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一股香膏味

開源滾球 2024-05-15 02:26:28

本身純屬真實,爲避免無謂的爭議,虛化了具體食品。

我蠻喜歡一款某省的虛擬糊塗湯(下文簡稱虛擬湯)。湯頭清香,用料實在,搭配的餅子抹上青椒醬,好香、好好吃。

美中不足是——吃了會口幹舌燥——大概是放多了味精吧。味精問題不大,小本生意,我不挑這刺。

上上周中午,本上班汪提前刷起了外賣軟件,瞅到附近新開一家“虛擬湯”,饞心大動,點了湯+餅子。餅子抹上辣椒醬後,還是熟悉的那個味兒,好吃。湯就很奇怪了,味道濃郁得可怕。我不敢多喝,把料吃吃就罷。

當天上廁所,我勒個去,小便居然有極其濃郁的香膏味道。

毋庸置疑,店家估計手抖,或是下猛料,把增香膏之類的放多了。

懂得內情的朋友們知道,在餐飲業,食品添加劑是允許使用的,但必須專店購買、專賬記錄、專區(櫃)存放,要有專人管理、使用。至于億點點的增香膏,絕非此類。

按理來說,我應該做個熱心市民,來個匿名舉報。以正朗朗乾坤,以保護其他無辜消費者。但知曉內情的朋友們知道——檢查,有,處罰,從重或從輕;沒有,答複掉...哦,我是匿名,會寫上無需答複。

我有兩個好朋友啊(真的是好朋友,不是我自己)。他們有次,處理一家小餐廳,發現營業者艱苦到飛起,聞者流淚、見者傷心那種。但確實也觸法。咋辦呢?罰,理所應當,但給人家雪上加霜。不罰,公正何在?小老板苦不苦不知道,我這兩個好朋友內心極度痛苦,擰成了麻花。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管那麽多幹甚?往死裏罰!

那麽,在過去的什麽老農賣韭菜含淚被重罰、老油心照不宣等事情上,我們又是何種立場,何種心態?是否在事實未完全明朗時起恻隱之心或者被忽悠?

我這次的選擇是,沉默。但以後不會再吃這類“虛擬湯”了。

對了,這篇文章寫出來的原因是換食物標簽那事。相比猛加香膏之類的,在餐飲業,換標簽尚且顯得“良心”了。

懂的都懂。傾巢之下,豈有完卵?

------有根分割線------

昨天,分析了青松股份、鈞達股份、伊戈爾、東亞藥業、三一重工。供5月雪球小夥伴參考。

0 阅读:0

開源滾球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