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造車,小米造車,連魅族也要造車,手機圈卷到了汽車圈了?

克萊恩 2024-05-15 20:43:18

什麽賺錢什麽就會蜂擁而至,這是中國商業的最佳寫照之一。

十幾年前,憑借著跨時代的智能機,蘋果公司生産的蘋果手機成爲了世界上最賺錢的電子産品。

相比于過去的傳統手機,蘋果手機給世界電子産品行業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世界其他國家,如日本韓國中國看見蘋果手機這麽賺錢,也開始想要進軍智能手機行業分得一杯羹。

而在這些後來者國家裏,中國廠商是最多、競爭最激烈的。

憑借著中國相對完整的電子産品産業鏈,在短短幾年裏,中國誕生了上百個智能手機品牌,一時間中國成爲了智能手機品牌王國。

可是山寨機就是山寨機,沒有創新只有模仿只有粗制濫造是根本走不長的。

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慢慢的上百個手機品牌就只剩下了華爲,小米,oppo, vivo等少數幾個品牌,剩下的品牌全部都成爲了競爭中的炮灰。

近幾年隨著中國乃至世界手機市場已經趨于飽和。

國內的手機巨頭爲了拓展收入和進行多元化發展,如今又掀起了一場從手機圈內卷到汽車圈的轟轟烈烈的新能源浪潮。

華爲造車,小米造車,連魅族也要造車

進入2010年之後,中國大力補貼新能源汽車行業。

在補貼的最初幾年並沒有獲得什麽成效,卻出現了不少騙補的事情。

近些年隨著比亞迪特斯拉在全球的崛起,新能源汽車行業才算是在汽車業上有了一席之地。

而在這些先行者打好基礎之後,中國又開始有大批公司湧入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想要如同智能手機時代那樣,從中分得一杯羹。

其中湧入新能源汽車行業裏的公司裏,除了傳統的汽車企業之外,就數幾家手機圈跨行業轉到汽車圈的熱度高了。

作爲科技巨頭的華爲,是率先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闖下一番天地的手機公司。

與一般的汽車公司不同,華爲並不生産汽車,只是爲其他汽車公司提供自駕等零部件和系統。

目前和華爲合作的賽力斯公司生産的問界系列汽車,每個月都能賣出幾萬輛,已經成爲了二十萬元以上級別最受歡迎的汽車品牌之一。

另外北汽、長安、東風等知名傳統車企也與華爲有所合作,推出了極狐、阿維塔、猛士科技、智界等品牌。

搭載華爲零件或者自駕的汽車,粗略計算一下,在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裏的銷量已經僅次于比亞迪了。

並且不僅只有華爲一家手機廠商跨圈成功,截至目前爲止小米汽車,也已經算得上是取得成功了。

小米汽車入行很晚,和比亞迪這種老牌新能源車企比起來晚了10年以上。

但是從事整合資源已經很有經驗的小米,只花了三年時間就從國內豐富的新能源産業鏈中整合出了小米汽車。

根據小米汽車公開的信息顯示,小米汽車訂單已經有10萬台了,已經交付的訂單也有1萬台了。

而華爲和小米這兩家手機巨頭在汽車圈混的風生水起,也已經引了其他同行羨慕不已了。

5月14日,在華爲和小米都推出了與自己有關的汽車品牌之後,南方都市報爆料,魅族首款車型已經命名了。

根據媒體報道,在魅族無界智行官網上,“魅族 MX”與領克07、領克08、銀河E5等車型曾一起出現在Flyme Auto 全案一欄中。

但該車型後來又被撤下,如今已查不到。

雖然說現如今魅族汽車僅僅只有一個名字,但是也可能也會取得如同華爲和小米那樣的成功。

畢竟魅族有著多年的産業鏈沉積,再加上大部分股份早已經被吉利收購,有著吉利這個汽車巨頭的支持,魅族汽車即使不會太成功,也不至于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砸不出個水花。

蜂擁而至新能源,一地雞毛還有多遠?

大批手機圈公司跨行新能源汽車只是中國新能源浪潮的一個縮影。

除了華爲小米魅族這些中國手機公司想要從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分一杯羹。

過去造電視的、蓋房子的、從事互聯網的也都蜂擁而至新能源汽車行業了。

華爲問界、北京小米、魅族、理想、蔚來、小鵬、哪咤、創維、零跑,極氪……中國現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已經有幾十家之多了,如果只憑借著記憶力,根本就記不全這些新公司的名字。

大量的新能源品牌的誕生,直接讓人想到了十幾年前中國上百個手機品牌大戰。

國産手機經過激烈的競爭之後,只留下了10來個品牌。

不出意料,國産新能源汽車品牌也將要布手機後塵,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大量的新能源汽車品牌被打垮。

威馬和恒大走在了前面,看著目前一些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經營情況,一定會有不少的汽車公司跟著這兩個老大哥後面。

這個時間不會太長,當年智能手機大戰幾年就分出了結果,在資金壓力更大的汽車行業,幾年分出結果也很有可能。

0 阅读:115
评论列表
  • 2024-05-15 23:31

    造車風波過後是不是要造船?造火箭?

  • 2024-05-15 21:58

    安爾樂什麽時候造車

克萊恩

簡介:做一個有價值的內容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