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之死兩大謎團,不肯過江東不是怕丟面子,烏江自刎另有說法

讀書悟道君 2024-05-01 01:12:38

南宋女詞人有首著名的詩詞脍炙人口,即《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詩中歌頌的英雄就是項羽,李清照把他稱爲“人傑”和“鬼雄”,甚至爲他不肯過江東而思緒萬千。那麽,項羽到底爲何不肯過江東呢?果真是傳說中的爲了面子嗎?

據《史記》記載,項羽以勇猛著稱,年少時就表現出遠大的志向和雄心。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遊經過會稽時,項羽也在人群中觀看,他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此言雖極具英雄氣概,但也不乏狂妄自大的一面。

時勢造就英雄,在秦末農民起義的浪潮中,年僅24歲的項羽被推上曆史舞台,秦國亡,項羽的大名也響徹中原,一躍成爲西楚霸王,雖未登帝位,但權力之大與皇帝無異。

秦亡後,劉邦崛起,與項羽展開了四年的楚漢爭霸戰爭。

爭霸初期,項羽取得了不少勝利,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著名的彭城之戰,項羽以三萬人破了劉邦的五十六萬聯軍,但項羽想要全面拿下劉邦,也沒那麽容易。

如上所述,項羽這人有自負的一面,高估自己,沒有容人之量,比如項梁死後,最佳謀士範增也被他趕走了。

韓信對他也有評價,說他有“婦人之仁”的一面,就是優柔寡斷,這在鴻門宴一事上也可看出。

所以,在楚漢後期,這些問題就暴露出來了,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身邊沒有人才,在這一點上已遠不能與劉邦相比。

特別劉邦聽了蕭何的話,重用了韓信,成功開辟了北方戰場,一下把項羽就逼到了死角,再無翻盤的機會。

據《史記》載,項羽的霸業在垓下毀于一旦,僅帶數十人想要東渡烏江,當時烏江亭長已爲他安排好了船。

他說只要大王上船就可逃脫劉邦的追擊,再成霸業,因爲劉邦雖有萬人之軍,但卻沒有一條可用之船。

但項羽此時的情緒很值得玩味,他一反常態的笑了,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爲”!,老天爺要滅他,縱然過了江又能怎樣?

實際此時的項羽早已明白,他的人生大勢已去,沒有翻盤的可能,此前他已經卑微的去求過韓信了,說與他三分天下,結果遭拒,最後的機會也沒有了。

所以,他一反常態的笑,發出“天之亡我,我何渡爲”的慨歎,再也沒有奮起再戰的決心。

由此可見,項羽不肯過江東,並非完全因爲無顔再見江東父老,而是有著現實的客觀因素,他深知自己已經不可能帶給人們希望了。

那麽,項羽是否自刎而死呢?

關于項羽的傳說數不勝數,其中以他自刎烏江之舉最爲慷慨悲壯,也最爲出名,李清照的詩詞所表現的正是他那種甯爲玉碎、不爲瓦全的英雄氣概。

然而唐朝的杜牧也有一首詩,即《題烏江亭》,詩中寫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在杜牧的詩中,項羽成了一個缺乏自信和毅力的人,杜牧對他極盡惋惜之情。

那麽當時真實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其實按常規邏輯,有機會生存,自主選擇滅亡的比例是很低的。

《史記》對項羽之死有著詳細的記述,但是很容易産生歧義。

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說項羽兵敗後,率八百人馬突出重圍,向南沖出,飛馳而逃,到天亮時,漢軍才發現項羽跑了,于是派灌嬰率五千騎去追趕。

項羽一行人渡過淮河後,就只剩下一百余人,到達陰陵後,又迷了路,問一農夫,結果還被騙了,導致項羽陷入了大沼澤地,于是,漢軍數千人很快就追上來了。

項羽只好帶著部下向東,到達了東城,此時身邊僅剩下二十八人了。但漢軍已至,不得不戰,項羽斬殺了百八十漢軍,而他身邊人僅失兩人。

接下來原文是這麽寫的:“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這句如何理解很關鍵。

同樣的情景,在《漢書·項籍傳》記載是這樣的:“於是 羽 遂引東,欲渡烏江 。 烏江亭長檥船待。”

《史記》的記載可闡釋爲兩種語境,一種是說項羽打算向東,渡過烏江,但前提是必須沖出東城,而司馬遷有記述,說到東城,“項王自度不得脫。”,于是與追擊的漢軍進行了最後一戰。

另一種語境就是說,項羽已經到了烏江邊,給人一種馬上要渡江的感覺。

爲什麽要這樣拆句,主要在地理位置上存在差異。據著名學者馮其庸所說,東城就是今天的安徽定遠縣,此地距離烏江還有兩百四十裏。

按照這一說法,如果項羽戰死東城,那麽自刎烏江就不成立了。而且項羽身死東城在《史記·項羽本紀》的末尾也有提及,明確有說項羽身死東城。

那麽是否司馬遷記載存在前後矛盾的情況呢?有學者考證說,在楚漢戰爭時期,烏江是屬于東城所管轄的一下行政區域之一,所以,司馬遷所說,烏江自刎與身死東城,從理論上說並不矛盾。

更何況,司馬遷所生活的年代與楚漢之爭僅有70年的曆史,所以,學者們認爲司馬遷更容易掌握第一手材料。

而且司馬遷的觀點被不少史料所采用,其中不乏名家,如司馬光、班固等史學家,這些學者本身也有鑒別能力。

所以,項羽究竟死于何地,也是一個難解的謎團。

對于一些曆史名人,後世在讀到他們的相關史料時,總會發現他們身上有某些奇特的地方。比如三國時的關羽被神化,諸葛亮完美化,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與人們的心態有很大關系,而後世的文人墨客、劇作家們,爲了迎合大衆心理,他們會將曆史人物或事件進行改編,從而使得這個人物符合人們心中的形象。

最明顯的就是關羽手上的青龍偃月刀,這就是元雜劇的傑作。那麽對于項羽,人們就沒有這樣的期待心理嗎?肯定有。

項羽不肯過江東,進而烏江自刎,這一情景更符合人們對這位蓋世英雄的心理期待,更彰顯他的人格魅力。

所以,司馬遷在陳述客觀事實的基礎上,並不排除他個人感情色彩的宣泄,由此使得項羽被後人不斷追捧。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