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養老金的人生有多爽

祥冬評商業 2024-03-21 16:51:09

回老家過年。和幾個長輩聊天,試探性地問了問他們的養老金。

我爺爺在的時候,還沒有農保,他的養老,主要靠儲蓄。

我奶奶沒有交過社保,但她幸運,壽命長。享受到了果家的基本養老金,今年93歲,一個月能拿300多塊的養老金。

幾個長輩,有的有養老金,有的沒有。

我發現,有養老金的人,日子過得真的很不一樣。

1、老A,74歲

少年時期,當過兵。三四十歲,是我們村的村支書。

交農保,自己還買了商業養老保險。有前瞻性,懂未雨綢缪。

現在退休了,除了補貼,有養老金、有醫保。看病幾乎不花錢,除了養自己,還能養老伴。

兒子買房、孫子結婚包大紅包。平時打打牌,有空出去兜兜風看世界。

家裏有話語權,出門有朋友,老年生活很滋潤,是我特別尊敬和羨慕的人。

2、老B,65歲

平時幹農活,年輕時手藝不錯,雖然年紀大了,偶爾還會有人請他去建房子做瓦工。

交過農保,現在一個月領200多塊的養老金。加上平時零工,家裏有幾畝地,每年的收成還不錯。

自己養自己,不需要子女操心。能幹一天活就幹一天,幹到幹不動的一天。

對于他而言,身體康健是最大的財富。

3、老C,55歲

沒有農保,手裏有5萬塊的存款。農村人攢5萬真的很不容易。

吃用開銷不多。平時能幹些農活,收成一般,自己顧自己沒問題,年紀大了,也存不了幾個錢。

他老伴身體不好,經常生病去醫院,55歲做了大手術,醫療費要靠子女救濟。

他平時省吃儉用,留著錢過年請小輩吃飯。哪怕自己過得節省,但請客必須大氣。

但他也不敢多用,存款一年一年地減少,總有用完的一天。

說起來俗氣:

所謂養老的尊嚴,靠的是實實在在的金錢。

所謂的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靠的是每月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我果養老有三大支柱:

社保、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

社保是基礎,解決溫飽,每個人都需要。

企業年金:有的人很少。

商業養老年金:靠自己准備,自己交給自己拿,不會進入統籌,形式和社保一樣,活多久領多久,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現在,果家大力推行。

這幾年,除了社保,我自己也陸陸續續給自己配置了商業養老金。

如果你正好也在考慮養老金,不妨考慮一下這款:光大永明光明慧選(2024版)養老年金保險。

不僅收益第一梯隊,還有保證領取,絕對不會虧。

舉個例子:

40歲,女性,5萬*10年,60歲開始領取。

每年領取40500元,

領到73歲,領回本。

領到80歲,總共領取85萬,收益率2.93%。

領到90歲,總共領取125.5萬,收益率3.18%。

領到100歲,總共領取166萬,收益率3.69%。

可以看出,活的越長壽,收益越高。

它還有一個優勢,保證領取20年,保證你不會虧。

也就是這85萬,你肯定能領到手。

防止萬一中途不幸走早了,比如80歲之前挂了,剩余的養老金留給你的孩子。

如果活得超過80歲,那就是賺到了。

0 阅读:0

祥冬評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