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科技巨擘李開複——歸國創業背後的中美較量

Meta元宇宙頭條 2024-03-28 18:12:35

他曾被譽爲中國的“打工皇帝”。

微軟、蘋果、SGI這些科技巨頭,都留下了他奮鬥的身影。

他也是一位與病魔抗爭的抗癌鬥士,更是一位商業奇才,僅用8個月時間就成功創建了獨角獸企業,其才華與膽識令人欽佩。

他就是李開複,從小便展現出學霸本色,從哥倫比亞到卡內基梅隆,一路高歌猛進,獲取了令人矚目的學位。然而,他並未止步于學術的殿堂,而是選擇投身商海,挑戰未知。

他憑借出色的才華和獨特的洞察力,贏得了業界巨頭的認可與尊重,連比爾·蓋茨都稱他爲軍師。

如今,他統領著創新工場,旗下300多家企業,成爲了商業界的佼佼者。他用自己的經曆告訴我們:只有不斷挑戰自我,才能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

1

1961年冬月,中國台灣的一戶家庭迎來了一個特別的生命——李開複。他的母親,一位勇敢堅韌的女性,在43歲的高齡,面對醫生的重重勸阻,仍毅然決然地選擇生下他。那些日子裏,醫生們憂心忡忡地警告,高齡産婦誕下的孩子可能智力有礙,但李母心中卻充滿了堅定與期待。在她眼中,李開複是上蒼賜予的珍貴禮物,哪怕前路布滿荊棘,她也願意一試。

幸運的是,李母的堅持得到了最好的回報。自小便展現出非凡才智的李開複,無疑是衆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他的聰明伶俐,不僅僅是天賦異禀,更是他自身不懈努力的結果。

少年時期的李開複,便以聰慧過人著稱。從小學起,他的成績便一直名列前茅,從未低于99分。11歲那年,他遠赴美國求學,自此便在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1972年,他踏入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校門,開始了政治學的學習之旅。盡管枯燥的學習生活時常讓他在課堂上打瞌睡,但他很快便發現了自己在計算機領域的驚人天賦。每當同學們還在爲編寫程序而絞盡腦汁時,他早已輕松完成,這種輕松自如讓他在計算機課上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與熱愛。

大二那年,他做出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決定——轉系。這意味著他要從美國排名第三的專業,轉向一個默默無聞的計算機專業。然而,他聽從了內心的召喚,勇敢地邁出了這一步。這個決定,不僅改寫了他的人生軌迹,更開啓了他在計算機領域的輝煌篇章。

2

之後,李開複以傲人的成績榮登榜首,于1988年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斬獲博士學位。在校期間,他更是憑借開發的人機遊戲系統“奧賽羅”名揚四海,該系統一度擊敗世界人類冠軍,令人矚目。因此,他榮獲《商業周刊》頒發的“最重要的科學創新獎”,這無疑是對他才華的極高認可。

獲得博士學位後,他並未滿足于已有的成就,而是選擇留校任教,繼續深耕學術領域。

大學教師的日子固然輕松惬意,工作量不大且薪水豐厚,對許多人而言,這無疑是夢寐以求的職業。然而,對于李開複而言,他總覺得生活中似乎缺少某種激情與刺激。

後來,他漸漸發現,雖然教學工作也讓他樂在其中,但他內心深處更向往的,是投身電腦公司,從事他鍾愛的電腦編程工作。他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出改變世界的計算機産品,體驗那份從無到有的成就感。

1990年,李開複毅然決然地加入了蘋果公司。蘋果公司的領導者對李開複的能力極爲看重,接連賦予他重任,希望他能爲公司帶來更多的價值。

他先後擔任語音組經理、多媒體實驗室主任、互動多媒體部門全球副總裁等職務,肩挑重擔,砥砺前行。面對領導的厚望與認可,李開複果然不負衆望。在他任職期間,蘋果公司的多款經典産品和語音助手都留下了他的智慧烙印,爲公司的繁榮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在蘋果公司內工作了幾年之後,李開複便辭去了相關的職位,哪怕蘋果高層領導再三挽留也沒將他留下,足以見得當時李開複離開蘋果的決心。

其實對于李開複離開蘋果的行爲,衆人有不同的見解,有些人認爲可能是在工作上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有些人則認爲是李開複在蘋果內部呆的時間久了,沒了發展的空間,所以才帶上自己的夢想重新踏上征程。

3

1998年,李開複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回國的征途,創辦了微軟中國研究院,並在短短兩年內躍升爲微軟全球副總裁,跻身比爾·蓋茨的七名高層智囊團之列,其戰略眼光與決策能力讓微軟高層爲之側目,一度被譽爲微軟的軍師級人物。

然而,這位業界翹楚並未在微軟久留。當谷歌決定進軍中國市場時,李開複毫不猶豫地離開了微軟總部,轉而投身谷歌的懷抱。面對他的離去,微軟高層心急如焚,多次抛出誘人的條件,甚至承諾讓他進入微軟總部,但李開複的心已然飛向遠方,決心已下,無法動搖。

李開複轉投谷歌後,微軟更是氣急敗壞,不惜訴諸法律,企圖通過官司讓谷歌放棄這位天才。谷歌自然深知李開複的價值,豈會輕易放手?于是,兩大科技巨頭圍繞著李開複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官司。

經過一番激戰,谷歌終于贏得了這場人才爭奪戰的勝利,將李開複這位天才納入麾下。在谷歌,李開複擔任全球副總裁和大中華區總裁,負責谷歌在中國的産品研發中心運營。他以此爲契機,在中國商界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並在中國最富有的圈子裏建立了聯系。

曆史總是相似的,谷歌與李開複的“蜜月期”並未持續太久。2009年,李開複突然辭去了谷歌的職位,毅然決然地回到了祖國。這一決定讓美國科技界和政治界的衆多“大佬”坐立不安,紛紛出面勸說,但終究未能挽回他的心。

4

2009年,李開複振臂一呼,宣告“創新工場”的誕生,在中國風險投資與創業領域掀起了一股新風潮。他瞄准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這三大領域,決心開創新紀元。

在此之前,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給予了他鼎力支持。緊接著,李開複如同旋風般一周內拜訪了12位業界巨擘,包括聯想控股的柳傳志、鴻海集團的郭台銘、新東方集團的俞敏洪,以及Youtube的創始人陳士駿。他的這一舉動,無疑在中國風險投資和創業領域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創業初期,李開複幾乎成了“夜貓子”。他常常將鬧鍾定在淩晨2點,准時起床回複股東和客戶的電子郵件,之後匆匆回到床上繼續補眠。到了淩晨5點,他又會准時起床繼續處理郵件。如此辛勤的付出,讓他在同年榮獲了“2009年度中國品牌十大人物”的殊榮。

然而,長期的高強度工作終究讓他的身體不堪重負,成爲了他日後患病的伏筆。但正所謂“天道酬勤”,這位被譽爲“中國最牛打工仔”的李開複,一手打造的創新工場如今已小有成就。他管理的雙幣基金超過12億美元,投資項目多達300余個,其中更有50多個項目的市場估值已超過上億美元。這一切,都是他用汗水和智慧鑄就的輝煌。

5

李開複的“創新工場”,不僅是引領中國AI技術風潮的旗幟,更是中美科技博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棋子。他深知,要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站穩腳跟,必須培育出獨當一面的AI獨角獸。因此,他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地攻堅克難,終于在2023年交上了一份驚豔四座的答卷:

2023年11月6日,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複親手締造的AI新星“零一萬物”橫空出世,其首款開源中英雙語大模型“Yi”震撼登場。一經發布,零一萬物便以驚人的速度跻身獨角獸行列,估值一舉超過10億美元。

此前,這款神秘的“Yi”已于11月2日在Hugging Face平台上低調亮相,其兩個參數規模分別爲6B和34B的基礎模型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截至11月5日,Yi-34B在Hugging Face LLM Leaderboard(pretrained)和中文大模型榜單C-Eval上均登頂,展現了其強大的實力。

上下文窗口,作爲衡量模型“記憶力”的關鍵指標,Yi的表現同樣令人矚目。據悉,Yi目前擁有200K的上下文窗口,能夠輕松處理約40萬字的文本,這一數字在全球大模型中堪稱翹楚。

對于AI 2.0時代的商機,李開複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爲,To C/消費級的超級應用將成爲最大的金礦。他以微信和抖音爲例,指出這些互聯網時代的Super App在初創時期便精准捕捉了用戶需求,從而迅速崛起。而零一萬物的目標,正是在AI 2.0時代打造一款新的微信、抖音。

“AI 2.0將引發有史以來最大的科技革命。”李開複堅信,這場革命將帶來改變世界的巨大機遇,而平台和技術將是其中的關鍵。正如PC時代的微軟Office、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微信、抖音、美團一樣,ToC應用將是AI時代商業化爆發式增長的最佳領域。如今,AI的戰火已在各大城市蔓延開來,北京、上海、深圳等超一線城市紛紛發力,爭搶AI産業的制高點。在這場由ChatGPT掀起的AI浪潮中,沒有人願意錯過這場科技盛宴。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正如投資人所言,中國必將誕生自己的OpenAI。在這條充滿未知與挑戰的道路上,一批批來自不同背景的國産AI軍團正彙聚而來,共同投身到這場波瀾壯闊的曆史洪流之中。

0 阅读:1

Meta元宇宙頭條

簡介:每天更新熱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