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是什麽,你肯定想不到表明繁華的大唐背後有多黑暗

曉曉講曆史 2024-03-27 09:32:13

我們都說大唐是所謂的“盛世”,並且大多人都對那場安史之亂痛斥不已,認爲是安史之亂導致這個“盛世”的覆滅,可是唐朝真的像書裏說的那麽美好麽?

首先我們各位可以找一找戰國時期

漢朝初期

以及唐朝初期的群雄割據圖

你會驚人的發現在宋代之前,每一個朝代都是繼承了關隴地區的政治遺産,政權基礎幾乎可以說一直都是這幫人對此我們對著幫人稱呼爲“關隴貴族”,就是這幫人搞土地兼並,使均田制只剩下了一塊招牌,導致關隴地區賦稅不停下滑朝廷還無法撬開那些貴族的錢袋子,爲了處理這些吸朝廷血的蛀蟲,便開始“節流”先拿前朝的大官開刀但沒用,朝廷提倡節儉,但是關隴“老爺”們不但不降低生活標准,還升級了消費,當時的情況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裏就給安史之亂埋下了底子,無論如何這場革命是必然發生的,沒錯安史之亂就是革命,外部原因産生的階級激化是戰爭,內部原因産生的階級激化是革命。雖然安祿山這個人無論是誰都會覺得他不是個好東西,但是各位有沒有想過爲什麽這麽多人跟著他造反,這場所謂的“異族”的叛亂實際上,大部分都叛軍是由漢人組成,甚至平息安史之亂十分困難爲什麽呢?雖然史書不願意對這些叛軍做過多描寫,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是在科舉中落榜而加入的,並且這些“反賊”真不是人家能力不夠而落榜,各位去看看唐朝時期的科舉占比吧

普通人的上升通道被堵死,人才官位被貴族所壟斷,就從人才流失程度各位自己想象當時的“盛世”大唐是否還如同表明上那麽美好,如果你仔細的查看唐朝的各種矛盾的起因會驚人的發現最終他們都來源于一個地方——上層的腐敗。可能會有人說史書上說天寶繁華,並且課本上也是這麽說的,確實課本上這麽說了,但是長安繁華,以及貴族狂歡,根老百姓有什麽關系?畢竟前面就說了“朱門酒肉臭“,路上有沒有凍死骨誰在乎?朝廷中央根本看不清底層人民的慘狀。當時開元天寶盛世和對外擴張是同步進行的,而都說古人重男輕女可是當時的山東百姓因爲這個所謂的”盛世“普遍産生了,生女比生兒好的想法,因爲上層的腐敗導致男兒戰死沙場無人問,並且因爲科舉被壟斷,上升通道被堵死,能人志士不能做官而是投奔節度使。就看安祿山手下的漢人叛將,誰不是科舉落榜?誰不是朝廷棟梁?這裏就拿武媚娘說駱賓王的話來說——有如此才,而使之淪落不偶,宰相之過也!意思就是這人有如此才華居然沒有被朝廷所用,這是你們的失職!空有一身才華無處施展,甚至還被打壓被排擠,而安祿山此時給了他們好待遇,如果是你呢去不去?並且爲什麽史書會描寫成所謂的盛世?因爲奸臣根本不會告訴李隆基真實情況,甚至說一片大好。而這種浮誇的自信一直到安史之亂結束都沒停止過,甚至將封常青與高仙芝當成叛賊給砍了...一想起來小編就惱。當時的大唐可謂是疊滿了一個王朝覆滅的所有原因,這就是我爲什麽說安史之亂其實是革命,因爲按照曆史規律來看應該爆發的是農民起義,但因爲當時都政策一部分成了隱戶一部分成奴婢一部分去了軍隊,實際上是當時的唐朝用國庫遏制了農民起義,叛軍的大部分也確實是流民。總的來說就是騷亂必定發生,因爲矛盾已經激化到無法調節的地步壓也壓不住。這片土地已經到極限了,只能通過這種方式,物理層面消失一部分人,才能回到平衡狀態。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