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十強,中國企業入選1家,利潤率居首

數據讀城 2024-05-13 23:14:57

快速發展的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以數量衆多、實力出衆聞名,但頭部企業的數量和營收、利潤仍與海外巨頭存在較大差距,2024年的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10強裏,中國僅甯德時代上榜位居第6,但其高達11%的利潤率居該領域企業之首。從甯德時代的遭遇可以看出,中國零部件企業在産業鏈、技術、設計等方面都已經做得足夠好,但頂級頭部企業的缺失或將影響在該領域的産業話語權。

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與之相關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數量暴增,數據顯示,我國已有1000多家電池企業與近300家電驅動企業、近400家電控企業在“三電”賽道上競速,整體體量不小,但龍頭企業未能脫穎而出,還需要時間整合,品牌力和議價力未達預期。

新時期,主機廠探索“全棧自研”給汽車零部件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傳統的零部件巨頭因此普遍業務下滑、內卷加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頂級頭部企業矩陣,在海量市場上聚合力不足。汽車行業信奉長期主義,但有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未必能等到全面獲利之時。

2023年,我國的100多家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裏有16家實現淨利潤翻番,80%的企業實現淨利潤增長,僅不到10家企業虧損,且多在傳統汽車零部件領域,産品附加值不高是其盈利下降的關鍵。出口則是企業取得漂亮業績的重要因素,2023年,我國汽車零配件出口總額接近900億美元,同比增長9%,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國際化趨勢呈不可逆轉的態勢。

但對出海的執念和對訂單的極致追逐,某種程度上也成爲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軟肋之一,與中國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爭相布局泰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不同,擁有廣闊市場潛力的印度並非投資布局的佳選。但是,特斯拉和印度攜手打出了一張明牌,特斯拉宣稱將在印度耗資百億建廠、印度宣稱將爲電動車制造大國並給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如果說中國整車廠對此持觀望態度,那麽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則對此持糾結態度。

特斯拉的潛台詞是鼓動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到印建廠爲其提供配套,就像在中國上海和墨西哥一樣。特斯拉可以坦然享受超脫的待遇、無懼印度的各種沒收政策,但中國企業顯然不在印度的豁免名單之上,中國智能手機無償幫助印度建立産業鏈的教訓在前,現在輪到中國企業無償幫助印度建立新能源汽車産業鏈了,誘餌就是特斯拉印度薛定谔式的訂單。

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也並非沒得選,國內新近出台的以舊換新政策在利好整車企業的同時,也將讓汽車零部件企業受益,從而進一步提振汽車産業。

是在國內以研發加持産品力繼續內卷下去,還是到高風險區域市場追尋隨時可能被沒收的産線和利潤,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需要做出抉擇。

0 阅读:207

數據讀城

簡介:城市、産業發展數據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