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WVAK191B垂直起降多用途戰機,西德版“鹞”式

丹書戰史 2024-05-16 21:27:09

在上世紀6、70年代,西德對短距/垂直起降飛機很感興趣,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西德處于歐洲兩大陣營對抗前沿,一旦戰事爆發,機場就是第一批重點照顧對象,屆時常規飛機就失去升空作戰的機會。西德早在50年代就進行了相關探索,空軍在1962年開始裝備菲亞特G.91噴氣戰機,很快就打算開發垂直/短距起降戰機作爲替代品,新成立的Vereinigte Flugtechnische Werke公司(簡稱VFW)想吃下這塊蛋糕,開發了VFW VAK 191B戰機。

VFW VAK 191B很像是英國“鹞”式戰機的翻版,連外形都很相似,不過它們之間沒什麽聯系,不過是選擇了相同的技術理念,VAK 191B起初打算發展成一款低空核打擊戰機,後來側重于中高空超音速飛行能力,可用來爭奪制空權,與早期不能超音速的“鹞”式戰機有本質區別。

VAL 191B作爲一架可垂直起降的戰機,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要超音速其實很難,如果使用2台或更多常規發動機,將極大增加飛機自重,如果改成多台小型發動機,它們會增加結構複雜性,最終設計師選擇了一台英國的勞斯萊斯RB.193-2矢量推力發動機和2台勞斯萊斯RB.162-81發動機的組合。

擁有左右各兩具可偏轉噴口的RB.193-2發動機安裝在機身中部,它有10163磅推力,4個噴口位于機體兩側,噴口朝向可從向後轉成向下,而在它的前後各有一台垂直安裝的RB.162-81升力發動機,單台推力6000磅。在垂直或降落階段,3台發動機會同時工作,平飛時只使用RB.193-2提供動力,RB.162-81發動機的進氣口和排氣口會被關閉保持完整的氣動外形。

主發動機進氣口位于機體兩側,但進氣口尺寸較小,或許是爲了降低平飛時的阻力。原本希望VAK 191B能達到1.2~1.4馬赫的最大飛行速度,不過原型機證明這架最大起飛重量約8500千克的小翼展戰機最高速度只有1108千米/小時,約0.9馬赫,作戰半徑約400千米,最大升限14500米。

與“鹞”式一樣,VAK 191B也采用了自行車式起落架,在翼尖下方安裝了輔助支撐起落架。不過西德在1968年將這個項目轉成了實驗項目,用來驗證垂直起降戰機的技術,或許正是這個原因,VAK 191B並沒有安裝武器。由于機體內幾乎被發動機沾滿了,起初計劃的彈倉尺寸非常小,它長4米、寬0.88米、高0.6米,只能容納少量的450千克或225千克航彈,又或者是2具可伸縮的7厘米口徑火箭發射器。

西德總共建造了3架原型機,第一架在1970年4月完成,在1971~1972年間,VAK 191B完成了空中懸停、垂直起降、垂直起降姿態向水平飛行姿態過渡、升力發動機空中關機重啓等測試。總的來看項目進展較爲順利,但西德軍方在1972年停止了資助,原因是軍事需求發生了變化,此後VAK 191B依舊進行測試,最後一次飛行發生在1975年9月。

6 阅读:1165
评论列表

丹書戰史

簡介:觀三千年戰史,品海內外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