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胃炎到胃癌,一共分幾個階段,我們的胃炎發病率很高

榮景康護 2024-05-11 10:09:28

在我國,胃炎的發病率是極高的,統計估算,我國人群胃炎發病率高達85%。常見的症狀是,返酸、嗳氣、腹痛、腹脹、消化不良,但是,很多人對這些症狀都不重視,常常是忍一忍、或簡單吃點藥就過去了,殊不知,這樣會進一步加重病情的演化。

從胃炎到胃癌,一共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慢性非萎縮性(淺表性)胃炎

這個階段內,普通人進行胃鏡檢查,大多數都會得到這個診斷。這是一個很常見的“胃病”,無需驚慌。除了改變不良飲食、生活習慣之外,並且如果沒有感染幽門螺杆菌(Hp),一般都是不需要特別治療。

第二階段:慢性萎縮性胃炎

淺表性胃炎進一步演化發展,或者感染了幽門螺杆菌(Hp)未得到及時徹底地治療,有部分人的淺表性胃炎就會演變爲慢性萎縮性胃炎。

其症狀包括:上腹部隱痛、飽脹不適、嗳氣、反酸、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它的診斷主要依靠胃鏡檢查,但是,不以症狀的輕重來判斷是否患有萎縮性胃炎,因爲有的發展到這個階段,有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

需要引起重視的是:慢性萎縮性胃炎已經明確是胃癌的癌前病變,需要專業的醫師來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幹預治療。

第三階段: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胃粘膜慢性炎症經久不愈,粘膜受損後又反複修複,結果胃粘膜裏出現了本該在腸道才有的細胞,被稱爲“腸上皮化生”,這一般被認爲是癌前病變,如果不加處理,有部分病變繼續進展,就會演變成早期胃癌。

第四階段:胃癌

經過前面不同階段疾病的逐步進展,部分常見的慢性胃炎這時已經變成讓人聞聲色變的胃癌。

作爲最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胃癌發病早期基本上沒有明顯的特異性症狀與體征,因而經常發展到中晚期,患者有明顯臨床症狀時才到醫院就診,就會導致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圖片來自網絡)

所以正常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如果有些輕微的症狀,可以每1-2年做一次胃鏡檢查,現在幾乎所有的三級醫院消化科都有無痛胃鏡檢查,非常方便。

如何預防胃病,遠離胃癌疾病呢

一、每日要規律飲食。三餐不缺,按時吃飯。保持營養均衡,注意飲食衛生,少吃吃辛辣、油膩過冷、過硬等刺激性的食物。

二、要有良好生活習慣。日常應戒煙限酒,避免熬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心平氣和、避免焦慮、抑郁。

三、定期檢查,排除隱患:

①定期檢查幽門螺旋杆菌。

②應定期做一次胃鏡檢查。特別是有胃癌家庭史應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一旦發現胃部疾病,應及早檢查,及時治療。

③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調整腸胃和改善消化的藥物。

0 阅读:42

榮景康護

簡介:傳播健康理念,共享健康生活,提供各類健康咨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