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欄山一中學子在北京學生科技節做成果展示

魅力學校 2024-04-09 17:37:17
科技逐夢未來 創新賦能成長

北京學生科技節是北京市的一項傳統性科技教育活動,由市教委、市科委、市科協共同主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了41屆。2024年3月24日,第41屆北京學生科技節閉幕式暨第42屆北京學生科技節啓動式在北京市少年宮召開。

第41屆學生科技節以培育學生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思維、掌握科學方法、增強創新實踐能力爲目標,面向全市中小學生開展了20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技活動,既有普及面較大的院士進校園、校園科學傳播比賽,也有創客、智能機器人等強調競技的比賽,數以百萬計的中小學生在科技活動中成長。

北京市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的邢澤羽、江奕樂和陳雅儒三位同學在劇場做“科學建議獎”優秀獲獎成果展示,主題爲《關于牛欄山一中門口順34路的客流分析及公交線路優化設計的建議》。

“在學校的兩年住宿生活中,我感觸最深的是中午放學時校門口的車流湧動。學校爲緩解車流,實施各年級分段錯峰放學,並由交警協同在校門口執勤,然而每個時段有近1000名學生同時放學,交通壓力依然巨大。”

“我們的研究分爲6步進行,包括隨車觀測、問卷調查、查詢網絡資料、分析數據並得出結論,以及對通學車的展望。”

“首先,我們采用隨車觀測調查法,記錄了順34路沿途各站上下車乘客的數量以及站點的人數。”

“此外,我們還進行了問卷調查,第一部分調查了爲什麽我校學生不願乘坐順34路回家;第二部分調查了順34路下行沿線站點的普通乘客在周五放學時段的乘車體驗。”

“然後,我們利用官方數據並尋找相關資料,以確保報告的科學性和准確性。通過隨車觀測法記錄了順34路金牛村站至順義區醫院站在放學時段的客流數據,並計算出客運周轉量、客流密度、斷面滿載率等客流指標並計算各站斷面客流量中學生的占比。接下來我們對數據進行分析,以提出具體建議。”

“北京市自2022年9月推出了通學車的創新服務,由于其環保、安全、便捷、高效的特點,給學生的放學回家帶來了便利。定制通學公交不僅可以減輕學校放學時道路的交通壓力,還可以在青少年的心裏播下綠色出行的種子。我們提出的建議與通學車的建設理念相吻合。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優化公交線路的方式,有效緩解交通擁堵、解決家長接送的難題、使得每位同學安全、高效、便捷地回家。”

“我們在本次活動中收獲很大。作爲公共交通愛好者,我們在周末空閑時間走出家門,一邊乘坐公共交通,一邊利用自己的興趣和知識探究身邊和社會上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從查閱文獻到問卷調查,再到隨車觀測,我們的分工明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提升了團隊合作能力,也對公共交通有了更深的了解。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作爲當代青年,我們要走出校園,走入社會,多觀察、勤思考,將我們的興趣和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爲推廣綠色出行貢獻我們的力量。”

之後,會議啓動了以“求知求真 創新創造”爲主題的第42屆北京學生科技節,在原來20項市級科技活動的基礎上,通過創新研發,增設了“北京市中小學生科學素質大賽”和“北京市中小學生‘生態與生命’科技實踐活動”兩項活動,活動總數達到了22項。

劇場外,展示活動豐富多彩。

劇場前廳:科技節優秀獲獎作品展

主樓一層大廳互動體驗區:機甲大師及無人機體驗區、智能機器人體驗區、星空探秘(球幕)體驗區、VR神州飛船體驗區

主樓一層大廳科學表演區:索尼探夢科學表演

主樓一層3號樓展廳:築夢空間站

主樓一層2號樓展廳:創客集市

會後三位同學接受了媒體采訪。對于參加科技節的收獲和感想,他們的表達更加充分展示了牛中學子求實創新、關注社會、積極參與首都建設的責任擔當。 “作爲當代青年,我們更要走出校園、走入社會,多觀察、勤思考,將我們的興趣和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最後,感謝組織參與此次科技節展示活動的北京市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科技組教師。從主題的選取、實驗方案的設計與修改,到獲獎成果的市級展示,他們用科學的思想引領學生,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每個環節都是一次跨學科主題的科學探索實踐活動。未來,我們期待有更多的牛中優秀師生參與到科技創新實踐活動中,有更豐碩的成果不斷在中學生科技創新方面湧現。

0 阅读:1

魅力學校

簡介:發掘弘揚優質教育,助力教育騰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