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公益創投|“爲兒童成長賦能”第二場家庭教育講座在六榕街舉行

齊志社工中心 2024-04-28 22:34:39

2024年4月27日下午,由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中共廣州市社會組織委員會主辦,廣州市創意經濟促進會承辦,廣州市越秀區齊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實施的第十一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爲兒童成長賦能”項目第二場家庭教育講座在六榕街黨群服務中心六樓開展。本次活動得到了六榕街社工站及六榕街東風社工站的協助和支持。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廣州市創意經濟促進會、六榕街道辦事處、東山培正小學“善正志願團”等領導嘉賓以及越秀區困境兒童家庭代表六十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動。活動旨在爲越秀區未成年人及困境兒童和家庭提供深入了解校園欺淩問題、預防校園欺淩,從而爲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支持。

“善正志願團”用歌曲傳遞賦能夢想

活動開場由東山培正小學“善正志願團”的兩名志願者現場演繹了《爲兒童成長賦能》主題曲。歌曲展現了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曆的困惑和希望,強調了齊志志願者在守護兒童心靈健康、爲兒童成長賦能方面的使命和責任。

活動現場,廣州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登記發展處胡淩處長爲活動致辭。胡淩處長表示校園欺淩問題是現在受到較多關注的社會問題,希望之後通過齊志“爲兒童成長賦能”的項目,加深家長和孩子的認識,共同預防和應對這一社會問題,爲越秀區困境兒童帶來更多實質性的幫助。

現場還播放了由困境兒童自編自演的心理劇,生動形象地告訴大家被霸淩時應該冷靜理性,過後及時尋找大人求助。孩子們認真觀看舞台劇的同時對內容進行討論和思考,孩子分享道:“舞台劇演得十分精彩,通過觀看舞台劇,我學會了在遇到欺淩時如何保持冷靜,如何尋求幫助,以及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

校園欺淩的辨識、預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應對

校園欺淩是嚴重的社會問題,給受害者帶來長期身心傷害。廣州市心理咨詢師協會專家哈英敏教授通過實例講述《面對校園欺淩怎麽辦?》,教導孩子們辨識欺淩行爲。哈教授指出,校園欺淩並非突然發生,而是有迹可循。受害者可能情緒低落、回避社交,而施害者則常嘲笑、排擠他人。家長應留心孩子的異常表現,學會與孩子溝通,引導孩子主動求助。

哈教授還強調,家庭教育對塑造孩子性格和行爲至關重要。家長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可能導致孩子成爲欺淩者。化解校園欺淩需家校合力,家長應關注孩子成長,學校應加強教育引導,共同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只有家校攜手,才能有效預防和應對校園欺淩,保護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在哈英敏教授的精彩講解下,現場家長們對校園欺淩問題有了更爲全面、深入地了解。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和行爲表現,及時察覺並有效制止欺淩行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同時,家長們還學到了如何與孩子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引導孩子積極面對欺淩問題,並培養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讓他們能夠更好地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

活動的最後,六榕街社工站社工爲現場家庭提供了豐富的宣傳資料和政策解讀服務。工作人員詳細講解了困境兒童的定義、分類以及國家的相關政策和福利。同時通過分享案例,讓大家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困境兒童的生活狀況和需求。通過這次活動,大家更加認識到關愛困境兒童、支持國家相關政策的重要性。

本次活動不僅提高了家長和孩子們對校園欺淩問題的認識,還爲他們提供了實用的預防和應對策略。未來,項目將繼續開展一系列家庭教育講座、心理主題沙龍、兒童成長互助小組等活動,與所有關心困境兒童成長、支持家庭教育的人士一起努力,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務和多元化的支持,讓未成年人及困境兒童和家庭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