,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審美系統,而我們也養成了一套完整的審美習慣...

想要顛覆這套審美系統和習慣,談何容易...

經典電影《美國往事》劇照

因此,有很多觀衆認爲,這部《雙子殺手》的“過度真實感”讓人不適,動作場面遠不如《諜影重重》系列緊張驚險...

坦率的說,這些質疑,的確是一部分觀衆的真實觀感,並不是雞蛋裏挑骨頭...

《諜影重重》劇照

而且,在《雙子殺手》中,李安的探索,還不止于此。

他還運用了另一項技術:數字造人。

什麽是數字造人?

簡單來說,就是用一套裝置捕捉人臉、身體的動作,然後通過後期制作出另一個人。

這並不是新穎的技術,它已經被運用到許多電影中。

但這個技術最大的問題是:做出的人,總是有一種虛假感。

李安攜手維塔工作室,做出了一個足以以假亂真的,年輕版的威爾·史密斯。

《阿麗塔》中采用數字技術造就的角色

如果不說,你很難看出,他只是個虛擬的數字角色

不是簡單的磨皮或者換頭。

而是利用對威爾·史密斯進行臉部和動作捕捉,然後用大量數據,重塑人物的每一塊骨骼、肌肉、皮膚、牙齒...

維塔工作室甚至找來威爾·史密斯年輕時的影視資料,從中獲取年輕威爾的大量數據。

李安說:一個鏡頭,可能會做上一年。

在看電影時,我知道年輕的威爾·史密斯,只是一堆數據的産物,但我依然會被震撼,因爲他太真實了。

這些年,李安在新技術上沒少折騰,從上一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到這一步《雙子殺手》,這些折騰,看起來似乎都不太成功...

65歲的李安,究竟在想些什麽?

李安說:一旦做成了慣性,我就會心生恐懼,怕被定型,怕自己江郎才盡,怕東西陳腐,怕被人摸清路數...

拍了20多年電影的李安,看似溫和儒雅的李安,所涉獵的題材千姿百態:家庭、武俠、同性戀、愛情、奇幻、冒險、超級英雄...

而這一次,他要挑戰的是,電影誕生的這100多年來,無數大師前輩所建立的美學標准...

現在看來,他距離成功,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

或許,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要知道,3D/4K/120幀基礎上,電影的拍攝方法、服化道、後期制作、甚至表演方式,全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表演爲例,在120幀影像中,演員臉上的細微表情被精確捕捉,並且數倍放大,即便是演技高手,也會被拍出表演痕迹...

比如,在李安的上一部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裏,範·迪塞爾的表演就有些用力過猛...反倒是年輕演員喬·阿爾文和克裏斯汀·斯圖爾特,他們沒有那麽熟練,卻顯得平實而真切...也就是說,在120幀影像中,表演要比普通電影“收回來”一點...坦率的說,這部《雙子殺手》即便動用了 威爾·史密斯這種級別的演員,從成片效果來看,也沒能完全展現出他的魅力...

[喬·阿爾文]飾演的[比利·林恩]

[克裏斯汀·斯圖爾特] 飾演姐姐

據說,曾經有人曾經問李安,爲啥要使用這麽超前的技術,爲啥要這麽激進?

李安說:我一想到自己都成老爺爺了,Fuck it…

是啊,65歲的李安,無需再向世人證明自己,在“60耳順”的年紀,他變得更任性,更激進,更自我,也更勇敢...他所要挑戰的,是電影百年曆史所形成的美學體系...目前看來,他的挑戰,有可能成功,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失敗...但是,即便失敗又如何,你能說李安輸了嗎,Fuck it,老爺爺的探險才剛剛開始呢…

李安的下一部電影,將再次使用3D/4K/120幀技術,以拳王阿裏和喬·弗雷澤的“世紀之戰”爲題材的:《馬尼拉之戰》

《馬尼拉之戰》海報

李安說:電影告訴我,它要變了。

我不知道電影會不會改變,但我知道,李安的電影變了,但是李安沒變...

他依然是那個,深愛電影的人。祝李安導演好運!祝他在艱難的探險旅程中,一路順風!

3 阅读:2451
评论列表
  • 2024-05-15 06:27

    錢,只爲了錢!

  • 2024-05-12 19:15

    技術能搞定的事,無關導演在那吆喝了。

  • 2024-05-19 00:13

    真覺得自己是大導演了,拍什麽都好

我亦是行人

簡介:給枯燥的生活多放一點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