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第三個朝代—周朝(東周:春秋戰國)從建立到滅亡的驚天秘密

檸擰涼 2024-02-27 11:53:32

周朝是中國曆史上繼商朝之後的一個世襲王朝,分爲“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和豐京,成王時期營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從鎬京東遷洛邑後,史稱東周。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分爲“春秋”及“戰國”兩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時間從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共計存在約爲791年。

西周滅亡

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爲博取愛妃褒姒一笑,多次點燃了只有外敵入侵時才能點燃的烽火台,上演了真實版"狼來了"的故事,等到外部敵人正式入侵時,諸侯們已不再幫助周幽王,西周因此隕落。

東周建立

公元前770年,西周滅亡後,諸侯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宜臼爲王,史稱周平王,定都洛邑。東周的建立標志著周王室權力的衰落。盡管周平王仍然名義上是天下共主,但是實際上他的統治力量已大不如前,地方諸侯的力量逐漸增強。隨著奴隸主階級的沒落,周天子逐漸失去控制天下的力量,只成爲名義上的天下宗主。衆多諸侯國,由于地方經濟的發展而強盛起來,各諸侯國之間強並弱、大淩小,連年進行兼並戰爭,社會進入一個動亂的時代。

東周又稱爲"春秋戰國"時期,其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稱爲"春秋時代"這種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矛盾成爲春秋時期的一大特色。後半期,韓趙魏三家聯手滅智氏家族後,三家分晉,各諸侯相互征伐,稱爲"戰國時代"。三家分晉是曆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是中國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確定的標志。

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東周被秦國所滅,結束了周朝長達791年的曆史。東周這一時期是中國的社會制度轉變的時期,以鐵器的廣泛使用爲標志。

東周爲何存在500年之久

在曆史上,像東周王朝這樣長時間分裂的王朝是十分罕見的。

周王朝的衰落使其自身處在一個十分尴尬的境地,厲害的諸侯東周王朝打不過,弱小的諸侯他也保護不了,最終,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小諸侯去大諸侯那裏尋求庇護,周王朝威嚴全無。

算起整個東周,整整有500多年之久,而在這之後的秦朝連300年的坎都沒有邁過去。如果這樣從時間上對比,東周的統治似乎比秦朝更加厲害。

但事實是,東周王朝根本沒有發揮什麽作用,這段時間裏不是諸侯的混戰,就是七國的紛爭,因此史學家們也不太願意將這段時間統稱爲東周,而是將其按照時期的特點將其劃分爲春秋與戰國。

另一方面,春秋與戰國也反映出了古代兩種不同的治國理念。春秋時期雖然是孔子口中“禮樂崩壞”的時期,但同時也是儒家思想形成的時期,而戰國則是我國思想大爆發的時期,百家爭鳴之後,法家成爲了最大的贏家,受各國推崇。

周及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曆史上一個極爲重要的階段。它不僅推動了社會制度的進步,也爲中華文明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雖然這個時期充滿了動蕩和戰亂,但它所孕育的思想和文化成果,卻成爲了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