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3年封閉理財虧了2%

開源滾球 2024-05-13 02:37:25

今天周日,我們照例交流一個實際操作。

滾雪球講究齊頭並進,領域不限于股市。平日裏我們聊二級市場較多,不過是有的配置無需過多操作。

3年多前,“淨值化”的浪潮席卷。作爲一個低風險偏好投資者,我感覺到了潛在的風險,但卻不得不配置——通過真金白銀的實踐才能了解新的産品。

3年過後,4月22日,手頭一款建行理財子的産品到期。放了10萬,實虧2000,-2%。機會成本約-10%。

01 風險

在各大銀行放話籌建理財子公司們前不久,有次,我辦事去到開戶行。和客戶經理攀談——我倆對理財子以及接下來的淨值化都深深不安——覺得不靠譜。

不靠譜體現在,理論上,確實啊,客戶要自己承擔風險,要嘗到淨值波動的甜果、苦果。然而,受托者高高在上教育普通居民,但他們自己是否足夠審慎?足夠負責?足夠專業?是否草台?

理財子公司們,按照教科書,配置債、同業等,少量的還配了二級市場相關。是啊,教科書說,這樣的淨值可攻可守,長期是會漲的——但實踐下來,3年並不短,結果如何?

理財子們坐收管理費、手續費,但推卸責任。這一點,帶來了非常可怕的道德風險。

02 話術

關于理財的破淨、虧損,從業者有無懈可擊的話術,也即,民衆要自己吃一塹長一智。

這套話術,唬唬小白是可以的。

深層次的問題在于,會破淨的産品是客戶想要的嗎?

舉筆者買的3年理財而言,買之前我就已經有發生兒戲的預期,所以僅僅放了10萬,當做實驗。對比3年定存或者大額,作爲更有風險的理財,在同樣的失去流動性的期限下,理應有一定的風險對價。但以“教育”爲名,肉食者不分青紅皂白把風險對價給剝奪了。

當然,成年人要自己承擔自己決定帶來的後果。但這件事,本質上是“冤枉你的人比任何人都知道你的冤枉”。

03 信用

巧是巧,“教育”居民後,大銀行們淨利潤一度大增。

直觀上,我覺得多多少少和不用墊付有關系——本屬于客戶的這筆錢,轉手就到了服務者的兜裏。

這麽做,對銀行短期來說當然爽:不用承擔責任,只顧著薅錢就行。虧了,是居民的;賺了,是自己的能力。道德風險因此衍生。

但現代銀行的基礎是什麽呢?是信用。

在這一波XXXXXXXXX中,大型銀行的信用被摧殘。恰恰是他們最忠實的、穩重的客戶被傷得最深。比起信任的崩塌,從居民身上薅到的那些毛,只是西瓜前面的芝麻罷了。

裝作不情不願地大啖蠅頭小利,會被反噬。

04 其他

能寫的還有很多,比如,一度出現了“家花沒有野花香”的亂象——自家的東西不好賣了,就加點,賣別家的産品。明明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打包打包,商業互吹,成了金玉其外的香饽饽。反正預期只是寫在那的,達不到預期,沒有任何影響。熟悉金融史的朋友們知道,這種做法,醞釀過危機。

再如,我們要看到另一種可能,也即,二級市場如果瘋狗化,按照教科書搭配的淨值産品也會有可能瘋狗化。

再如,銀行也哭唧唧委屈...

但問題就來了,這是客戶想要的産品嗎?

桌上的人都知道答案。誰不知道,誰就是小肥羊。

咩!

------有根分割線------

昨天,分析了甯波華翔、淳中科技、偉星股份、亞翔集成、英科再生。供5月雪球小夥伴參考。

0 阅读:15

開源滾球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