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醫生都在用養脾胃方法,便宜又好用

中醫脾胃教授余幼鳴 2024-02-17 11:13:21

消化不良、胃痛、胃脹、便秘、腹瀉……這些都是消化系統的常見問題,讓很多人苦不堪言。你可能以爲,消化科醫生都是用藥物或者手術來治療這些問題的,其實不然。今天,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很多消化科醫生都在用一種養脾胃的方法,既便宜又好用,而且沒有副作用。

食療養生:代茶飲

山楂代茶飲:山楂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降血脂的作用,適合消化不良、胃痛、胃脹、高血脂的人群。

陳皮代茶飲:陳皮有理氣和胃、化痰止咳、利濕消腫的作用,適合胃氣不順、咳嗽痰多、水腫浮腫的人群。

桂圓代茶飲:桂圓有補血安神、健脾暖胃、美容養顔的作用,適合失眠多夢、脾胃虛寒、面色蒼白的人群。

紅棗代茶飲:紅棗有補中益氣、養血生津、調節免疫的作用,適合氣血不足、口幹舌燥、抵抗力低下的人群。

除了代茶飲,穴位養生也是消化科醫生的常用方法。穴位養生是指通過按摩、針灸、艾灸、等方法,刺激身體上的一些特定的穴位,來調節氣血運行,疏通經絡,平衡陰陽,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穴位養生——按摩/艾灸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端與臍中間的連線上,距臍4寸處。按摩中脘穴,可以健脾和胃,消食化滯,治療胃痛、胃脹、消化不良等。

足三裏穴:位于小腿外側,當犢鼻穴下4寸,距胫骨前緣一橫指處。按摩足三裏穴,可以補中益氣,健脾胃,治療胃痛、腹脹、便秘、腹瀉等。

天樞穴:位于肚臍旁開2寸處。天樞穴對調理腸道功能特別有效,適用于便秘、腹瀉等症狀。

梁門穴:位于肚臍上方四寸,兩側各兩寸。具有消積食、降逆氣的功效,適合胃痛、嘔吐等症狀。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評論、轉發,讓更多的人受益。謝謝你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2 阅读:379

中醫脾胃教授余幼鳴

簡介:脾胃科|主任醫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