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兩個女性

秋陰不散 2022-05-17 23:23:01

褒姒

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褒姒,周幽王對其寵愛有加,更是廢了正室申後和太子宜臼,立褒姒爲後,褒姒的兒子爲世子。按說這褒姒這身份,兒子的地位,每天應該像蜀後主一樣樂不思蜀。可能是想家了吧,或者討厭周幽王,褒姒就是不苟一笑。坐擁天下的周幽王爲博其一笑,聽取佞臣虢石父的建議,烽火戲諸侯,冷若冰霜的褒姒看到各路諸侯慌張的窘態,嫣然一笑。

之後申後的老爸,周幽王的老丈人申侯聯合犬戎進攻都城鎬京,看到烽火且被戲弄過的諸侯也不來救援,周幽王被殺于骊山之下,褒姒從此消失在曆史之中。《史記》對褒姒的出生講得很玄幻,加上其結局,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所以西周的滅亡也有褒姒背鍋。

《詩經·大雅·瞻卬》中有幾句諷刺褒姒“婦有長舌,維厲之階。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既是長舌婦的由來。

以此看來,女人的娘家厲害,自己才不會吃虧。申後的老爹就是,爲了自己的封國,真就發兵進攻周王室,沒想到還真成功了。立了外孫爲王,也就是周平王。

武姜

接著想到的就是偏心小兒子的武姜,注意這位武姜也是申侯的女兒,鄭武公的正妻。武姜在生大兒子寤生時難産,也有可能生之前做過噩夢。由此不喜歡大兒子而喜歡小兒子段。有可能因爲寤生是嫡長子,將來要繼承王位,故此偏愛小兒子吧。可是,這個母親天天對鄭武公吹枕邊風,廢長立幼,好在鄭武公不聽,寤生順利繼位,也是春秋時赫赫有名的鄭莊公。

武姜要讓大兒子把險要的虎牢賜給小兒子段,鄭莊公又不傻,沒有答應,但是礙于母親的面子把京地給了弟弟段。弟弟段到了封地,暗中招兵買馬,武姜還來信給段說作內應開城門。這偏心偏得太離譜了吧,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誰做王,自己也是王太後啊。之後就發生了曆史上的鄭伯克段于鄢。多行不義必自斃,弟弟段兵敗出逃,武姜被莊公軟禁到颍城,發誓不到黃泉不相見,可見對武姜有多恨。

畢竟血濃于水,也有可能是對自己的政治聲譽不好,畢竟此時還有周禮的孝悌,總之鄭莊公有悔意,想接回自己的母親,但是自己又不能食言。在颍考叔的建議下,在地下挖了一條隧道,能看見黃色的地下水(黃泉),鄭莊公說:“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武姜和之:“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于是母子冰釋前嫌。這大概就是成語其樂融融的來曆。好多成語當時就有了,二千多前後的今天我們還在用,就這時文化的傳承。

以前都是獨生子,當媽還容易。現在提倡二孩三孩,當媽的可要一碗水端平啊,對子女不能太厚此薄彼。

曆史上申國的女人挺強勢啊。申國都城在今天的河南南陽,最後被楚文公所滅。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